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试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试题(附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

1.(德州)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0年12月5日顺利到达南极中山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

B. 此时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

C. 中山站在太平洋沿岸

D. 中山站在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答案】B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中山站位于印度洋沿岸,其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12月5日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故选:B

【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南极地区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需识记。

2.读 “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

A. 斑马 B. 大象 C. 企鹅 D. 长颈鹿 (2)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是()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泰山站 D. 昆仑站 (3)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一般选择在北半球对应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1)C (2)A (3)D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代表性的物种是企鹅;斑马、大象、长颈鹿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物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结合题意。故选C。(2)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昆仑站、中山站和泰山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结合题意。故选:A。(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冬季正值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南极的暖季,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白天时间长,气温高,利于科学考察;结合题意。故选D。 【点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比较表: 海陆状况 气候状况 代表动物 南极地区 西洋、印度洋包围 沙漠)、风力大(风库) 企鹅 北极熊 北极地区 欧洲、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 中间是南极,周围被太平洋、大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气温低(冰雪高原)、降水少(白色终年冰封 24.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4月10日9时,在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和台北、智利圣地亚哥、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灵比和日本东京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事件视界望网远镜”的第一项重大成果——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召开黑洞照片的发布会所对应的北京时间是( )

A. 4月11日22时 B. 4月11日9时 C. 4月10日12时 D. 4月10日22时

(2)关于“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国家和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当地的因纽特人以捕鱼为生 B. 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该国石油资源丰富

C. 西班牙所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如“艺术之都”维也纳、德国的啤酒节等 D. 智利位于的西海岸,气候类型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1)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影响,地球上位于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地区先看到日出,当西五区是4月10日9时时,位于东8区的北京是4月10日22时。 (2)关于“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国家和地区的描述,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气候恶劣、至今没有常住居民;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石油资源丰富;西班牙所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艺术之都”维也纳是位于奥地利;智利位于的西海岸,气候类型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2.地方时计算的步骤: ①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②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3.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4.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①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 ②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5.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3.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正式在难言岛奠基。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濒临太平洋的是( )

A. 罗斯海新站 B. 长城站 C. 中山站 D. 昆仑站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 A. 有极昼现象,宜于科学考察 B. 有极夜现象,利于星空观测 C. 此时正值南极的暖季,降水丰富 D. 此时正值南极的冬季,风力较小 【答案】 (1)A (2)A

【解析】【分析】(1)图中未标记出海洋位置,可以通过经线位置来判断,在所有的特殊经线中,180度经线穿过了太平洋,0度经线穿过的是大西洋,可以看出罗斯海新站是濒临太平洋,故选A。(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此季节是南半球的暖季,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气温较高,适宜科学考察,故选A。

【点评】北级地区:⑴位置和范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和北美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⑵位置特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 ⑶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位置和范围: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及其周围的海洋。 ⑵位置特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

4.北京时间2019年1月19日上午10时47分,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在执行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于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因受浓雾影响,在南纬69°59.9′,西经94°04.2′,图中A位置与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无人员伤亡。

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去最近的考察站维修时的航向大致是( )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2)雪龙号受损后要到最近的中国南极考察站进行维修,他应该去的考察站是( ) A. 中山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长城站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遇到危险处离长城站最近,根据经纬网的方向判断可知,航向大致是向东北方向,故选C。(2)雪龙号受损后要到最近的中国南极考察站进行维修,他应该去的考察站是长城站,故选D。

【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5.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最后的宝库”。2018年1月发表《中国的北极》明确提出中国的北极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北极航线与传统航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极相比,北极地区( ) A.陆地面积更广阔 B.受人类影响更大 C.纬度更高 D.淡水资源更丰富

(2)北极航线得以开通的原因是( ) A.沿途风景秀丽 B.传统航道交通拥挤 C.沿途港口众多 D.全球气候变暖

(3)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的优势为( ) A.高纬航行,气温低,利于节省燃料 B.受自然条件制约,通航时间短 C.缩短亚、欧、北美间航程,节省时间 D.途径国家多,贸易往来频繁

(4)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应( ) A.大力开发极地地区海底矿藏 B.大力发展极地观光、旅游 C.增加和延长极地航道和里程 D.加强监测,控制人类开发力度 【答案】 (1)B (2)D (3)C (4)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相比,海洋面积更广阔,受人类影响更大,和南极地区一样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淡水资源南极地区更丰富。

(2)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常年冰封,沿海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港口稀少,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两极地区的部分冰川融化,是北极航线得以开通的原因。

(3)读图可知,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的优势为缩短亚、欧、北美间航程,节省时间。但是沿途自然条件更恶劣,气温低会消耗更多的燃料。

