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21年第31期总第547期

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No.31,2021SumNo.547

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

(宁夏大学农学院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宁夏·银川

750021)

DOI:10.16871/j.cnki.kjwha.2021.11.010

摘要共青团作为党组织的“地基”,是党组织发展培养theconstructionofgrass-rootsLeagueorganizationsthemselves,andinnovatingcarrierplatformtoenhancetheconstructionef‐fectiveness,soastofurtherenhancetheorganizationalpower,leadingpowerandservicepowerofthegrass-rootsLeagueor‐ganization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helptheyouthLeaguework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developandinno‐vate,andworkhard,soastoeffectivelycultivatenewpeopleofthetimeswhotakeupthegreatresponsibilityofnationalreju‐venation.

Keywordsnewera;collegesanduniversities;grass-rootsLeagueorganizationconstruction;researchstatus;countermea‐sureanalysis

2017年,**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1]。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渠道多,创新能力强,展现自我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多、平台多,他们自我意识强、耐挫力较差、思想活跃多变,对高校共青团特别是基层团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加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线,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对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课题。通过研究全面掌握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如何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将有利于指导高校做好基层团组织工作。

青年党员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肩负着团结动员、教育管理共青团员的责任。但目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还存在覆盖不全、设置不合理、执行力创新力不够、吸引力凝聚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加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十分必要。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载体平台、提升建设成效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高校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助推高校共青团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切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研究现状;对策分析

ResearchStatusandCountermeasureAnalysisoftheCon⁃structionofGrass-rootsLeagueOrganization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NewEra//CHENHu

AbstractAsthe“foundation”ofthePartyorganization,theCommunistYouthLeagueisthemainbridgeandlinkforthePartyorganizationtodevelopandcultivateyoungPartymem‐bers,playinganimportantideologicalleadingroleandshoul‐deringtheresponsibilityofunitingandmobilizing,educatingandmanagingtheCommunistYouthLeaguemembers.However,therearestillproblemsofincompletecoverage,unreasonablesetting,insufficientinnovationinexecutionandweakcohesioninattractionintheconstructionofgrass-rootsLeagueorganiza‐tion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o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grass-rootsLeagueorganization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newera.Afterresearchandanalysis,thewriterthinksthatweshouldstarttosolvetheproblemsfromstrengthen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leadership,strengthening

1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

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以校团委为主体,在二级学院设置院团委,专设院团委书记,在各班设置团支部,推进团组织建设。大多数学校都在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或院团

基金项目:宁夏2020年全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德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项目编号:NXSZ20204035)。作者简介:陈虎(1986—),男,回族,宁夏吴忠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

2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思政教育

委学生组织配合院团委的管理机制,还有一些学校尝试推进以宿舍、实验室、研究方向、学生社团为单位建设团支部等,努力形成“多角度、广覆盖”的新模式。有些高校针对近年引进的高学历青年教职工,在各专业成立相应的团组织,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引导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基层团组织设置相对健全,且都能按照要求及时开展“三会两制一课”,团员教育评议、团组织关系注册管理、团组织换届各项工作均能按期完成。

基层团组织能够积极组织开展共青团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主题团日活动的重要引领作用。校团委主要做全校共青团的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院团委主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组织开展中小型团活动或承办校级活动;团支部主要是落实上级任务,同时自主开展团活动。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院校积极推动团日活动创新开展,整合各种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用新时代青年普遍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力。

高校学生组织在党委领导、团委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2019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各高校根据方案要求,对现有学生会组织进行调整。目前,高校将学生会和社团作为管理服务学生的主要学生组织,这些学生组织既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又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

总体上限制了基层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创新等各项业务能力的提升。[2]

2.5团员缺乏组织观念,团员意识淡薄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组织意识相对淡薄,对共青团组织缺乏系统了解,对团的理论、团员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深,不愿被纪律约束,一味追求独立自主,组织意识逐渐弱化,集体荣誉感不强。这导致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团组织活动出现“二八”现象,即20%的团员参加了80%的活动,其余80%的团员表现出对活动漠不关心或犹豫不决。

3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强化基层团组织思想政治引领3.1.1积极拓展网络思政空间,增强吸引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传承和发展。据统计,2020年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其中学生网民占比最高,达到2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年大学生几乎天天上网、时时用网。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真伪难辨的信息,要想紧紧抓住青年,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基层团组织必须坚持思想引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动抢占网络阵地,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知乎、易班等网络平台,积极创建网络思政教育新基地,构建网络思政教育新模式,搭建网络思政教育新平台,让青年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更多地参与理论培训、知识竞赛、学习交流、团建活动等,不断拓展网络思政空间,大力推进网络思政建设,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的吸引力。3.1.2大力发扬典型激励作用,强化引领力

榜样的力量是激发青年创业的重要精神力量。高校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先进典型宣传工作,打造正面宣传和拓宽传播矩阵,推进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在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实践行动等方面树立先进典型,尤其要发现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开展“先进典型宣讲会”“励志人物故事会”“先锋模范故事展”“向模范学习”等活动,做好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发挥典型激励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力,从而激励更多青年向榜样看齐、向模范学习,在各自岗位上奋斗拼搏,谱写青春新篇章。

