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 浅析肖邦《波罗涅兹幻想曲 创作特点及其演奏 文\高艳萍 一.音乐分析 主题二开始在降A大调上.左右手的音乐流畅连贯。 肖邦《波罗涅兹幻想曲》的篇幅较大,织体复杂、变化 在第8 0小节.主题B在E大调上流畅的奏出,右手内声部蕴 丰富,赋予幻想的色彩.采用较复杂的曲式结构,以四个 含着一个带有跳音的持续音声部,运用了波罗涅兹舞曲的 主题贯穿于全曲始终。见其结构图: 节奏贯穿在左右手流畅的旋律中。主题三在这里是降B大 混台曲式 调.左手含有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主题四是B大调.为五 个升号,开始具有圣咏性.柱式和弦的弹奏力量很轻,音 呈示帮 再现都 r ’一_1 乐由渐强到渐弱。随后音乐流动起来,分为三个声部,右 r- 1 引子^ ^I B ^2 c D E 引子酌目E ll 连接^3 D 结尾 手高声部旋律连贯柔和的级进,中间声部加入半分解和 l。 24-44一B6—94— 116一 l48-181—2l4- 216— 226—242-249-268—288 阵A 卧 眸^太j l 埠^ 降^ 降^ 弦.左手低声部的旋律为分解和弦的上下起伏.左右手的 两条旋律彼此呼应,更具歌唱性,同前面的圣咏音调形成 这部作品总体上保留了复三部曲式的框架,是复三部 对比。1 8 5小节开始,调式为B大调.左手的波罗涅兹舞曲 曲式与变奏曲式的结合.运用了混合曲式的结构。所谓混 的节奏非常明显.右手的主题音调婉转,这个主题又在第 合曲式,是指传统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曲式结构原则,在 2 1 6小节的降A大调上部分重现。 一首音乐作品中的交融,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立于规范曲式 这个主题音调过后,肖邦对乐曲的引子部分进行了回 之外的、非规范的曲式结构。 忆,在降A大调上随着速度的加快和音量的增加 引出动 《波罗涅兹幻想曲》以一个相当长的引子开始。弹唱诗人 力性的再现部。这里的内声部织体丰富、节奏强烈.从根 般的叙事诗的形象,把听众引领进将要开始的浪漫主义叙述 本上改变了主题的面貌.由幻想曲般抒情的曲调转变为戏 的总的气氛中。刚强的戏剧性音调被忧伤沉思的音调所代 剧性慷慨激昂的独白。 替,奏出从容不迫的音型.然后在高音区渐渐沉寂下去。引 尾声部分,两只手的八度的符点节奏坚强有力,最后 子中有多处自由延长符号,要求演奏者具有强烈的幻想性、 音乐在低沉的颤音声中强有力的结束。 崇高的精神世界.把肖邦的诗人情怀神圣的表现出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肖邦对复三部曲式的结构进行 主题一中左手的波罗涅兹的节奏X X X X X X X非常突 了幻想曲自由的处理,肖邦在此曲中运用主题变奏与变形 出,右手主题的旋律具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这个主题在以 来发展主题的做法是非常清晰的。此曲的自由变奏有四 后加添了许多新的特点,进行了变奏。在第9 4小节开始的 次:66小节.1 1 6小节.1 4 8小节,2 4 9小节。旋律的变奏有 音乐中,左手三连音的分解音型取代了波罗涅兹舞曲的节 三次:9 4小节、1 8 1小节、2 1 6小节 具有即兴性和华彩性 奏。第1 8 2小节开始,左手变成了切分节奏,是波罗涅兹舞 的特点。英雄性的性格变奏有两次:4 4小节、2 4 2小节。 曲节奏的变形。第2 4 2小节开始的音乐,右手旋律加入内声 二,创作特点 部,以和弦的三连音的形式出现.与左手八度的三连音形 1 从作品的创作背景看。肖邦《波罗涅兹幻想曲》,作 成对应,气势宏伟,慷慨激昂.与主题A 1 A 2的抒情、叙 品6 1号.创作于1 8 4 5年到1 8 4 6年期间。这是肖邦钢琴作品 事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中尤其独特的最高杰作之一 充分显示了他晚年的创作风 l圜黄河之声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09年1 3期 醐 中国最具魅力的音乐艺术杂志 格。肖邦在创作此曲时,因为他身体 的病情日益恶化以及与乔治・桑德关 系的破裂.正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痛 苦折磨 这一些都无形中隐现在乐曲 中。这也是肖邦自己说的:苦恼的写 作。实际上.肖邦在完成这首作品的 710作以后,他的创作工作差不多也完 全停顿下来。李斯特评价此曲:“这是 最后期的作品 这些晚年的作品.多 少有着无休止的热病的苦闷色彩。实 在没有比它更大胆更华丽的曲子了, 除此之外再也听不到夸耀胜利的欢呼 声了。”肖邦在创作此曲时虽然已是晚 年.身体疾苦,但是里面仍然始终的 贯穿着波罗涅兹的节奏.乐曲再现部 还是出现两次主题高潮.依然能体现 出肖邦在创作波罗涅兹时浓厚的爱国 色彩和浩然之气。 2从体裁上看。《波罗涅兹幻想曲)) 是一种综合了波罗涅兹舞曲的特点和幻 想曲特点的一种体裁形式。波罗涅兹舞 曲又叫“波兰舞曲”,是一种波兰的民间 舞曲的体裁,是一种比较威武,庄严 缓慢、具有贵族气息的中速、三拍子的 舞曲.往往是强拍开始.第一拍后半拍 常常是同音反复,乐句大多结束在第三 拍上。最早的波罗涅兹舞曲就是为这种 舞蹈伴奏的、带歌词的舞曲 后来成为 一种无歌词的由乐队演奏的纯粹的器乐 曲。肖邦的功绩之一就在于把波罗涅兹 舞曲这一民间体裁加以高度发展,使它 成为一种独特的戏剧性的音诗,使波罗 涅兹舞曲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肖 邦邦创作的波罗涅兹舞曲,充满了阳刚 之气,赋予英雄气概,热情而奔放,坚 定而充满活力。