(4)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应控制开发极地地区海底矿藏,减少人类活动,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加强监测,控制人类开发力度等。 故答案为:(1)B;(2)D;(3)C;(4)D;

【点评】(1)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与北美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2)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有两条航道,分

别是俄罗斯北部沿海的\"东北航道\",以及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的\"西北航道\"。北极航道的开通,将改变长期以来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要道的局面,使航程大大缩短,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避开索马里海盗和印度洋海盗的威胁。因为北极地区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结着厚厚冰层,所以航道大部分时间不能通航,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解冻,将大大延长通航时间,预期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6.小华从网上看到一则为期 15天的南极深度游的广告,出发日期为 2018 年12月20日。下左图 、下右图分别为南极洲略图和旅行路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华想参加该旅行,他在旅行中可能( )

A. 在火地岛邂逅企鹅和北极熊 B. 乘坐飞机到达长城站 C. 穿过南极圈,访问昆仑站 D. 感受南极洲的“白色荒漠” (2)在南极探索的时间正是北京寒冷的冬季,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南极地区处于其暖节

B.因为高纬度、高海拔,南极地区全年都寒冷 C.如果暑假去,会是南极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D.此时在长城站观赏极昼现象 【答案】 (1)D (2)D

【解析】【分析】(1)北极熊分布在北极地区,在火地岛不会见到,故A错误;阅读旅行路线图,乘坐轮船到达长城站,故B错误;图中的路线所示,穿过南极圈后没有到达昆仑站,故C错误;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大部分地方覆盖很厚的冰层,降水稀少,被称为“白色沙漠”,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故A正确;南极地区因为纬度高、海拔高,全年都很寒冷,故B正确;北半球的暑假期间是南极地区最寒冷的季节,故C正确;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7.(淮安)近日,某旅游公司正策划组织“南极旅游”,计划于今年11月份出发前往南极地区。该公司选择此时间赴南极地区旅游,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11月到次年3月事南极地区的暖季

B. 11月份前往南极地区可以看到极夜现象

C. 11月份前往南极地区可以看到成群的北极熊

【答案】A

【解析】【分析】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候较为温和,加上有极昼现现象,便于观察,所以去南极考查选在这个时间。

故选:A

【点评】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近些年来,去北极地区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也络绎不绝。考查11月份出发前往南极地区的原因。

8.(滨州)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恶劣,多大风雨雪天气

B. 淡水资源丰富

C. 站在南极点上判断方向,原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 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6~9月

【答案】B

【解析】【分析】A、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多以冰川形式存在,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C、站在南极点上判断方向,原则是四周均是北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依据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来解答此题。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资源和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9.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 )

A. 11月至次年的3月 B. 5月至10月 C. 1月至6月 D. 7至12月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是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10.(泉州)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北美洲 B. 大洋洲 C. 南极洲 D. 亚洲 【答案】C

【解析】【分析】南极洲降水稀少,但因温度太低,所降淡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不会蒸发,仅靠升华减少的水量极微小,所以经过亿万年的累积,成为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故选:C

【点评】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根据淡水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筛选出正确选项。

11.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说法合理的是( ) A. 南极地区更冷干,科学考察站更多 B. 都有企鹅、海豹、蓝鯨

C. 今天南极科学家可能遇到极昼现象 D. 南北两极地区不存在环境污染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和北美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

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之称。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干,科学考察站更多,故A正确;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B错误;今天是6月30日,此时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故C错误;南北极地区都有环境污染的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与北美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2)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2.(潍坊)科考队员小张于2016年11月初,随中国科考船“雪龙号”从天津出发,远赴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学考察,如图是南极考察路线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小张随科考队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小张在南极实地考察后,得出南极酷寒的原因是( )

①气温极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

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

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 ④受海洋影响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3)小张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遇见的危险是( )

A. 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 B. 酷寒的天气,导致考察队员冻伤 C. 随时会遭受白熊的袭击,意外受伤 D. 纵横交错的冰隙随时可能吞没考察队员 【答案】 (1)B (2)D (3)C

【解析】【分析】(1)从图所示航线可以看出,小张随科考队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依据题意。故选:B(2)①168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南极地区气温极低,导致蒸发微弱,带走热量多小,积雪广布,生存环境恶劣。故不符合题意;②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纬度高,获得太阳光热少,气候酷寒。故符合题意;③南极洲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海拔高,气温低,加剧了南极地区的寒冷。故符合题意;④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受海洋影响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D(3)A、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故A不符合题意;B、168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酷烈的寒冷,住住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故B不符合题意;C、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的象征,在南极考查不会遭受熊的袭击。故C符合题意;D、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纵横交错的冰隙,冰雪覆盖的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2)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3)南极洲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