3.1.3紧盯青年学生现实需求,提升服务力

共青团工作要与“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紧密联系,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基础平台作用,用好“智慧团建”系统,完成思想引领、资源整合、信息交换、管理服务、持续创新等多项职责。共青团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的知心人;要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团员的引路人。[3]团干部作为有效联系青年的关键桥梁和纽带,应该始终关注青年的成长所求,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所需,强化服务广大青年的理念和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拓宽青年服务领域,强化青年服务功能,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作用发挥不好

院系团组织的主要执行主体是团委学生会,有些高校团学组织工作部门设置不合理,存在定位不清、职能交叉、职责不明、人员过多等问题,在具体工作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现象。工作人员自我要求不严,管理服务作用发挥不好,甚至出现“学生官”等官僚主义错误思想。2.2组织执行力有欠缺,工作效果不佳

基层团组织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够始终如一,缺乏组织计划,决策不够科学;对学生组织成员要求不够严格,行而不实,没有严明的赏罚措施,监督力度偏弱;有些组织成员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自身“组织末梢神经麻痹”,存在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消极心态。2.3活动方式创新不足,吸引力不够强

院系团组织和班级团支部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团员政治素养。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相对枯燥,一些院团委、团支部更多是采取课堂灌输、抄写笔记、上读下听等传统方式组织活动,活动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些学校一味迎合学生,将严肃的组织活动过于娱乐化,又失去了组织活动的严肃性、教育性和针对性。

2.4团干培训机会较少,能力提升受限

各级团干部教育培训组织体系不健全,学习培训机会更多地集中在团委专职团干。高校二级院系团委书记和其他团干部接受相关业务培训或研讨学习的机会普遍较少,3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思政教育

3.2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3.2.1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

推进“党建带团建”制度建设,基层团组织是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将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委建设大局,细致研究“党建带团建”的思路和举措,完善各项政策,明确职责任务,为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坚强的组织保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明确考核内容、要求、时限,坚持党团工作同步统筹、同步部署、同步考核。通过理论学习、主题教育、学习交流、辅导讲座、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周围,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4]积极探索在学生社团中设立功能型团组织,落实团的制度,开展团的活动,并将其有效管理起来。结合专业、实践实习等的特点,适时合理调整团小组,确保团活动顺利开展。坚持高标准开展推优工作,把推优的重点放在基层团员骨干、青年知识分子和优秀团干部身上,培养优秀青年推荐入党。

3.2.2严格落实团组织的各项制度

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跟进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事政策等内容。严格团员发展,控制发展团员数量,防止突击发展、超额发展、随意发展。严明团的纪律,团干部、团员和团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团章要求和各项团内制度规定,做到有章必循、有规必依,对违反团章团规的个人和组织予以严肃处理。健全流动团员管理机制和做好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严肃团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两制一课”和团员教育评议制度,突出思想政治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尊重团员主体地位,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5]3.2.3注重培养团学干部能力素质

首先,要健全干部选拔、考核、管理制度,实施“功必奖,过必罚”激励机制,提高团学干部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政治素养过硬,还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其次,要对团学干部队伍进行定期培训,组织团学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学校的各类政策制度,开阔团员视野,增长团员才干,为团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最后,团干部不仅要负责组织活动,还要积极参与各类团活动,提高组织能力,确保活动有效开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团组织凝聚力,让团员青年信服,充分发挥团干部的骨干核心作用,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3.3创新载体平台,提升组织建设成效

3.3.1着眼思想引领,创新理论载体,进一步丰富理论内涵

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事政策、理论热点、“四史”学习等内容纳入思政课程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理论内涵。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成长成才教育等同起来,加强对党的先进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不断强化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史”教育等系列活动,提高团员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赵青青,韩梦成.**青年观指导下的当代大学生培养路径

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116-117.

[2]黄鹏,黄彩微.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

径[J].高校共青团研究,2020(1):149-153.

[3]张金福.**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特征[J].西南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47-53.

[4]曾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探索[J].时代报

告,2020(11):36-37.

[5]任献策.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党支部的新职责[J].中共云南

省委党校学报,2018,19(6):104-108.

水平,培养政治素养好、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3.2结合特点特色,创新工作载体,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将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有效运用于基层团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新媒体活动,如网络思政课、网络青马班、网络主题团课团日等,调动团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建立“院团委—年级团总支—班级团支部”三级团组织,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工作针对性。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特点,打造“一院一品”“一支部一品”的精品文化活动,增强团员的集体荣誉感。邀请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参与基层团组织活动,搭建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便于教育者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使“三全育人”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3.3.3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实践载体,进一步培养奉献精神

实践是青年团员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深化自我的最好方法。要创新实践载体,组织动员青年团员在助力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努力拼搏。着眼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重大战略实施,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成果乡村行动,组织青年团员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预就业实习、关爱行动、农科学子联合实践等项目,引导青年团员投身于支农支教、创城、环境保护、社区治理等一线。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派送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支援西部基层建设,积极引导青年团员施展青春才华,展现青春风采,奉献青春力量。

4结语

青年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和服务育人作用,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稳步发展,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编辑李前锋

3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