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术与管理 doi:10 3969 ̄.issn.1672—9943 201 1.06.019 2011年第6期 迎采巷 锚杆支 擅术在 ,|)爆石夕的应用 李普红,刘干光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处,江苏徐州I 221lO0) [摘要] 以西川煤矿1107工作面回风顺槽围岩控制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合理的区段煤柱尺 寸和锚杆支护参数,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提高了巷道安全可靠性,取得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迎采巷道;支护技术;支护参数;应用 [中图分类号]TD353 ̄.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中线两侧各布置一排直径15.24 mm、长8 000 mm 1 工作面概况及迎采巷道位置 西川煤矿1 107综放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翼, 南部为正在回采的1105综放工作面,北部为未施 工的1109综放面,西部为一采区的采区边界,东 小孔径预应力锚索,问排距1 500 mm x 2 400mm。 ②巷帮。两帮均采用玻璃钢锚杆配合塑料网支护。 两帮布置4根锚杆,间排距800 mm X 800 mm,帮 顶角向上倾斜30。,帮底角锚杆向下倾斜30。。通 过井下观察,原支护玻璃钢锚杆的托盘损毁较多, 部分玻璃钢锚杆被拉断;巷道片帮严重,网兜较 多,大部分巷道都存在超宽,有的巷道宽度达到5 Ii1 以上,少部分存在超高;锚索有拉断现象,顶板下 沉量大,部分锚索存在“穿糖球”现象,起不到悬吊 作用。 掘进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巷道掘进时, 破坏了原岩应力场的平衡状态,引起围岩应力的 部是一采区的三条集中下山,位置如图1所示。 1109综放面 Y 1107运输顺槽 迎采后 迎米前 l 婆々 ^ \ \I / 1107回风顺槽 线I 1105j_ ̄输顺槽 I l ◆1105 ̄" 图1 11O7工作面的平面位置 T 3 I重新分布,由于两帮支护强度低,两帮向巷内发生 显著的位移,煤壁破碎,使顶板跨度加大,顶板下 沉量增大,又由于顶板支护强度低,进一步造成两 帮向巷道中心移近,特别是煤柱帮,并且两帮移近 过程中,又发生强烈的底鼓,以此循环,使得围岩 加速失稳,极易发生冒顶事故。 该工作面设计采走向长度1 335 Ill,倾斜长度 150 m,地面对应位置山峦起伏,沟谷发育,无村 庄,海拔高度+1 270.5~+1 316.3 in,相对高差 45.8 ITI,4 煤层底板标高为+960~+995 In,埋藏 深度为280~4301TI。 通过以上分析,1 107工作面回风顺槽破坏的 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①顶板锚杆长度短,支护强 度不够。由于巷道上方是顶煤,强度较低,没受到 上工作面采动支承压力影响时,就造成了顶板离 层、下沉比较严重。②锚索直径偏小,锚具与钢绞 1 107工作面回风顺槽为矩形断面,掘进机沿 底掘进施工,由于是单翼采区,工作面接替紧张, 在1 105工作面回采期间就开始掘进l 107工作面 回风顺槽。 线的配合不好。钻头直径为28 mm,使得锚索直 径、钻孑L直径及树脂药卷三径匹配不合理,影响锚 索作用的充分发挥。③两帮支护强度不足。两帮采 用玻璃钢锚杆支护,塑料网护帮,能提供的径向支 护阻力低,玻璃钢锚杆出现拉断现象,片帮严重。 2原巷道支护参数及破坏原因分析 l 107回风顺槽原支护具体参数如下:①顶 板。采用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锚索、金属 网和梯子梁支护。锚杆直径18 mm、长度2 250 mm, 3迎采巷道支护改革及技术保障 3.1 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间排距800 mm x 800 mm,每排5根;锚索沿巷道 201 1年第6期 李普红,等迎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在西川煤矿的应用 47 1105工作面回采稳定后掘进1107回风顺 槽,巷道围岩变形小,支护容易。通常情况下上工 作面回采稳定的时间需要6个月以上,由于西川 煤矿单翼采区布置及采掘关系紧张,不得不进行 迎上工作面回采掘巷。由数值模拟可看出,煤柱帮 位移和顶板下沉量较大。