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食肉动物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3、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樟树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B.细胞壁、液泡、线粒体 C.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液泡、叶绿体
4、血液属于哪种组织 (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5、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 5~6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6、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
B.湿润气体
C.清洁气体
D.交换气体
7、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8、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9、对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是( )
A.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环境 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海带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蕨类植物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
10、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B.夜盲症、坏血病 C.脚气病、佝偻病
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
11、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 )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 水果
D.奶油、巧克力
12、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13、比较大熊猫与竹子的生物体结构层次,大熊猫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4、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 6
1
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有无分节 D.体表有无外骨骼 15、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16、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精子 D.神经细胞 17、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18、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
19、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20、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 )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21、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22、用豌豆做遗传学实验时,豌豆花未开放前即进行套袋处理,依然可以结出豌豆,说明豌豆花的类型和传粉方式分别为( ) A.单性花 自花传粉
B.单性花 异花传粉 C.两性花 自花传粉
D.两性花 异花传粉
2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24、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鱼 B.池塘中的水 C.池塘中所有的植物
D.一个池塘
25、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__的、含磷的和含_______的无机盐.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________内,________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3、人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4、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2 / 6
(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⑦线粒体 (2)b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 (3)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________将来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春天,大豆种子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5)大豆植株上结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豆与豆娘(一种昆虫)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的是________。 2、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血管③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血管④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l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⑥和③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__。 (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______,终点是[ ]______________。
(4)在血液循环过程中,⑦和⑧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_______(结合或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_______________处进行了气体交换。
3、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
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
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3 / 6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_____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_____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疫情期间,小华学会了用酵母菌发酵蒸馒头。但随着气温升高,馒头很容易发霉,她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馒头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小华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将新鲜的馒头置于塑料袋处理方法 中,扎紧袋口,放在常温将新鲜的馒头①,放在环境里 低温环境(冰箱)里 实验结果 发霉 不发霉
(一周后察) 分析实验,回答:
(1)在探究实验中,小华提出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活吗?请你帮她作出假
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A组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作用。 (3)B组馒头的处理方式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根据生活常识,你认为还可以怎样保存食品?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5)酵母菌和霉菌属于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1)如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_____组构成对照实验。 (3)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 (5)几周后萌发的种子能发育成幼苗,在种子中_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4 / 6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B 3、A 4、C 5、D 6、D 7、B 8、D 9、A 10、A 11、C 12、A 13、D 14、A 15、C 16、B 17、A 18、B 19、A 20、B 21、D 22、C 23、C 24、D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氮 钾
2、地域 生物 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 3、神经元
4、蛋白质 DNA DNA 5、糖类 水 无机盐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②③④⑦ 遗传物质(或染色体)的复制 ⑥胚 适宜的温度 逐渐减少(或减少) 子房内有多粒胚珠(或有多粒胚珠) 系统
2、 动脉血 静脉血 房室瓣 动脉瓣 ②右心室 ⑤左心房 分离 身体各部毛细血管
3、1 一 溶菌酶 2 二 抗原 抗体 三 非特异 特异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导管 B 蒸腾作用; 水循环 A 光合作用 N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①→④→③ 让叶片内淀粉运走耗尽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2、温度对霉菌生活有影响,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温度 对照 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低温 干燥、真空等,合理即给分 真菌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3 丙 温度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胚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