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妖魔世界
黄山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04理科 肖光寄
内容摘要
西游西游,纯粹描绘了一个灵幻的妖魔世界,里面的妖魔鬼怪无奇不有、五花八门,他们一个个本领高强,能够翻云覆雨、三头六臂,给人们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一提到妖魔世界,肯定与“妖魔”两字紧紧相连,其中的各个内容也由“妖魔”展开,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分类,以及他们的法宝、捉唐僧的原由与神仙的界限也都会一一铺展开来,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五彩缤纷的妖魔世界。Let’s go!
关键词
“西游记”;“妖魔”
“兴风作浪”;“分类”;“法宝”;“界限”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天涯……”,相信大家一听到这首歌,就能知道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了。对,《西游记》。《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一部作品了,其中描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战斗场面,各种各样的神仙与妖怪,令人们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西游记》中的妖魔世界。
1
《西游记》中的妖魔可也是千奇百怪、各具特色,无论是天上的精灵,还是地上的魔怪,他们缘何要吃唐僧肉,又缘何要在人间兴风作浪,他们那形形色色的法宝,以及他们与神仙的界限又是如何,我敢说没有多少人了解,那么,让我来仔细讲述讲述。
妖魔为啥要吃唐僧肉?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分析一下唐僧这个人物。在《西游记》中,唐僧是如来佛的弟子金蝉子转世的,已有十世的修行,他的肉体和元阳都有神秘的力量。
因此,唐僧西天取经,对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当唐僧路过他们的地界时,他们都特别留意唐僧的一举一动,他们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地盘上抓住唐僧才天经地义,不然其他妖怪也不会答应。那么,妖魔为啥要吃唐僧肉呢?其实很简单,一是为了长生不老,一是为了修炼成仙。由于唐僧的肉有神秘的力量,大多数妖怪如红孩儿、灵感大王等他们都想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对于有些女妖怪来说,如果不想吃唐僧肉的话,便想摄取唐僧的元阳,那样的话,还可以修炼成仙呢?于是很多女妖怪便用成亲的招数想摄取唐僧的元阳,如金鼻白毛老鼠精,还有那蝎子精等。当然,她们也希望能摄取唐僧的元阳后,再吃上唐僧肉,那样的话,效果更好。若不走这条捷径,某些妖魔鬼怪则要经过成千上百年的修行,找个幽静地方修炼,但这条路太漫长了,这就难怪那些妖魔鬼怪费尽心思地想捉到唐僧,吃它的肉或与之成亲。
妖魔为啥要在人间兴风作浪?
妖魔在西行路上兴风作浪的情况比较复杂,要想仔仔细细地说清楚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许的,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六种:
2
第一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
这其实是一些佛门所讲的因果报应。碗子山的黄袍怪与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本来就有夙愿,为了了结这场夙愿,黄袍怪才下凡而来匹配百花羞公主的。黄袍怪本是天上的星官奎木狼,被捕获后,他向玉帝坦白交代:“万岁,赦臣死罪。那宝象国公主非凡人也,她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与臣私通。臣恐玷污了天宫胜境,她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摄她到洞府,与她配了一十三年夫妻”.其实为满足自己情欲的妖怪还很多,比如天竺国假公主玉兔与真公主素娥之间的夙愿,那朱紫国麒麟山獬豸洞赛太岁抢占金圣娘娘,也是借佛门的因果报应,满足自己的情欲。
第二种是贪恋人间的权势和荣华富贵。
乌鸡国的假国王本是文殊菩萨坐下狮猁王,十三年前,它溜下界来到乌鸡国,利用自己的法术当了法师,后来与真国王游览后花园时,将真国王推入井中,并用大石盖住井口,还不许任何人再踏入后花园半步。从而他当了乌鸡国王,占据了王位,只是想满足一下他的权势欲望。
又如车迟国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以呼风唤雨等法术“哄信”车迟国王,在朝中被封为“国师”,享有极大的权利,基本上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利,他们一手遮天,在朝中可谓是“呼风唤雨”,连国王对他们也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当悟空在与他们斗法时,不仅要斗法力,还要和权势作斗争,这就增加了困难。
再如比丘国的国丈白鹿精,为了获得极大的权利财力,不惜让自己的情妇白面狐狸精化作娇艳美女,色诱国王。
3
第三种是独霸一方。
大家应该还记得解阳山破儿洞的那个如意真仙吧,他占据落胎泉,要想饮泉水解邪胎,必须要戴上“花红酒礼”,还要诚心诚意,才能拜求得他一碗水,非常蛮横和霸道。又如通天河的灵感大王,九年前趁着大潮,来到通天河,他仗逞凶蛮,强占水鳖之府,还打伤了水鳖的许多儿女,又夺了许多眷族,另外,还一年一次要河边陈家庄将一个童男、一个童女献于他作为供品,这么霸道、残忍且无人性的地方势力,着实让人感到心寒。
还有那枯松涧火云洞的红孩儿占据号山称大王,随意的欺辱本方的山神土地,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简直让人忍无可忍,哎,自己的本事没红孩儿强,只能受辱了。同样赶潮的鳖龙来到衡阳峪黑水河,强占河神府,独霸一方啊!