根据该矿的具体条件,按 迎采前、迎采后分别进行设计,加强顶板和煤柱帮 支护强度,确定了1 107回风顺槽合理的锚杆、锚 索支护参数。 3.1.1顶板支护 顶板锚杆间排距850 mm×900 mm,每排5 根锚杆,锚杆均为直径20 mm、长度2 400 mm的 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采用2支CK2350 树脂药卷锚固,顶板铺金属网,梯子梁采用直径 14 mm的圆钢焊接,使用厚度至少为10 mm钢托 盘。 3.1.2两帮支护 迎采前巷道煤柱帮采用间排距650 mm× 900 mm、直径20 mm、长度2 200 mm的左旋无纵 筋等强螺纹钢锚杆,并采用菱形金属网、梯子梁护 帮,每排5根;实体煤帮采用间排距850 mm× 900 mm、直径20 mm、长度2 200 mm的等强螺纹 钢锚杆,塑料网护帮,每排4根锚杆;采用2支 CK2350树脂药卷加长锚固。 迎采后巷道两帮均采用间排距850 mm X 900 mm、直径20 mm、长度2 000 mm的左旋无纵 筋等强螺纹钢锚杆,2支CK2350树脂药卷加长锚 固,每排每帮4根锚杆。煤柱帮采用菱形金属网、 梯子梁护帮;实体煤帮采用塑料网护帮。 3.1.3锚索布置 迎采后锚索布置参数为:间排距1 700 mm× 1 800 mm,每2排锚杆加打2根锚索;迎采前锚索 布置参数在迎采后的基础上,在巷道中央再补打 1根锚索。锚索规格为17.8 mm×8 000 mm,锚索 孔深度7.8 m,每根锚索使用CK2350、Z2350树脂 药卷各2支锚固,锚固长度2 000 mm,每根锚索 采用一块300 mm×150 mm×16 mm的托盘,一套 锁具。 3.2锚杆施工工艺与要求 (1)锚杆施工工艺流程。钻巷道顶板中部锚 杆孔 装树脂药卷一装组合好的锚杆一搅拌药 卷一上紧锚杆螺母_+依次完成其它的顶板锚杆。 准备安装帮锚杆一钻帮锚杆孔一装树脂药卷 装 组合好的锚杆一搅拌药卷一上紧锚杆螺母一依次 完成其它的两帮锚杆一用风动扳手上紧所有螺 母一用连网丝将金属网连好。 (2)锚杆施工顺序。巷道顶板锚杆由巷道中 部向两侧施工。巷道两帮锚杆先煤柱帮后实体煤 帮,每帮从上向下底角施工。 (3)锚杆孔的施工。顶板采用风动锚杆钻机 施工,用B19的六方钻杆与 27 mm的钻头配合 施工顶板锚杆孔,打孔过程中,必须是短、长钎杆 相结合使用,避免长钎杆施工时断钎伤人事故。巷 道两帮为煤体,可用帮锚杆钻机施工,用小麻花钻 杆配合 27 mm的钻头施工帮锚杆孔。 (4)锚杆钻孔的要求。严格控制锚杆钻孔深 度,误差控制在一2O~+20 mm范围内;②要求 在打孔过程中不准移动钻机,保证钻孔平、直,不 出现台阶;③钻孔要用水清洗干净,确保树脂药 卷充分发挥作用,使锚杆具有足够的锚固力;④锚 杆钻孔应严格按设计施工,不允许出现钻孔向巷 道轴向或侧向较大程度的倾斜,钻孔倾斜度控制 在一5。~+5。范围内;⑤当出现因爆破或打孔造 成的锚杆孔附近岩面不平整的现象时,必须刷平 岩面,且保证锚杆孔足够的深度,不准出现因巷道 壁片落造成的孔深不够的现象。 、 (5)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必须补打单体锚 杆:①巷道超高或超宽300 mm以上,补打一根帮 锚杆;②当巷道顶部出现局部冒落或帮部出现片 帮时,必须补打锚杆,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补 打锚杆的间排距不能超过800 mm;③当巷道顶部 因围岩性质差而出现较大范围的围岩冒落时,锚 杆应按冒落线轮廓施工。 3.3锚索施工工艺与要求 (1)锚索安装工艺流程。施工巷道上部锚索 孑L一装树脂药卷一装锚索一搅拌药卷一装上锚索 托板、锁具一张拉锚索 截去多余的外露锚索一 完成安装。 (2)锚索孔的施工。必须采用专用的锚索接 长钻杆进行施工,采用 27 mm钻头,保证钻孔 设计深度。 (3)锚索钻孑L的要求。在打孔过程中,保证钻 孔平、直,不出现台阶;钻孔施工中必须采用B19 接长钻杆、 27旋转式钻头湿式打眼;钻孔要用 水清洗干净,确保树脂药卷充分发挥作用,保证锚 索具有足够的锚固力;锚索钻孔应垂直于巷道岩 面,钻孔倾斜度控制在一5。 +5。范围内;锚索钻 孔深度误差控制在±30 mm。 (下转第51页) 201 1年第6期 李登屹40.32。。经计算, m=1.41 m。 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分析与蹬空开采可行性研究 一5 1 定程度的增加;由于两层煤层间距平均为8.25 m, 定影响,故在8 煤开采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安 可见,在7 煤层开采引起的支承压力作用 7 煤层底板的破坏会对8 煤层蹬空开采会产生 一下,煤层底板岩体最大破坏深度为1.41 m,这是基 于长壁式开采条件下底板破坏深度的理论计算 值,由前文分析可知,7 煤层刀柱式开采对底板的 破坏程度要小于长壁式开采,故可以认为7 煤层 底板的破坏深度小于1.41 111,对8 煤开采的影响 不大。 