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菜南运-兰州高原夏菜下南国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第08期作者:王琰每年5月-10月,当高温笼罩着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时,甘肃兰州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从种植到贩运,每棵蔬菜背后都有着许多人的艰辛与快乐.本刊特派作者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出发,一路采访至杭州最大的农产品市场,为您细细道来高原夏菜产业链背后的故事。
在榆中县马坡乡的菜地里,一棵棵娃娃菜如花朵般生长(右图). 马坡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山坡上的梯田里种植的都是高原夏菜,这可不是普通的蔬菜。高原夏菜是指夏季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生长的蔬菜,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家族\"里有菜花、甘蓝、大白菜、西兰花、洋葱、娃娃菜等成员,它们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摄氏度,因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因此被称作高原夏菜。图中的村民正在伺候自己地里的蔬菜,这些菜可是每年给他带来过万收入的金娃娃。7月的朝阳来得特别早,早晨5点多钟,马衔山的山尖上已被涂上耀眼的红色。兰州市榆中县的连搭乡就在马衔山下,菜农杨作栋和妻子蔡芝秀,总是比朝阳更早起身,吃一口胡麻油烙的大饼,就忙着来到山边自家的菜地里,采摘地里的菜花(也称花椰菜)、娃娃菜和甘蓝.他们细心照顾的蔬菜并不普通,它们有个特殊的称呼——高原夏菜。20多个小时后,它们就要离开自己生长的土地,被运往杭州的市场上。蔬菜的品种不同,采摘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些菜农甚至比杨作栋夫妻起得还早,凌晨两三点就到地里摘菜。菜地里看不清楚,菜农们戴着头灯,在田里抢摘,只听菜被一个个割下,发出“噗噗\"的声响。从远处望去,地里闪着点点灯光,像是一颗颗星星落在了菜地里。
右图中积雪覆盖的大山叫做马衔山,位于榆中县西南部,海拔3670米,每年除了盛夏,经常皑皑白雪盖顶,榆中八景之一的“寒山积雪”即指此山。高海拔、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这里被当地搞农业生产的人称为高寒二阴山区。当地村民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耕种小麦、胡麻和土豆,辛苦一年,收入却不多。现在,这里却是高原夏菜的理想家园,山坡上种满了高原夏菜,从半山坡一直铺展至山脚下。农户在菜地上覆了层膜,减少水分的蒸发量,基本上靠雨水就够灌溉。
高原夏菜种植地区及气候分区示意图
1
高原夏菜主要种植区夏季(6——8月)气象指标(右图)
原本贫困的高寒二阴山区,现在成为高原夏菜的主要种植基地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摄氏度,因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因此被称作高原夏菜。高原夏菜的“家族”里有菜花、甘蓝、大白菜、西兰花、洋葱等成员,这些蔬菜对生长环境要求高,除了气候干冷,还需要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空气清新,蔬菜成熟后还要方便运输到各地的市场。兰州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凭借其西北高原干冷的气候条件,在高海拔地区生产优质的高原夏菜。兰州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10摄氏度,这样一个海拔差异大、遍布黄土的地方,在外乡人眼里总是和贫瘠、荒凉联系在一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黄土高原的辽阔造就了兰州人的忠厚豪爽,土地的贫瘠磨练了兰州人吃苦耐劳的个性。这里原本仅能耕种土豆、胡麻,可是兰州人却凭着韧劲儿把高原夏菜种植、培育这件事干得红红火火.菜花、娃娃菜、西兰花、松花菜、甘蓝……这些早年从南方贩卖到兰州的蔬菜,现在却在黄土地上发了芽、生了根,结出了累累硕果。当七月的高温高湿笼罩南国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分享兰州高原夏菜带来的清凉福祉。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
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近年来,在产销两地政府的倾心扶持和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国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也以其绿色、健康、安全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以下材料来自网络:\"北菜南下\"改变我国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短缺局面新华网兰州8月3日电(记者:王志恒 张锰)盛夏时节,记者在杭州市三里亭的笕桥等蔬菜批发市场采访时发现,每天有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几个北方省份生产的上千吨夏季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入杭州市场,再由这里批发到江、浙、沪等东南沿海城市.