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褪黑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褪黑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 第3期 2002年7月 曲阜师范 大学学报 V01.28 No.3  University Journal of Qufu NormalJuly 2002 褪黑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徐金会 (作者:男,29岁,讲师;曲阜师范大学生物系,273165,山东省曲阜市) 摘要:褪黑激素是目前研究比较活跃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它可以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对机体 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随着对褪黑激素及其受体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褪黑激素可能是外界光周期 / 信号作用于动物机体产生的内源性因子,褪黑激素也使光周期的生态学研究跨人了分子时代. 关键词:褪黑激素;受体;生物学作用;神经免疫内分泌 中图分类号:Q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37(2002)03—0091—03 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通过cAMP— PK系统增强MLT合成酶系的活性,使MLT合成 增加.而在光刺激下,视网膜的传人冲动通过抑制交 1959年,Lerner等人从牛松果体提取物中分离 出一种能使蛙皮肤褪色的物质,命名为褪黑激素 (melatonin,MLT),并确定其化学结构为5一甲氧基 一N一乙酰色胺.MLT是松果体分泌的神经内分泌 感神经的活动使褪黑激素合成减少. 激素,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对外周和中枢具有 多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褪黑激素已知的生物 学作用. 2 MLT的生物学作用 2.1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1 MLT的合成和分泌 在生理情况下,人和其它哺乳动物、鸟类血中 MLT主要来源于松果体,松果体是合成和分泌 MLT的主要器官,此外视网膜和肠道也有少量合成 分泌.在松果体内以色氨酸为原料,依次经色氨酸羟 化酶、脱羧酶、乙酰转移酶及甲基移位酶的作用,最 终形成MLT.松果体腺细胞的活动受到去甲肾上腺 褪黑激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生殖系统的调 节,由于在垂体和性腺上都有MLT的结合位点,因 此MLT可通过垂体一性腺轴影响生殖功能.但不 同动物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对褪黑激素效应 的不同,这可能与日照长短有关:如啮齿类在昼长夜 短开始时(相当于春季)生殖功能活跃,其MLT浓 度降低;偶蹄类在昼短夜长开始时(相当于秋季)生 殖活动增强,其MLT浓度增加.这种差异与啮齿类 素(NE)、乙酰胆碱(Ach)和Ca2 等的影响…. 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 变化.人类血中MLT的浓度于黑夜来临时开始上 升,午夜2~4时达到顶峰,随后缓慢下降.实验证 孕期较短(如大鼠仅21 d),而偶蹄类孕期较长(如羊 约数月)是相适应的,其结果使幼崽均出生于食物较 充足的春夏季,增加生存的机会 J.因此,MLT成为 一个季节信号作用于生殖系统,动物根据这一信号 实,大鼠在持续光照下,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变小, 褪黑激素合成酶系活性明显降低,褪黑激素减少;反 之,致盲大鼠或持续黑暗环境下大鼠的褪黑激素合 成酶系活性升高,褪黑激素增加.如果毁损下丘脑视 决定它的最佳生殖时机.MLT对人类生殖活动的作 用如何还不得而知. 2.2调整生物钟功能 机体内的各种活动常按照一定时间顺序发生变 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现象. 生物节律使机体能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也是所 有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SC 一般被认为是哺乳 动物昼夜节律活动的起步点,即使完全去除光照的 交叉上核(SCN),褪黑激素的昼夜节律性分泌消失, SCN被认为是控制MLT分泌的昼夜节律中枢.黑 暗条件下,视交叉上核即发放冲动到颈上交感神经 节,其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 E,与松果体细胞膜 ・收稿日期:2002一O2一o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2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丘 影响,SCN控制的昼夜节律也并不全部消失,但在 有光照周期性影响时,机体的昼夜节律就能与光照 周期同步.人们已经在S 上发现了大量的MLT 受体,因此松果体产生的MLT可以作为内源性同 步因子,使生物体的内源节律与环境周期保持同 步 3.实验研究已经证明,施用外源MLT可改善 SCN的功能,使功能紊乱的生物钟得以恢复或重 建. 2.3免疫调节作用 MLT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早在1981年, Maestroni已发现MLT合成抑制与小鼠体液和细胞 免疫效应降低有关.近年来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MLT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 能,包括增加胸腺的重量,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反 应,激活Th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1L一2)和7干 扰素进而提高NK细胞和其它免疫成分的活性.最 近的研究还显示,外源性MLT可改善衰老导致的 免疫功能低下. MLT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①在胸腺、脾脏、淋巴结和淋巴细胞上均有MLT受 体,MLT可通过其受体实现对免疫调节的直接作 用;②阿片受体网络:实验表明,MLT的免疫增强作 用可被阿片受体拮抗剂逆转;内啡肽可模拟MLT 的免疫增强作用;MLT可刺激Th细胞释放阿片 肽,因此,Maestroni认为MLT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可 能主要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系统来实现;③MLT还可 能通过其它内分泌系统,如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 肾上腺等发挥免疫调节作用【41. 2.4抗应激作用 当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如缺氧、手术、饥 饿、疼痛、寒冷以及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等)时,机体 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多种激素参与并使机体 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应激刺激也会产生一 些对机体不利的物质(如缓激肽、蛋白水解酶、前列 腺素等),MLT可以减少这些物质的产生量和不良 作用,调整机体的适应力.徐峰等(1996)发现,腹腔 注射MLT可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明显延长;MLT还可缩小冷水束缚所致胃溃疡的溃 疡面积,说明MLT有抗应激刺激的作用 . 