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仍在进行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及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 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和德国 美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 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等 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主要成就 物工程等。 发明家 瓦特、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爱迪生、莱特兄弟 ——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蒸汽机车) 电车、汽车、飞机 产生的新兴 棉纺织业、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 激光工业、信息产业等 产业部门 业、交通运输业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 原子能(或核能)、 动力能源 内燃机(石油) 比较内容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上半期 20世纪初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⑵洋务运对中国的影响 动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列强对新中国的科技与第三次科技革中国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命密切相关。特别是改革开放,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中国实施“863”、科教兴国计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划,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社会;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⑶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 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①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①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时三次科技革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先进的主权进一步丧失;②列强对华商品期;②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命时,中国科技和生产方式具有本能的排斥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社会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没有把握机性,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的发展;③清政府政治腐败,不重围;③新中国建立之初,党的工视近代科学技术和教育;④洋务运作重心是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遇的主要原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④50年代后期,“左”倾错误因 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是为了思想政治运动的影响。 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发展。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启示

精神和品质;国家主权独立是发展经济、科技的必要前提;认清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经济、科技的保证;要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