大量的北菜南下,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夏天因酷热、台风、暴雨等气候因素影响,当地夏季蔬菜供应短缺的局面。同时\"北菜南下”也为北方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门路.杭州市秋涛路马路两边成”品”字形分布着三个蔬菜批发市场,这里也是浙江省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记者在这几个蔬菜市场看到,市场里车来车往,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甘肃的西兰花、包心菜、河北的大白菜、西红柿、河南的大辣椒、冬瓜、山东的大葱、芹菜等餐桌常见蔬菜应有尽有,品种丰富多彩,而且这些蔬菜大多数都经过精心拣摘,包装也十分整齐。据杭州市蔬菜供销协会会长、三里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总经理章金生介绍,夏季每天从凌晨开始到第二天天亮,大约有2000多吨的蔬菜通过三里亭的三个蔬菜批发市场,供应到江、浙、沪市民的餐桌上.仅杭州一个城市,每天就有1000吨的蔬菜靠北菜来供应。章金生介绍说,经过十年的发展,北方夏季蔬菜畅销东南沿海各大城市,已成为当地居民夏季蔬菜供应的主力军。记者了解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每年的7、8、9三个月,受持续高温和台风、热带风暴的影响,当地农民种植夏季蔬菜的面积和产量都很少,不能满足居民蔬菜消费需求,一到夏天,当地居民吃菜十分困难。部分省市曾经一度提出”由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的口号,把解决老百姓夏季吃菜难的问题提到政府行为的高度来抓。但是长期以来,仅靠当地发展蔬菜种植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夏季气候条件制约,效果不是十分明显。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北方夏季蔬菜南下,长期困扰东南沿海居民夏季吃菜难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北菜南下经过十几年的运转,如今在运输路程和运输时间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从西北、华北地区运输蔬菜到东南沿海一路几乎都是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大量鲜活的蔬菜经过在很短的
2
时间就可以运输到东南沿海市场,北方的山东、河北、甘肃等省也陆续开通了蔬菜运输”绿色通道\",从而大大缩短了北菜南运的时间。以供应东南沿海市场路程最远的甘肃”高原夏菜”为例,今年7月中旬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以后,”高原夏菜”运到杭州,1800公里的路程现在只需要48个小时;河北、山东等省的蔬菜运到杭州市场则更快捷,大约只需要十几个小时。如今,每天几千吨的鲜活蔬菜经过冷藏包装后,源源不断地运输到东南沿海市场,当地居民夏季吃菜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与此同时,北方地区也因巨大的夏季蔬菜需求,农业产业结构普遍得到了科学的调整,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大幅提高,长期靠种植粮食作物的北方农民也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得到实惠.继山东寿光、河北张北等北方地区大力发展夏季蔬菜种植之后,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的兰州市榆中、皋兰等郊县也瞄准南方夏季蔬菜巨大的需求空间,不断扩大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面积.据兰州市农牧局统计,到2004年,兰州的”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6万亩,2003年仅兰州市郊区各县销往东南沿海市场的蔬菜就有6.3亿公斤之多,年收入达到8亿多元。同时,兰州生产的西兰花、菜花的单品销量占到了全国第一的位置,在东南沿海15个城市的50个批发市场占有率达到40%左右。
【相关考题】
甘肃省张掖市是高原夏菜的理想产地,其夏季蔬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主要销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积极开拓中亚市场。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夏季蔬菜品种丰富,主要得益于 A.海拔差异大 B.水源丰富 C.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
2.我国东南沿海夏季本地蔬菜供应短缺,主要因为 A.需求量大 B.多气象灾害 C.耕地不足 D.劳动力不足
3。制约张掖蔬菜开拓中亚市场的瓶颈是 A。蔬菜质量 B。产业基础 C。储运条件 D.水利设施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如花菜、包菜等,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因此被称为高原夏菜,甘肃菜农将同种蔬菜依山势阶梯状种植在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上。每年5-10月高原夏菜正好在这个时间段上市,并供给上海、杭州、广州等南方城市,据此完成4-5题。
