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方换填挤淤处理方案【范本模板】

来源:尚车旅游网


×××××××项目用地 换填挤淤处理

施 工 方 案

××××××××公司

2010。11。26

一、工程概况

该处理区域位于××××××××项目用地西北侧,面积约5.3万平方米。吹填土以粘质粉土、粉质粘土为主,松散状,含水量较高,达不到挖沟降水、翻晒的条件,因此需进行挤淤、掺拌、换填处理,预计回填土方约10万方。

二、地基预处理方案

1。工程特点

1。1地层性质描述如下:素填土,杂色,松散,稍湿—饱和,含有云母亮星、贝壳.处理区域厚度1.5—2.5m,局部3。5m.

1。2厂区面积大且淤泥量较大,地下水位高,由于地势低表层水淤积较多,与北侧区外表层水相连,加上现冬季施工低温及可能出现暴风雪天气等不利因素较多。

2。施工方案

根据场地淤泥分部及特点、外围道路情况,方案如下: 2。1采用“挤淤+掺拌+换填”方案对1.5m-2.5m厚淤泥区域进行处理;

2。2施工工艺:

场地平整、交下一步施工 推土机推砂入淤泥挤压、挖掘机向外清除、 挖掘机挖土、倒土、运土 修建临时道路 翻斗车运至卸土地点 二次倒运 1

2.3根据场地淤泥分部情况,考虑挤淤施工难度,从淤泥区中间分

东区、西区两部分,西区东西长各270m,西区南北宽165—185m, 东区南北宽60-130m,东区占处理总面积的25%左右,可一次从南向北回填挤淤,西区占处理总面积的75%左右,考虑到淤泥量较大拟分两步从南向北回填挤淤,第一步先南向北回填挤淤,待淤泥厚度较大,向外流动困难时,进入第二步,在北边界内侧,清淤回填出一条10m宽的砂性土路,标高7。5m,比大面积回填标高高出1.5m,防止淤泥回流,在路上用水挖向北边界外清淤。

2。4挤淤场地内运土道路的布置及施工顺序:根据场地条件,从南侧先回填一条东西向10m宽的砂性路,长度700m,然后每隔30m,修一条南北向6m宽的砂性路,形成向北开口的凹型方格网,由南向北逐块挤淤。

2.5

砂源地及取砂要求:

2.5.1砂源由××××公司协调取土场地并报经×××区规划建设管理局审批同意,由××××××公司负责运至处理区域场地外,然后进行二次倒运,再进行挤淤、掺拌、换填。

2.5。2取土要求含砂量不低于70%,含水量不大于20%,严格控制含泥量.

三、施工技术要求

3.1土方回填施工技术要求

1、首先通过测量放线确定处理区域内10m宽主路、6m宽次路

2

位置,并采用竹竿插彩旗进行标记.

2、土方回填达到下一步挖沟排水设备进场施工条件。

四、进度安排

1、南侧东西向10m宽主路,长700m,厚度2m,回填量14000立,计划10天;

2、南北向6m宽次路20条,每条长135-170m,回填量20200立,计划回填13天,

3、逐块回填挤淤,每块土方预计4000立,共19块,预计处理20天。

4、北侧10m宽主路,长700m,厚度2m,回填量14000立,计划7天;

5、总回填土方预计约10万方. 各工序交叉作业,总工期约50天。

2010年11月26日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