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②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
⑤清代的著名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批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弘、柔情万种的《红楼梦》。
⑥西汉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含垢忍辱,历经十余载,不是写下了包罗万象、脉络清晰的《史记》。
补充: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毛泽东称赞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无人能比得上的。他始终忠于楚国,忠于楚王。
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样记载: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屈原有才华,在朝廷为官时,努力为楚王做事,培养人才,制定法度,对外联齐抗秦,競競业业,把自己的才能都奉献给楚国。他看透张仪的真实面目,请楚王杀了张仪,为了联合齐国,亲自出使齐国。秦昭王要与楚怀王和好,通好为婚姻,邀楚怀王相会,屈原极力反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样说: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在流放时他虽有怨言,但还是关注着楚国,掂记着楚王,还希望怀王能省悟过来,重新用他,振兴楚国。“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翼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屈原对楚国的爱不是用语言能说得清楚的,只有体悟了他的内心,才能知晓他对楚国的忠心胜于生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