4.甘肃菜农将同种蔬菜依山势阶梯状种植在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上,其原因是 A.排水条件好 B.延长市场供应时间 C.海拔高,气温低 D。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5.高原夏菜成为上海、杭州、广州等地蔬菜供应地的主导原因最有可能是 A。南方地区高温且自然灾害多 B。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占用大量耕地 C。品质好 D。菜品差异(蔬菜品种) 兰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质量安全水平,在国家农业部进行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一直名列前茅,是我国著名夏菜外调基地之一,热销全国多个城市。但是,2016年出现“史上最严重”菜价暴跌,地头
3
价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菜农损失惨重.与此相对的是,最终消费者却没有明显感觉到夏菜价格的下降。据此完成6~8题。
6.兰州高原夏菜质量较高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黑土肥沃,农业科技发达 C.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土地面积广阔,劳动力丰富 7。 2016年兰州高原夏菜陷入销售困境的可能原因有
①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 ②收获期集中上市 ③品质变差 ④种植规模扩大过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避免兰州高原夏菜再次陷入滞销困境的有效途径有
①完善蔬菜市场营销战略,拓宽流通渠道,增加流通环节 ②提高蔬菜加工转化能力,扩大蔬菜用量 ③摸准市场信息,开展订单经销 ④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蔬菜品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高原夏菜”因夏季种植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原坡地上而得名,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主要有甘蓝、娃娃菜、西蓝花、有机菜花等品种.图1为我国高原夏莱典型种植地区分布图。该地区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近百万亩,每年生产蔬菜近30亿公斤,因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能够种植出真正的“有机绿色蔬菜\",近年来该地区已成为我国错季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据此完成9~10题。
9。不属于该地区能够种植出“有机绿色蔬菜”的原因是
A.空气清新 B.气温低 C.土壤肥沃 D.地下水灌溉
10。该基地生产的错季蔬菜主要销售市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沿海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1.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的高原地区生长的蔬菜。甘肃省是我国高原夏菜的优质生产地,这里的蔬菜口感好,极少有病虫害.其生产的菜花、娃娃菜、西兰花、松花菜、甘蓝等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供应杭州、上海等地区,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2016年6月14日,甘肃省榆中县定远镇高原夏菜集中上市,3万亩菜花滞销,菜贱伤农的事件再次上演。
(1) 简述高原夏菜病虫害少的原因.(6分)
(2) 分析甘肃省高原夏菜品种多、质量好的自然原因。(8分)
4
(3) 分析甘肃高原夏菜主要销往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问
题①:甘肃省大规模发展高原夏菜,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问题②:为促进甘肃省高原夏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你的建议。
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试题)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冷凉的高原地区生长的蔬菜。2004年兰州菜农开始改种高原夏菜,这里的蔬菜口感好.极少有病虫害。每天菜农凌晨摘菜,经专业检侧,冷冻后即刻运往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日本、加拿大等地。高原夏菜价格一直较贵,但今年6月以来,受南方蔬菜退市延迟、产量过剩等影响,高原夏菜价格持续低迷。图8示意兰州市等高线地形图及每月日均日照时数统计资料。
( l)分析兰州高原夏菜病虫害少的原因。(6分)
( 2)分析兰州高原夏菜价格较贵的原因。(10分)
( 3)针对兰州高原夏菜价格持续低迷的现状,请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8分)
13.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近年来,河西走廊成为优质的高原夏菜产区,蔬
5
菜产品进入全国20多个省市的农产品市场,并以其良好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图15为河西走廊地形示意图。
(1)分析河西走廊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气候条件。(4分)
