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桐北小学 黄象巍
阅读教学,书声琅琅,可喜。琅琅的书声,是学生步入文章情境的基础;琅琅的书声,是师生潜心会文、讨论交流的前提;琅琅的书声,是学生表达体会、感受的手段„„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我们也能发现,有时朗读的过多过滥也造成了阅读教学环节的重复甚至拖沓——在教学中反复出现那么一两处重点句段,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去朗读,一会儿读出这种感情,一会儿读出那种体会,朗读成了“万金油”。如此朗读指导,学生不烦才怪。阅读教学,还应该有更加多元的方式;阅读教学,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多角度解读,学生的思维。
以苏教版九册练习二“诵读与积累”为例。巴甫洛夫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简洁到惜字如金的地步。教学时如果只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那只是一件一两分钟就能搞定的事;不用教师点拨,通过诵读,学生也能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观察很重要”。可是,如此教学,该是多么乏味,多么肤浅。
相反,让学生把心静下来,小声地去读一读,用心想想:这简单的七个字再加两个标点中到底蕴含着什么意思?停顿上几秒,学生答道:“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了,还要再观察,可见观察是多么重要。这讲的还只是观察的重要性。追问:还有不同的理解吗?有学生答道:“观察,观察,再观察。”就是说观察一两次还不够,要坚持不懈地观察。这讲的是观察的态度。思维往前推进了一小步。再追问:还可以怎么理解?学生寻思良久:“观察,观察,再观察。”就是说观察要细致呀!感觉味道还不够,随手拿起桌面语文书,看着封面,读——“观察”;转到背面,读——“观察”; 翻到里面,读——“再观察”。学生一下恍然大悟,手举如林,兴奋不已:“要从多角度观察呀!”这时,再让学生去读这一句话,学生就变得饶有兴致:短短的几个字,原来包含这么多意思呀;换个角度去想,我能得到多么独到的见解;玩味语言,原来是这么有趣。
往前走一步,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了学生的思维,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是多么能思考,多么聪明。
二、比较性阅读,学习表达的方法。
教学第8课《成语故事》中的第三则——《画龙点睛》,读到“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很是惋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的简要叙述转化成听得见,看得着的情境:游客惋惜,怎么说、怎么请求,张僧繇怎么推辞,游客怎么怀疑,又怎么一再要求,张僧繇最后怎么无奈地答应?发挥想象,学习小组内角色扮演,再指名上台表演。学生讲得绘声绘色,演得惟妙惟肖,兴致特别高。可是我们的教学止步于此,固然不算失败,却也未必成功:如果这个环节的设计,只是为了与下文——点睛后,龙腾空飞去这神奇一幕形成对比,顶多再说说游客见此情景赞叹之言,借此感受张僧繇出神入化的高超画技。那么,我们的教学思路未免单一。其实,我们大可往前再走一步:如果我们把文中的简要叙述变成像同学们刚才表演场景一样的具体描写,哪个更生动、更吸引人?答:当然是场景的具体描写更生动,更吸引人。是呀,这样描写,多么能打动人,可是文章中为什么偏偏不采用这种写法呀?学生一时语塞,思索良久,一生说:文章的重点在“神龙飞天”那一幕,这里写得这么长,就有点头重脚轻了。说得真好,懂得写文章要通篇考虑,要详略得当。思路一打开,学生的绝妙观点也就来了:我认为,这里采用文章中那种写法,能给读者留下想象、体会的空间。读者自己去体会、想象,比读作者的“情景再现”更好玩,更有成就感。说得多好,感受到了文章中故意留白的写法。
往前走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开启学生的慧眼与文心,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越来越懂得该怎么读书,该怎么行文。
三、批判性阅读,培养思考的精神。
临近课堂教学结束,学生还沉浸在对张僧繇高超画技的赞美与钦佩中。冷不丁来一句:同学们,你们相信这篇课文讲的,张僧繇给龙点上眼珠,龙就会飞走吗?学生有点错愕,也有点失望:不相信。那么张彦远为什么会在《历代名画选》中讲述这个故事,而且这么一个故事还流传了一千多年?学生思索很久,说:这样,故事更精彩,更吸引人;这是为了表现张僧繇高超的画技;这是适度的夸张。虽然这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但它们都是我们的学生在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下思考的成果。
往前走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多想想:一定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应该是怎样?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学生思考的能力会得到提升,自主探索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在阅读教学中,往前多走一步,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也可以有那么多的教学智慧;原来,我们的学生是那么了不起;原来,精彩就在往前再走的那一步。
2012-10-23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