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年福建省漳州一中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1年福建省漳州一中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高中历史辅导网http://www.lishifudao.com

2011年福建省漳州一中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试题

第I卷

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

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段材料体现的信息包括 ( ) ①宗法制遭到破坏 ②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 ④专制主义受到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

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宗教皈依 C.财富侵蚀 D.文明同化 15.《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名,如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

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等。从中可以推测下哪种思潮影响了当时人的取名。( )

A.佛教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程朱理学

16.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

有价值的材料是( )

A.关于林则徐的史学论著 B.电影《鸦片战争》

C. 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D.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 17.图8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

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 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 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 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图8 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18.下表为“1943年关内(指山海关以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表1)。结

合时代背景,由此表中所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 品种 煤 生铁 钢材 生产量(单位:千吨) 关内 25935 239 39 东北 25398 1702 519 百分比 关内 50.5 12.3 7 东北 49.5 87.7 93 水泥 774 1503 34 66 A.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 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 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19.在1954年的一次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

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20.“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表2的统计能够说明( )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高中历史辅导网http://www.lishifudao.com

时期 80年代 90年代 所送的嫁妆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 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④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

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八一九”事件 D.十月革命 22.“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

即对艺术的礼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 A.《唐璜》 B.《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 D.《十日谈》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写一篇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报告,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

最准确的一组是( )

A.欧共体 两级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共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组织 D.欧盟 两级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组织

24.2009年12月7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开幕式的盛况迅速传遍全

球。世界人民第一时间获知这一消息的主要途径是( ) ①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

【必考部分】

38.(37分)福建商人自古以来就声名远扬,闽商“以商为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闽商模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由于沿海人口向海外流动与山区农民向外省迁移,产生了大量经商者,正如《漳州府志》卷三八《民风》所载:“商其利而农渐死”。从商人数不断增加,农民“辄弃耒耜而从之。”……

……福建人经营商业的从业取向及其对海外贸易的钟情,与明清时期整个国家的治国理念、价值体系产生了严重冲突,想象中“勾引番夷入寇”的可能以及明初以来倭夷联舟而至的现实,更使禁海有了充分的理由。

然而,他们的流动性、冒险性、开放性、进取性,统统被看作是不安本分的表现,被认为是统治秩序的潜在隐患。

从经济上考虑,如果沿海人民都转而从事粮食生产,国内的粮食问题必然大为缓和,而粮食问题解决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林枫《明清福建商帮的性格与归宿》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福建商帮兴盛的原因,并指出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10分)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高中历史辅导网http://www.lishifudao.com

材料二 “粪土银”遂成福建商帮重要的资金去处,农贾兼业、以农为本,亦成福建商帮理想化的田舍翁生活的基本模式,商人资金始终难以脱离土地权力的羁绊。……资金出路还有着第二层含义,亦即福建商帮“视金钱如粪土”,不惜重金点缀奢华生活。

此外,福建商人还热衷于某些社会活动,浪费了大量的财富,致使商业资本的积累不能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周济乡党、体恤宗族,建祠堂、修族谱,架桥修路,服务社会,他们于此花费不少,产业资本受到了严重侵蚀

----林枫《明清福建商帮的性格与归宿》

(2)概括指出材料二反映福建商人对商业资金的支配的特点,据此指出这些特点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8分)

材料三 闽商的“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运作和“善观时变”的理性掌控,将闽商的特质与创业的平台完美而又现实地结合在一起。

“闽商模式”的另一特点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侨乡经济的发展,海上华人恋乡爱国、回馈桑梓的热情,使他们与故乡之间的文化联系显著地增强,而闽商巧妙地运用这一优势,内引外联,排除过程中的种种阻力,在低成本下声速启动,一举成功。他们借助海外闽商的大力帮助和配合,很快完成资本积累,四处扩张,成为商帮中的新佼佼者。

张俊杰《闽商模式——中国财富模式》

(3)根据材料分析现代闽商获得成功的原因。(8分)

材料四 根据统计数据,福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研发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0.2%;一般而言,企业要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研发投入需要达到其销售收入的3%。虽然泉州的品牌创新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技术创新则比较薄弱。……闽商以血缘为纽带的经济网络容易对“外地人”产生排外情绪,不利于吸引外地优秀人才;由于本土闽商企业规模较小,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家族企业有利于企业创业,也有利于企业创新。家族产权降低代理成本、家族信任节约交易成本、血缘关系形成较强的凝聚力,有利于企业快生;但同时,由于治理结构的封闭性、管理决策的随意性和代际传承的排他性,家族治理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闽商特立独行、单打独斗的特质明显。