13.(广东)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读“南极地区地图”(如图),完成以下问题。

(1)在南极建科考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 ②烈风 ③沙尘暴 ④暴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方向。(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故A正确。故选:A(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根据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图中拟建的科考站距离南极点近,因此位于长城站的南方;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判定方向可知,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西方;综合分析可知,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选:D

【点评】(1)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

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4.(东营)2016年11月2日~2017年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关于科考队在南极地区所见所闻的描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

A. 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温暖湿润 B. 在附近海域,看到日本渔船正在捕杀鲸鱼

C. 在南极,发现了不少正在作业的油井 D. 到达昆仑站时,这里正处于极夜 【答案】 B

【解析】【分析】11月2日~4月11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为南极地区的暖季,也是极昼时期。此时,鲸鱼正在活动,故B可信;A不可信,南极地区酷寒,不会出现温暖湿润的特征;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目前还没有开采,故C不可信;此时南极地区是极昼时期,故D不可信。

故选:B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15.(昆明)读图,有关南极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拔高,称为冰雪高原 B. 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C. 淡水等自然资源丰富 D. 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 【答案】 D

【解析】【分析】南地区海拔高,有冰雪高原之称,故A叙述正确;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故B叙述正确; 南极地区淡水等资源丰富,故C叙述正确;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16.(郴州)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南极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南极环境 B. 为了经济发展,大力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

C. 大量捕杀企鹅,享用企鹅美食 D. 科考队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 【答案】 A

【解析】【分析】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一南极洲,因此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保护南极环境,故选A。

17. 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级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奠基,预计22年建成。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罗斯海新站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处中纬度地区 ②位于西半球 ③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严寒、降水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南极地区特征及其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A. 淡水宝库--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B. 白色荒漠--沙漠面积广大 C. 冰雪高原--冰川覆盖、海拔高 D. 科研宝地—企鹅、北极熊等独特生物多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罗斯海新站地处高纬度地区,位于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严寒、降水稀少。故选B。(2)南极降水稀少,固体淡水储存丰富;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所以南极地区有“白色荒漠”之称;南极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气温低,海拔高,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图示地区有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是一块科研宝地,北极能是北极的代表动物。故选C。

【点评】(1)南极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且地表为白雪和冰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又减少大部分。南极附近有终年的南极漂流(寒流),又使南极降温减湿,所以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4-11月为极夜,11月至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度要长于极昼。而北极地区4-11月为极昼,11月至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度要长于极夜。

(2) 南极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18.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关于南极地区科考,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洲的“杀人风”能把科考人员吹跑

②气候最寒冷的大洲,酷寒往往给科考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③为避免被积雪掩理。科考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關通常高出地面1-2米 ④平均海拔最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科考人员 ⑤科考站的房屋必须使用防火材料.因为南极洲风大且极度干燥,被称为“白色荒漠” ⑥南极洲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无常住人口,科考人员会遭到熊的袭击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分析】南极洲是世界上风速最大的大洲,因此南极洲的“杀人风”能把科考人员吹跑;南极洲是气候最寒冷的大洲,酷寒往往给科考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科考人员,为避免被积雪掩埋,科考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南极洲风大且极度干燥,被称为“白色荒漠”,因此科考站的房屋必须使用防火材料;

南极洲在七大洲中面积居第五位,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是地球上最干燥的,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19.酷寒、烈风,神秘的南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高 B. 气候干燥,淡水资源缺乏

C. 为保护南极环境,科学考察人员应把垃圾带回处理 D. 为了经济发展,应大力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 【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故A错;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但南极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故B错误;为保护南极环境,科学考察人员应把垃圾带回处理,故C正确;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为了经济发展,应大力保护,合理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故D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两极地区都是大部分位于极圈内,但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有面积广阔的海洋,而南极地区则是气温最低的,覆盖着两千多米厚的冰雪,有“冰雪”的称号;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极地处的季节相反,所以科学考察的时间也不同,北极地区最佳时间是6-8月,而南极地区最佳时间则是气温最高的12月-次年的2月.

20.(莱芜)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010年11月从深圳盐田港启航,踏上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征程。回答下题。

(1)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 遇到的困难是( )

A. 严寒

B. 烈风

C. 暴雨

D. 冰山崩落

(2)在开发利用南极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A. 去南极海域大量捕杀鲸鱼

B. 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C. 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

D.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降水稀少,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暴雨。故选:C(2)在开发利用南极的过程中,选项ABC的做法是不妥当的,都不符合题意,选项D的行为是可取的。故选:D

【点评】(1)两极地区地处极圈以内,纬度位置高,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加强记忆,同时更要清楚保护南极洲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世界都要重视的焦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