30吨的高原夏菜从兰州某批发市场出发,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奔波抵达杭州,很快被抢购一空。 (2)指出从兰州到杭州高原夏菜的最佳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6分)
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大量尾菜堆积成为一大“公害”,给蔬菜生产基地环境安全造成了威胁。图16所示为兰州市榆中县某示范区的尾菜综合利用示意图。
(3)结合图16分析该示范区的尾菜利用措施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分)
(4)请为河西走廊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地理素材———--高原夏菜 答案
6
1.A 2。B 3。C 4. B 5。 A
6.兰州高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夏菜质量高,A正确;兰州高原深居内陆,降水少,没有黑土分布,土地面积和劳动力不影响菜的质量。
7。夏菜陷入销售困境的可能原因是种植规模扩大过快、收获期集中上市,竞争压力大,D正确;2016年之前就是我国夏菜外调之地因此交通和市场距离不是滞销原因,品质与自然环境有关,自然环境相对稳定,也不可能是品质问题。
8。题目要求是解决滞销问题,因此应提高蔬菜加工转化能力和摸准市场信息,C正确。 9.C 10。B
11.(1)干燥少雨的气候不利于害虫的生长繁殖(2分);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的生长或易冻死害虫(2分);海拔高,紫外线强,有杀菌、杀虫的作用(2分).
(2)甘肃地处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气候类型多样,具有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三大高原的过渡区,地势起伏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布规律明显,有利于多种蔬菜品种的种植。(答对2点得4分)甘肃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有机物的积累;干燥少雨,病虫害少;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蔬菜生长速度慢,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答对2点得4分)
(3)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蔬菜消费量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用地紧缺,劳动力价格较高,蔬菜生产成本高;河西走廊高原夏菜品质优良;与东部沿海当地蔬菜错季上市;交通运输趋于高速化,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蔬菜远距离运输。(答对3点6分)
(4)问题①:当地气候干旱,大规模种植将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产量大,容易出现滞销,影响农民收入。(答对2点得4分)
问题②:建立蔬菜产销信息系统,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种植;发展互联网电商,实现订单化种植;分期播种,分批次上市;加大蔬菜冷库建设,调节市场供求;加强高原夏菜的加工能力,提高夏菜附加值.(答对2点得4分)
12.(1)干燥少雨的气候,不利于害虫的生长繁殖(2分);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的生长或易冻死害虫(2分);海拔高,紫外线强,有杀菌(虫卵、害虫)的作用(2分)。
(2)(气候冷凉,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水质优良,病虫害少,)高原夏菜品质较好(2分);凌晨采摘,专业检测,劳动力成本较高(3分);运输距离远且需要冷冻,交通运输成本较高(3分);种植面积较少,产量较少(2分)。
(3)及时关注市场信息,随时调整蔬菜生产的品种和规模;(利用兰州高原相对高度较大的特点,不同海拔生产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海拔,)延长上市时间或避开南方蔬菜上市时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蔬菜品质;延长生产链条,发展蔬菜加工工业等。(答对1项得2分,答对4项即可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8分。) 13.参考答案及解析:
(1)(4分)地势较高,夏季较凉爽,地处内陆,湿度较低(降水少),适合高原夏菜的生长;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养分的积累。
(2)(6分)高速公路运输(2分)蔬菜保质期短,到销售地的运距长,应避免频繁装卸;高速公路运输运速较快,灵活性强,适宜运输蔬菜。(4分) (3)(4分)废弃的尾菜制成沼气,提供了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以尾菜为饲料,进行动物养殖,为多种工业提供原料,将尾菜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延长了高原夏菜产业链,带动了养殖业、食品、药品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了地方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就业。 (4)(2分)(言之有理即可)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