全措施。 [参考文献] f1]孔令海.近距离煤层条带上行开采煤岩层变形破坏机 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4 [2]冯国瑞,张绪言,李建军,等.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 5结论 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J].煤炭学报,2009(6) [3]马立强,汪理全,张东升,等.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 可行性研究与工程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 通过对甘庄煤矿现场地质条件进行调研,利 用理论分析、力学计算、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 8 煤层蹬空开采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得 出以下结论:①首先对影响蹬空开采的各种因素 和传统理论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初步判断认为8 煤层进行蹬空开采在理论上是可行的。②对1 1 煤层采空区刀柱和护巷煤柱的稳定性进行理论计 科学版),2007(12) [4]冯国瑞,闫永敢,杨双锁,等.长壁开采上覆岩层损伤 范围及上行开采的层间距分析[.1].煤炭学报,2009(8) [5]于斌.大同矿区综采工作面上行开采技术实践[J].煤 炭科学技术,2004(41 [作者简介] 算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下伏煤层煤柱对8 煤层实施综合机械化蹬空开采的影响不大。③8 煤回采后,7 煤底板、煤柱的应力与塑性破坏都有 李登屹(1969一),男,山西大同人,工程师,1992年毕 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现在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山西中新甘 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1—03—28] (上接第47页) 此,采用新支护方案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4)其它要点。对围岩条件差的锚索应尽量 靠近迎头安装;锚索外露长度控制在300 mm左 右;锚索的张紧力控制在100~120 kN;锚索安装 48 h后,如发现锚索预紧力下降,应及时补拉;张 拉时发现锚固力不合格的应在其附近补打合格锚 索。 5结论 (1)原支护巷道围岩变形严重,顶煤下沉量 大,部分锚索被拉断;两帮顶角锚杆托盘破损严 重,失去护帮支护能力,加之煤柱帮竖向节理发 育,片帮严重,并且底鼓量大,进一步造成两帮移 近和顶板下沉,受两次采动影响,使巷道围岩破碎 区和塑性区增大,巷道维护困难。因此,该技术的 4经济效益分析 从西川矿的生产实践可知,采用新支护方案 关键是有效控制顶板,提高两帮支护阻力,减少两 后,1 107回风顺槽迎采前巷道支护材料消耗费用 为1 173.96元/m,两帮迎采后比迎采前每排减少1 根锚杆,巷道支护材料消耗费用为1 094.1 1元/m, 而采用原支护方案巷道材料费用840.55元/m,按 可采走向长度1 335 m计算,迎采前巷道长度为 600 m,迎采后巷道长度为735 m,则支护材料成 本增加38.64万元。1 107回风顺槽在采用新的锚 帮的收敛变形,依靠对两帮、底角支护的加强,控 制底板的变形,实现对迎采动压巷道的稳定性控 制。 (2)锚杆支护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锚杆预紧 力和支护强度,通过研究认为,锚杆的预紧力在 20 30 kN,支护强度在0.2~0.3 MPa是比较合理 的;并强调了锚杆支护的动态设计方法和锚杆支 护技术路线,为西川煤矿以后的锚杆支护提供新 的设计方法和途径。 [作者简介] 杆支护方案后,在1105工作面和1107工作面回 采期间,基本不需要翻修。而采用原支护方案约 60%的巷道需要翻修,翻修费用按1 500元/m,原 支护方案成本增加120多万元。 李普红(1966一),男,工程师,现任江苏矿业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处副处长。 [收稿日期:2ol1—04—01] 采用新支护方案可节省费用81.51万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