----辜胜阻《从福建与浙江商帮的比较看闽商的新辉煌》

(4)有人说福建商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中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会被新时期的发展所淘汰,也有人认为福建商人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将进一步创造新的奇迹。你同意哪种看法,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11分)

【选考部分】

41.(15分)请考生在第A、B、C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作答的题号。

A.【选修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改姓一览表(表4)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丘穆陵 穆 贺赖 贺 贺楼 楼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871年后,东京出现了一家叫开阳亭的西餐馆。1872年日本文学家假名亘鲁文编的《西洋烹调通》一书出版,为日本人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烹调技术提供了条件。翌年,日新亭、海阳亭等西餐馆相继开业,顾客有外国人也有日本人。在饮食上,最引人注目的变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高中历史辅导网http://www.lishifudao.com

化是把过去禁食的牛肉、猪肉、牛奶等列为上等食品,并逐渐出现在大城市的饭店里。东京、大阪、横滨、神户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牛肉餐馆,牛肉火锅(素烧)被看成是“文明食品”。此后,吃西餐的人日益增多,西餐逐渐进入家庭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1871年木户孝允(注:明治维新三杰之一)主办的《新闻杂志》先后报道了天皇与华族共同出洋旅行和天皇吃牛肉、喝牛奶的消息。这些消息粗看起来很平淡,但绝非出于偶然。

——摘编自詹成养《论明治政府的政策转变》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改用汉姓的目的。(3分)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饮食方面的变化。(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6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1)据材料一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9分)

(2)材料二中,斯宾诺莎所说的“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上近代杰出民主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4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国家利益一向是政治人物孜孜以求的历史作为。观察下列人物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用一句短语

分别给上述四位历

史人

物一个恰当的称谓。 (4分) (2)如果将图示的四位政治人物归为一类,则其归类的依据最有可能的应该是什么?(3分)结合选修和必修课程的有关内容,分别概述以上类别标准的视角下,四位历史人物所作的历史贡献。(8分)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高中历史辅导网http://www.lishifudao.com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A 14.D 15.D 16.C 17.B 18.D 19.B 20.C 21.D 22.B 23.C 24.D 38. (32分)

(1)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福建人的观念造成冲击;从事商业有利可图(4分) 海禁原因:①福建人具有冒险性、开放性的特点是统治秩序的潜在隐患;②福建人经营商业及对海外贸易违背了传统重农抑商政策;③统治者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不利统治;④明清王朝要解决粮食问题,建立各安其乐的农业社会秩序。(或维持统治,)(任意写出三点给6分)

(2)特点:①商人的资金投资于土地;②用于奢侈的生活消费;③用于救济家族等公益性的社会活动的开销(6分)

影响:商人手上掌握的巨额资金没有成为最初的原始积累,没有使中国走上工业化的道路。(2分)

(3)原因:①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②开拓拼搏的精神;③恋祖爱乡,致力于家乡建设;④抓住改革开放(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机遇;⑤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机遇(任意写出四点即可)(8分)

(4)本题答案为开放型可以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以给分 答案一:观点:(2分)

同意淘汰说,闽商在发展中具有以下局限,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必然被淘汰。 理由:(9分)①产业技术研发弱、技术创新弱,低层次竞争不利于产品的平稳出口和增长;②存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具有排他性;③管理决策随意、缺乏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保障;④企业规模较小,不善于联合与合作,制约了规模的扩大。(任意写出三点给9分)

答案二:观点:(2分)

同意创造奇迹说,闽商具有以下优点,因而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必将创造新的奇迹。 理由:(9分)①闽商自古就具有爱经商、敢经商、善经商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能将进一步创造新的奇迹。②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拓展发展路径,稳健地推进跨国经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真正做大做强产业;④利用家族企业的组织优势,进行制度创新,保持和扩充自身优势。(任意答出3点给9分) 41.(15分)

A.【选修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目的:缓和民族矛盾,融合汉族文化,巩固统治。(3分)

变化:饮食习惯的变化先从城市和社会上层开始;饮食结构趋于多样化(或食物更加丰富);媒体的宣传引导促进饮食的变化。(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2)共同之处:主动学习先进文化;杰出人物推动了社会变革。(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高中历史辅导网http://www.lishifudao.com

(1)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3分)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行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并不是个人的不受限制的自由。(3分)

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分) (2)“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封建君主专制和个人独裁及基督教神学。(2分) 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4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秦始皇:千古一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康熙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毛泽东:共和国的缔造者;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4分)。

(2)归类依据: 对国家的领土统一和主权完整作出过贡献。(3分) 历史贡献: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2分) 康熙帝平叛乱,御外敌,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分)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新中国;(2分)

邓小平以“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推动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