第四种是为了捉唐僧。
为了这个目的而兴风作浪的妖怪真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黄风山的黄风怪、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银角大王、陷空山无底洞的金鼻白毛老鼠精等等。
其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白虎岭的白骨夫人听到小妖的报告,便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之心,想吃掉唐僧。她等不及的去捉唐僧,差点儿丢了性命。她怕极了孙悟空,但她为了捉唐僧,先后变成送饭的少妇、找女的老妇、寻伴找女的老翁,千方百计地想捉到唐僧,可最后不免丧命于悟空的金箍棒之下。
第五种是觊觎一些宝物。
4
觊觎宝物的妖魔最明显最突出的是黑风山黑风洞的黑熊精以及乱石山碧波潭的九头虫。
前者在路过观音禅院时,看到了金池长老房内那唐僧的锦襕袈裟,面对这种世上罕见的珍宝,他心动不已,在月黑风高之时趁火打劫,盗取了锦襕袈裟,他把此袈裟视为宝贝,还要请其他山头的妖魔来共赴所谓的“佛衣会”呢?
后者看重了祭赛国光禄寺上的国宝舍利子,于是也盗取占为己有,此招还陷害了无辜的僧侣,幸得孙悟空夺回宝贝除去九头虫。
当然,还有那盗走孙悟空金箍棒、猪八戒九齿钉耙、沙僧降魔杖的豹头山虎口洞的黄狮精啦!
第六种是为了复仇。
由于豹头山虎口洞的黄狮精死在了孙悟空的棒下,让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的九头元圣悲愤不已,为了替死去的孙儿报仇,才出手将唐僧师徒及玉华王、玉华王的三个王子拿入洞内;还有那黄花观的多目怪,听了自己同门师妹七个蜘蛛精的哭诉:捣毁了她们的住所,欺辱她们,还打死了她们的七个儿子——蜜蚂蠦班蜢蜡蜻。这些行为着实让多目怪恼怒,作为她们的师兄,不得不为她们报仇,以致于引出药枣茶毒害唐僧八戒沙僧,悟空大战多目怪,毗蓝婆出山收多目怪这一系列的故事情节了。
妖魔分类
西行路上的妖魔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若要分类,只要分类的依据不同,所分的种类
5
也不同。但若要从出身成分上作“阶级划分”的话,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天上的精灵。
天上的精灵若细分又有三个不同的派系,首先讲讲与佛教有关的妖怪。高级佛祖菩萨的属下侍从、坐骑,还包括相关人员。如小雷音寺的黄眉怪,是东来佛祖弥勒佛的司磬童子;通天河的灵感大王是观音菩萨珞珈山莲花池里的金鱼;朱紫国的赛太岁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狮驼山的狮驼洞大魔是文殊菩萨坐骑青狮;狮驼洞二魔是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狮驼城的三魔大鹏金翅雕,最初虽未归入佛门,但他与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是一母所生,若论辈分如来佛还是他的外甥;还有黄风山的黄风怪,是如来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
然后讲讲与道教有关的妖怪。道教中上仙的属下侍从和坐骑。如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看守丹炉的两个童子;金兜山金兜洞的独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的九头元圣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精。
最后就是玉帝天宫星官及星官属下坐骑、精灵。这类妖怪也很多,如宝象国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比丘国的国丈,是南极仙翁的坐骑白鹿;天竺国的假公主,是太阴星月宫中的玉兔。此外,衡阳峪黑水河的鳖龙是天庭属下西海龙王敖顺的外甥;陷空山无底洞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又是托塔李天王的义女。
第二大类是地上的精灵。
地上的精灵都是些与高级神佛无关系的山精水怪,他们没有靠山。此中若按后来的归宿或下场分析,又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受招安归入佛门的。如黑风山黑风洞的黑熊精,
6
后来被观音菩萨收为守山大神;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为善财童子;黄花观的多目怪被毗蓝婆菩萨收去看守门户。其二是无主的野怪。这许多野怪大多丧命于悟空棒下,如白虎岭白骨夫人,隐雾山折月连环洞豹子精,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车迟国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玉华州豹头山的黄狮精,青龙山玄英洞的三个犀牛精以及与悟空不相上下的六耳猕猴。当然在这些野怪中,也有侥幸得以活命的,如通天河的老龟。
