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一单元小数

第一单元小数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

4.结合解决问题的赛程,能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去处的知识 ,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数的认识,后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小数的意义”、“测量活动”、“比大小”等内容。

“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通过对这些例子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然后,借助直观体会到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计数器来说明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歌手大赛”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通过比较比赛选手的得分情况,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

1.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溶入活动当中亲自体验参与

2.让学生动手操作,积累感性认识

3.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让学生自己出题

4.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帮一的小组学习方法,让优生能够帮助比他困难的同学,达到共同进步

5.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他们上课是的精力时候集中,随时提醒他们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感兴趣与生活有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同时在课堂中设立互帮互助的原则,同时对于新课的知识及时采用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对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的知识及时巩固加深理解,练习的 形式也会多种多样,尽量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形式。

课时安排:

1、小数的意义(1、2、3)3课时

2、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大约用6课时。 3、练习一用1课时。

评价建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正确读写小数,能对十进分数和小数互化,能把十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来表示,能比较小数的大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课题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习过的小数吗?谁能举例说说你生活中见到的小数?那你知道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第2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说一说: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呢?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利用附页1,做一做,进一(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步理解小数的意义。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的 37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2.用数表示教材上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请你涂一涂,画一画,完成教材 上的填空,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 的关系。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 ,也就是把 ,再按照 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 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 。

3.想一想,填一填。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其

()()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

()

4.找一找你生活中见到的小数。

举例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小数 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小数与日 常生活的联系。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小数的意义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下面的方格表示“1”,在方格中用阴影表示出0.46,与其他同学交流,看看你涂的阴影和其他同学涂的阴影有什么不同。

2.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

3.想一想,填一填。

()(1)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8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

()()(2)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65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

()()(3)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78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

()

(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课堂教学时我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尝试完成用竖式计算时会受到整数加减法的影响,考虑到末位对齐,也有几个学生把整数和整数对齐、小数和小数末位对齐,绝大部分学生完全能凭借学习整数加减法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经验,通过自学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上完课后感觉学生的表现还不错,课堂上发言很积极,个个都参与学习,所有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都能掌握。不足之处:应设计改错题目,这是防微杜渐的练习,预防小数点不对齐,计算结果不化简,掌握计算方法但计算不仔细等。

【拓展延伸】

你知道吗?小数最早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提出的,而且创立了十进制小数计数法,小数的名称是我国数学家朱士杰提出的,直到16世纪才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标志。

小数的意义(二)

【课题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你能估一估黑板的长度有几米吗?今天我们就实际测量一下,看哪位同学估得准?如果黑板的长度不是整米数,该如何用“米”作单位表示呢?(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厘米或几克用“米”、“千克”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量一量:黑板长多少米?

用“米”为单位测量本班黑板的长度,

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2.看教材中的图片,说一说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完成书上填空,说一说你是怎么

用“千克”作单位来表示的,进

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用“?”表示出来。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小数的意义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下面是“好再来”超市新进部分商品的价格,请你用“元”作单位,帮助售货员把各个商品的标价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65元8角 2元5角 5分 20元9角8分 ( )元 ( )元 ( )元 ( )元

2.想一想,填一填。

3千克500克=( )千克 125克=( )千克 5分米8厘米=( )分米 250米=( )千米 60厘米=( )米 3米45厘米=( )米 2.59米=( )米( )分米( )厘米 10.75元=( )元( )角( )分

3.量出你数学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取整厘米数),再分别用“分米”和“米”作单位表示出来。

4.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 0.296( ) 0.269( )

(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生活中的小数出现问题很多。尤其是单位之间的换算,要根据进率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学生不是进率记错了,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对,要不就是数位不够补0时,补在了中间。这些都要老师来指导纠正。

学习了小数的性质,也存在类似问题:如,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题:2.0与2大小一样,意义相同。( ) 学生判断正确。说明对小数的意义还是没有真正理解。2.0与2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是不一样的。所以意义不同。

【拓展延伸】

把下面每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1)4.36米 4336毫米 4米38厘米 ( )>( )>( ) (2) 6.8吨 6790千克 6吨801千克 ( )>( )>( )

(3)0.25米² 20.5分米² 2250厘米² 2米²5厘米² ( )>( )>( ) >( )

小数的意义(三)

【课题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以及各数位之间的进率。你知道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计数器一起来学习有关小数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借助计数器,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3.能正确读写小数。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第6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多少?

