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初探 陈淑瑜王芳刘霞
3一6岁儿童,也即是发展心理学所界定的幼儿阶段。这个时期,儿童身心各方面有了新的特点。首先在
身体方面,除了一般身高体重的增加外,各种组织和器官及机能上都有所发展,活动的能力随之增强。’另外,
大脑重量继续增加,六、七岁时脑重约1280克,达到成人脑重的90%。大脑皮质髓鞘化到幼儿末期已基本完
成。其次,在认知方面,幼儿期是一生中记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与3岁儿童相比,6岁时词汇量大约增长
了3一4倍(3岁800~1000;4岁1600~2000;5岁2200~3000;6岁3000一4000)。幼儿已能掌握各类词,词义
逐渐明确并有一定概括性。荃本掌握语法,可与人自由交谈。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思维已开始摆脱动作的束
缚,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两见性.再次’,幼儿的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与幼儿期相比儿童已萌芽了道德感,已 能根据成人的教育,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则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幼儿理智感的
产生突出表现为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故幼儿期有“疑问期”之称,是实施智力开发与培养的有利时机。最
后是幼儿个性的.迅速形成。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对自己形成某种看法,同时
也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幼儿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常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或中坚结
构,很难从本质上给以改变,正因为如此,就应该特别重视儿童健康个性的培养与教育。 许多心理学家依据人类大脑发育的增长速率,得出结论认为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智力成熟的一半
已经完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把这个年龄定为4岁。布卢姆认为:如果把17岁时智力水平定为10。片的
话,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已具备了50%的智力,到8岁时可以具备成熟智力的80%,其余20写则是8~17岁
时发展起来的。虽然有人对简单地根据大脑发育情况来断定智力成长的速度与多少提出了异议,但是从整体
上说、幼儿期是人一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和黄金时期这一点不庸置疑。至于具体到能力的不同方面,其各种
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有所不同:例如:据研究、2一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儿童学习口头语
言最快、最巩固.4~5岁是学习书面语文的最佳时期,4岁以前是视觉发展的关键阶段,儿童掌握词汇的能力
在5~6岁时发展最快,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5.5岁。做为教育者的家长在了解了儿童智力发展的
一些特点后,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实施智力的开发与培养。
福禄倍尔认为:游戏和语言是组成儿童生活的重要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发展其语言,并通过游戏
来发展其体力和智力·做为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幼儿智加勺两种手段·语言和游红几乎已成为
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全部内容.
语言-一开启幼儿智慧之窗的钥匙。语言的发展是儿童整个智力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儿童掌握了表达思
想的工具—语言的情况下,才能对他们进一步实施各种教育,语言技能获得过程本身也直接促进了儿童思维和想象的发展。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呢?关键应在于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发展语言的良好环境:
第一,应有一个和谐友好、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孩子感到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生活非常愉快,学话的积极性高、勇
气足。第二,成人语言的正确示范是孩子学话的关键。成人的发音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完善,以
及声调、情感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儿童学一习语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的。儿童能
够把范句的句法结构应用于新的情境去表达新的内容,因此不可忽视儿童的语言模仿能力,家长一定要规范
自己的语言.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第三,要尊重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孩子去学、去讲。千119
万不要讥笑或模仿孩子错误的发音或不恰当的语句。对孩子在说话时出现的语病,要及时纠正,正确的要及
时强化巩固第四,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优美的环境、有趣的郊游、丰富的色彩等都是最好的刺激.可
以丰富孩子的知识促进孩子去学、去想、去问、去讲孩子的知识范围越广。词汇量就越大.说话的内容就丰 富、越生动第五,幼儿与成)、之间或其它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是语言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丁·布鲁纳等
人认为,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从小剥夺儿童和成人或其它同伴的语言双问
交流,儿童就不可能学会魏请葛第六,蕃子利用讲故事一童谣飞缘口令等竺雾充分发你图书的作用来培养幼儿的
言语技能。在讲故事过程中,家长要抓住幼儿心理特点,结合幼儿的思维习惯来陈述故事情节,在幼儿心灵上
产生共鸣。同时要注意把故事中出现的形容词、时间、人称、方位、指示等代词慢慢向孩子解释。必要的时候可
以锻炼让孩子目己讲故事或续接故事.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发展连贯性言语.完善句子结
构,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时机成熟时可以考虑借助图书有计划地学习书面语言。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幼
儿可以迅速提高目己的言语技能.准确地掌握口语同时,语言的发展为孩子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
的发展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游戏—开发幼儿智力最理想的途径。许多家长知道对孩子施行早期教育,但不少家长不甚了
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一提早期教育就是早认字、多数数,对干“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手段,玩具是孩子启蒙的教科书”认识 不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主在《家庭教育卜一书中谈到.对于孩子来说“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工作”。
在游戏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天文、地理、语言、计算、动植物等多方面的知识;训练着手、眼、耳、舌、身
各种功能;发展着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结构、操作等各种智能;培养着语言表达、艺术表演、体育运动
等特殊才能,还可以形成与小伙伴友好相处,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获得个性充分发展。幼儿期的游戏比
婴儿期有了较大的发展,由干幼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因此游戏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游戏中诈意力开始
高度集中,玩游戏的时间也逐渐延长。家长应了解孩子的特点,掌握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法。下面几
种是3飞6岁儿童最常见的游戏形式。
常见的幼儿游戏有:(]少创造性的角色游戏,这是幼儿期儿童最喜欢的、最典型的一种游戏。这种角色游
戏是通过扮演成人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成人生活形象的一种游戏。这种角色模仿为什么会对儿童
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呢?儿童对成人或父母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呢?儿童对成人或父母非常崇拜、羡慕,希望
自己也能象成人那样支配一切.故而产生了象成人那样活动。生活的强烈愿望,但毕竟自己的身心发展十分 有限,不能真正参与社会.角色模仿游戏恰恰能解决做成人的愿望与身心发展水平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再现
了成人世界。儿童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得到了满足。、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前儿童玩“过家家”、“抓小 偷”、“开汽车”之类的角色模仿游戏。家长在游戏中应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和安排,让孩子做“主角”,自己做 “配角”,不可越组代厄。在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引导孩子接受您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社会.辨别是非。另外,家
长应该支待孩子与小伙伴们共同游戏,研究发现,在与伙伴们的共同游戏时,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会得以充
分发挥,社交能力随着得到锻炼。
(2)结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结构玩具和材料进行的游戏,在游戏中,儿童通过想象来模拟周围的事物,
如用积木搭楼房,捏泥人等。这些游戏可使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直接
促进脑机能的完善。同时可以丰富孩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厚簿”、“长短”、“粗细”。家长平时应注意引导孩
子善于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续后再现周围事物,另外在游戏失败时,家长不要急于代替孩子完成游红,而要
及时鼓励孩子不怕困难.从头做起
(3)智力游戏.以发展幼儿智力为直接目的的游戏,主要内容是训练孩子的触觉、嗅觉、听力、
注意力、记
忆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拼图游戏等。
其它还有数字游戏、语言识字游戏、数量长度守衡游戏。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多向孩子提
问.鼓励孩子多向家长提问从小培养孩子爱思考、爱观察、勤动脑的好习惯。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未来活动家
的教育,首先要从游戏中开始·。”因此,谁在对儿童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游戏的作用,谁就会丧失升发幼 儿智力的一条捷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