这种划分是根据出身成分来定类的,其实还有很多种类的划分,如按妖魔的法力来划分,可分为法力高强的与法力低弱的这两大类;如按有无法宝来分,也可分为有法宝的与无法宝的两大类等等。
妖魔的法宝
《西游记》中无论对神佛还是妖魔的描写,离不开对他们所持法宝的描绘,下面就来略述一下妖魔的法宝。
弥勒佛的黄眉道童,偷了弥勒佛的人种袋以及金铙来到下界,私设小雷音寺欺骗唐僧师徒。那金铙非同小可,只听得半空中“叮当”一声,把悟空连头带脚,合在了金铙之内,悟空在里面不知使了多少神通,也不能逃脱。那人种袋更是神奇,往上一抛,哗的一声,把悟空一行二十八星宿,一搭包儿通装将去,可见这两样法宝的厉害。
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也带着金刚镯下界为妖,在与悟空的交战中,用金刚镯套走了悟空的金箍棒,后来又套走了哪吒、水德星君、火德星君的兵器,也足见了此法宝的厉害之处。
7
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到下界为妖时,也随身携带紫金铃这个法宝,此法宝能放风放沙放火,也能知道紫金铃的非凡。
与其说是妖魔的法宝不如说其实是神佛的法宝,黄眉道童的人种袋与金铙其实是弥勒佛的宝贝,青牛的金刚镯也是太上老君的宝贝,还有那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葫芦玉净瓶也是太上老君的法宝,只不过是妖魔窃取得来的,他们法宝的威力大小往往与法宝的真正主人有关,真正主人法力大,地位高,则法宝的威力也就相对较大;反之,则较小。
法宝固然厉害,但任何法宝的法力都有一定的极限,法宝都不会厉害到没有东西可制的地步,也就是说至少有一种法宝能够降服它,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太上老君的金刚镯再厉害,但老君用芭蕉扇扇了一下,青牛怪就把金刚镯丢了。黄风岭的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固然厉害无比,但一粒定风丹就让它无能为力。多目怪的金光甚是厉害,悟空很是惧怕,但在毗蓝婆菩萨面前却不堪一击,用一根非钢、非铁、非金的“绣花针”就制服了它。任何事物的威力都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必须存在克制它的另一种事物,这样才能动态地保持平衡,不至于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一物降一物”,这是大自然的法则。
妖魔与神仙的界限
其实,神与魔的界限是不明确的。
在《西游记》中,很多神与魔具有不明确的关系,有的开始是魔,后来变成了神;也有的是开始为仙,后来为魔,最后又成仙的。
先来说说先是魔后是神的妖怪吧!黑风山黑风洞的黑熊精开始是个占山为王,偷窃袈裟的妖怪,后来被观音收服,做了珞珈山的守山大神,红孩儿后来也做了善财童子。
8
再来谈谈先是仙,然后是妖,最后又成仙的吧!宝象国波月洞的黄袍怪原是上天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下界十三年后又被收回天宫,天竺国的假公主是广寒宫的玉兔,后来也回到了天宫。
谁能分清他们到底称为神还是称为妖呢?
无论从什么来看,要把神与魔的象征意义分得清清楚楚着实不易,而这种多样性正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应该具有的。
即使在现实世界,也不能把好人与坏人分清,因为好人与坏人没有一个衡量标准,但对比之后才能看出哪个较好。
妖魔之启示
在现代社会,有许多人都为了功名利禄去奔走,去拼搏,甚至有些人为了这个目的而不择手段,简直没有人性,跟妖魔一般,有的甚至比妖魔还妖魔,一旦这样之后,若没有够硬的后台,后果可想而知如白骨岭的白骨精,死于非命。因此,要达到功名利禄这个目的,要用正规的手段去争取,这样得来的才真实,才有价值,才是你 应有的,不要像妖魔一样,走旁门左道。什么事可做,什么事该做,是每个人所需要想清楚的,否则会因一念之差走上不归路,如八戒在天宫中酒后戏嫦娥,而被贬下凡。
《西游记》中的妖魔世界很大,也很虚幻,我也只能写出寥寥之笔。哎,名著就是名著,不愧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位列“神魔小说”的榜首.
我相信仍有许多对此感兴趣的人会来研究《西游记》中的妖魔世界,那么,就让你们用足
9
够的精力与时间来仔细研究它吧!现在,让我们随着《西游记》的主题曲离开这妖魔世界,听:“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参考文献:
[1] 吴承恩(明).西游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1.
[2] 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品西游[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六小龄童版《西游记》电视剧.[CD]. 1988.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