2.5抗衰老作用 衰老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可逆功能减退状态,是 机体各种功能衰退的综合表现.随年龄的增长,松果 体钙化程度增加,MLT合成分泌下降.给予MLT 或进行松果体移植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减少 老化导致疾病的发生.MI T抗衰老作用的机理尚不 清楚,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较多的探讨,其中MIJF 作为抗氧化剂,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的活性,阻止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比较引人注意.另外,MLT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应 激作用也可能在延缓衰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J ̄[6 3. 2.6催眠作用 MLT与睡眠及及睡眠失调密切相关,多年来的 研究表明,在人和昼行性动物,生理性MLT浓度升 高是睡眠的促发因子,外源性慢性MLT以调节睡 眠节律为主,而急性给药又可观察到直接的催眠效 果.如Waldhouser等(1991)进行MLT对人体催眠 效果的研究表明:受试者服用MLT后,睡眠潜伏期 缩短,睡眠中醒来的次数减少,深睡阶段明显延长, 睡眠质量大大提高.MLT影响睡眠的机制是多方面 的,它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视交叉上核、体温以及神经免疫网络的作用来参与 睡眠的调节.现在,MLT作为改善睡眠的主要成分 已经在欧美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市场上诸如脑白金 之类的商品也日渐增多. 从已有文献看,MLT的功能还不仅限于上述几 项,比如它对胎儿或新生儿的神经元发育有保护作 用,对心血管系统、能量代谢和产热、抗肿瘤、甚至认 知功能等均有影响或作用.总之,MLT的生物学作 用十分广泛,基本上可分为2大类:一是通过视交叉 上核调节生物节律;二是对某些生理功能的促进或 加强作用. 3 MLT作用的分子机制 MLT的作用是通过受体实现的,其受体包括膜 受体和核受体.通过膜受体的介导实现跨膜信息传 递可能是MLT的主要作用途径,即MLT与受体结 合,在G蛋白的偶联下进一步激活靶细胞腺苷酸环 化酶和/或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影响靶细胞内第二 信使cAMP和或cGMP的水平,通过调节蛋白激酶 的磷酸化继而发挥作用.除了膜受体介导机制外, MLT还可修饰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影响Ca2 的内 流;或者通过核受体介导发挥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 不清楚【 .利用放射自显影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人 们已经在脑(下丘脑、脑桥髓质、大脑皮层、小脑)、脊 髓、视网膜、肾脏、消化道(空肠、回肠)、生殖腺、心血 管系、免疫系统(脾脏、胸腺、T淋巴细胞)等处发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徐金会:褪黑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93 了褪黑激素的受体.而且,在不同种属动物,同一物 种不同发育阶段,MLT受体的分布还存在一定的差 异,这也提示了MLT作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 经系统无法感受的刺激,经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的整合使机体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保持稳态.MLT 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也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动物生存的外界环境中各种生 态因子是经常变动的,而光是其中相对稳定、规律且 能较准确反映环境实际情况的一个,因此,选择光周 4 展 望 自从Blolack等1985年在今日免疫学(Im— munology Today)中提出免疫系统可以起一种游动 期信号作为调节昼夜节律和季节性节律的外界因 子,而以MLT为内源性因子是动物在长期进化中 形成的适应性机制.在现代社会,各种人造光源(尤 其是电光源)的大量使用干扰了自然的光照周期,这 必然会通过MLT对人类的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 脑(mobile brain)的作用以来,人们发现免疫细胞上 广泛存在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受体;免疫细胞也 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很多神经内分泌激素都具有明 显的免疫调节作用;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 单核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 响,但由于电光源的利用史同漫长的物种进化史相 比还十分短暂,因此这种影响表现的并不明显,随时 间的延长这种影响必然会慢慢显现出来.因此,进一 步深入的探索MLT的作用及机制将会在增强免 疫、延缓衰老等诸方面带给人类崭新的认识和更美 好的前景. 此,传统的神经科学、免疫学和内分泌学相互交叉形 成神经一免疫一内分泌网络(neuroimmunoen— docrine).其中的神经系统可以感受精神和躯体的刺 激,免疫系统可感受肿瘤、病毒、毒素、异体蛋白等神 参考文献: [1]王蔼明,李美芝.神经内分泌讲座(五)——松果体及其褪黑激素[J].生物学通报,1999,34(3):25~27. [2]汪晓飞,刘志民,彭树勋.褪黑素:一个多功能的光周期信号[J].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81~287. [3]饶煜,库宝善.褪黑素对睡眠的调节[J].生理科学进展.1998,29(4):342--344. 14 J Maestroni.Melatonin and the immune-hematopoietic and adverse pharmacological correlates l J J.Neuroimmunomodulation 1996,3(6):325~332. [5]徐峰,李经才.褪黑素的抗应激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1):18~23. [6]李经才,张扬,徐峰.褪黑素与衰老[J].生理科学进展,1997,28(1):76~78. [7]Cardinali.Melatonin site nd mechaanism of action:single or multiple?[J].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1997,23(1):32--39.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ELAToNIN XU Jin—hui (Department of Biology,Qufu Normal University,273165,Qufu,Shandong,PRC) Abstract:Melatonin(MLT)is the endogenous factor of light—dark cycle,it causes many biologialc effects through the network of neuro-immuno-endocrine.Also,it makes the study of light—peroid ecology entering the molecular ag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LT. Key words:melatonin;receptor;bioeffect;neuroimmunoendocrin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