洋溢着急流勇进的刚毅 性格.被誉为“波兰民族之魂”。可以说 真实反映了波兰音乐的精髓所在。 《波罗涅兹幻想曲》就是将波罗涅 兹与幻想曲的体裁结合在一起.在波 罗涅兹舞曲的三段体的基本结构下, 进行自由的展开发展,形象丰富.从 而形成了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复杂的混 合曲式结构。肖邦在波罗涅兹舞曲中 特有的节奏,都在主要的主题中留下 了痕迹,并且经过各种各样的变化, 将全曲合为整体,贯穿始终。 3.从旋律上看,肖邦的波罗涅兹舞 曲具有真挚 热情、柔和、宽广如歌的 特征,其中最根本的是富于歌唱性。他 在弹奏时要注意主题旋律是在哪 在波兰民间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旋律风 个声部,基本的乐思要弹的连贯。例 格的源泉 那宽广、富于歌唱性的曲 如A 3段.乐曲的高潮部分.主题旋律 调.常常是建筑在自然音阶进行和民间 是在右手的高声部上.主要用右手的 调式的基础上的。这首曲子的主题思想 四、五指弹奏,右手的重心移到手掌 就是对民族斗争历史的缅怀,以及对祖 的外侧.将力量集中在四、五指的指 国复兴的憧憬。乐曲以悲歌的哀愁情绪 尖上.声音清晰有力,而中间声部的 开始.中间时而明朗时而悲哀时而模糊 和弦的伴奏声部要将右手的一、二、 朦胧.随之是慷慨激昂的戏剧性段落. 三指轻触键,以突出高声部的旋律。 最后以英雄气概的壮丽颂歌结束。尽管 左手在弹奏八度低音时,指尖要抓住 肖邦晚期身体病弱,生活孤独 情绪哀 琴键.声音要弹得的清晰饱满,但是 伤 但他对祖国民族的强盛始终抱有坚 音量上不要压倒右手的高声部旋律。 定的信念。 此处难点在于两手三个声部音色的处 因此.从它的创作的背景、体裁 理上,手指重量的运用要协调恰当. 及旋律上看,《波罗涅兹幻想曲》具有浓 音色对比明显,层次鲜明,这样才能 厚的爱国色彩。虽然整首乐曲的感觉 突出旋律线,作品的乐思更加清晰。 忧郁而富有幻想性,但它的动机因素 4.踏板的使用。安东・鲁宾斯坦 是具有坚硬步伐的波罗涅兹节奏;表 说: 踏板是钢琴音乐的心脏。”演好肖 面上看来苦闷深沉 但乐曲的主线还 邦的钢琴音乐,掌握好踏板是不可缺少 是稳健有力的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 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掌握到最好就需要 整个乐曲一方面要表现出肖邦满怀的 我们认真细致地分析作品中每一个不同 爱国色彩,一方面还要表现出他晚年 和声的色彩.根据乐曲的变化确定哪些 的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带给他的苦闷。 地方用哪个踏板。毫无疑问 只有灵活 的运用踏板.才能更好的烘托出优美的 三、弹奏方法 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但切记不可以将声 1.肖邦的波洛涅兹肖舞曲在演奏上 音弹的浑浊不清晰。 最重要的应该是独特的节奏上,在肖邦 5.华彩经过句。这是肖邦抒情性旋 的波罗涅兹舞曲中继承和发扬了古波罗 律中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少则三五个 涅兹舞曲的节奏.典型的节奏是八分音 音,多则几十个音 且音域活动较宽. 符和十六分音符在伴奏声部中交替出 在演奏时,琴键一般只能弹到大约3/4 现。这种节奏型威武、庄严、透出高雅 或4/5处,主要靠指尖用力,触键速度 的贵族气息。在演奏上 要把三拍子的 较快.这种触键方法能获得华彩经过句 特点弹得夸张一些,要特别强调第一小 所要求的轻巧华丽的音响效果。但肖邦 节中的第二拍.并把他弹成接近切分 这种“器乐性”的华彩经过句在本质上还 音.感觉在第一拍的后半拍加上重音。 是“声乐性 的,因此在演奏时应注意手 演奏波洛涅兹舞曲还要在演奏中体会到 腕手臂的协调及正确的呼吸.让那些如 肖邦的波洛涅兹中始终贯穿的爱国色 瀑布般的音流也歌唱起来。 彩,一种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战的浩然 波洛涅兹幻想曲在谱面看来不 之气。 很困难,但在音乐语言的表达上、 2 在旋律的处理方面要注重歌唱 乐句强弱的处理上以及对风格节奏 性连贯性。在肖邦的音乐艺术中,旋 的把握、乐曲的理解上却是有难度 律的表现或者说旋律的歌唱性占有很 的。因此.我们要正确的演奏好肖 重要的位置.因而具有感人肺腑的力 邦的这首舞曲,不仅仅要深入了解 量。马提阿斯曾说过:“在歌唱、旋 肖邦的音乐创作特征、思想精神、 律的乐句处理.在突出主题、创造旋 演奏技巧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 律线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同时, 是我们要在有限的音乐语言中.超 他创作的任何一首乐曲都将旋律与和 越乐谱,去探索、再现肖邦在音乐 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和声与旋律一 中所探求的深刻内涵。 样在”歌唱”。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8级研究生) 黄河之声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09年1 3期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