拨一拨,完成书上填空,认识小数部

分的数位。

2.认一认教材上的数位顺序表。

看一看,认一认,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3.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1”吗? 根据笑笑和淘气的想法,看一 看,说一说。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总长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4、教师叫学生回答。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第1、2题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填一填。 (1)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小数点左面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2)1里面有( )个0.1,( )个0.01,( )个0.001。 (3)3.608中,“3”在( )位上,表示( )个( );“6”在( )位上,表示( )个( );“8”在( )位上,表示( )个( )。

11(4)0.94是由( )个和( )个组成的。

10100(5)0.27里面有( )个0.01;0.098里面有( )个0.001。 (6)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7)由3个百、5个一、4个十分之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 (8)大于0而小于1的一位小数有( )个。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小数。 7951=( ) =( ) =( ) 101001000957103=( ) =( ) =( ) 101001000(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从学生已有经验引入,激发情感。

整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也可以称之为经验,通过对8、80、800的大小比较,发现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有变化吗?让学生来进行大胆的猜想,以次来引出例1。这样做既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

用0,2,6,8,9 这五个数字写出下面各数,写数时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1)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四位的最小的小数。

(2)大于69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最小的小数。

(3)零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的最大的小数。

(4)读出一个零的最大的两位小数。

试一试

【课题导入】

建议教师复习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判断对错。(小黑板出示)

(1)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

(2)把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数表示是10.7米。( ) (5)0.05表示百分之五。( ) (6)3.21是三位小数。( ) (7)0.034写成分数是 ( )

阅读教材第7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教材主题图中两个商店毛巾的价格一样吗?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小数的

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涂一涂,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动手操作,想一想: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化了吗? 举例说明你的发现。联系生活中的实际, 谈一谈,教室可以启发去超市看价钱,自 己做价签的形式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记录下来。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第1、2题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在图中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0.8 1.5 2.8 0.3 1.9

2.找朋友: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0.10 56.080 6.0900 4.4 72.0500

6.09 0.1 72.05 56.08 4.400

3.不改变数的大小,说一说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18.00 20.090 0.060 800 5.2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8 0.73000 342.6

280.05 9.0300 0.02

(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学生做的很好,学的也很全面。

【拓展延伸】

辨别是非,我能行。

(1)0.5和0.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 (2)30的末尾填上两个零,其大小不变。 ( ) (3)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 ( )

比大小

【课题导入】

同学们,四年一班的体育课上,五名同学进行了跳高和跳远的比赛,看他们的成绩。(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你们知道他们谁跳得高,谁跳得远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助他们比较一下。(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小黑板展示)

1.一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或 。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或 。

4.0.307的3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示 。 5. 1米= 分米,1分米= 米;1千克= 克,1克= 千克。 阅读教材第9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王红和李娜谁跳得高? 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整数部分 相同的小数你是怎么比较的?

3.郑强、李明和张华谁跳得最远?教材上的做法你看懂了吗? 画图或利用计数器,说一说比较小数的大小时为什么先看最高位? 教师可以启发,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举例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根据淘气和笑笑的提示,总结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及应注

意的问题。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比大小。

0.9( )0. 2.75( )2.750 5.04( )5.009 2.175( )4.2 7.6( )7.06 3.208( )3.28 6.0( )5.999 8.27( )82.7 9.8( )8.9 2.在希望小学春季运动会上,四年组四个同学的60米跑的成绩分别是:王红15.4秒,李莉15秒,赵丹15.04秒,吴月15.14秒。请你把她们的名次和成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名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姓名 成绩 3.下面是“勇气小组”五名同学的身高情况,请把他们的身高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1.50米 1.56米 1.47米 1.45米 1.60米 ( )>( )>( )>( )>( ) (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生掌握了整数大小比较之后进行的,所以本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已思考和与同学的相互交流就能够把本课的内容轻松掌握,从作业出现的错误来看,个别同学还不能很细心地进行审题,排列的

顺序还容易出错。还有的同学在多个数进行比较时,有丢数的现象。出现错误的这两方面在教学进程中,我有所提醒但并未加以强调,所以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得再全面一些,对学困生容易出现的情况还要进行多种预设

【拓展延伸】

淘气在写作业中不小心抄丢了小数点,请你帮助他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586 > 727 > 4 > 341

买菜

【课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市场买过蔬菜吗?(出示主题图)看,星期天笑笑帮妈妈去买菜。她买两样菜应付多少钱呢?我们一起帮助笑笑算一算。(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自学导航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1、完成课本估一估。

2、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3、小组合作,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成果,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4、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 1.25+2.41= 3.66-1.25= 5、概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它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估一估笑笑大约要付多少元?

2.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

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理

解小数加减法中,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3.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1.25+0.7= 根据淘气和笑笑的提示,总结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76-2.01=

指名学生去板演,然后发现问题,做以纠正!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填一填。

9.02=( )+( )

4.72=( )+( )+( ) 38.56=( )+( )+( )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6-3.6 2.06+4.52 45.8-13.2

3.4+5.2 15.4+12.5 18.86-6.44

3.工人师傅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25.62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3.25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少修0.45米,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拓展延伸】

1.在下面的式子里,填上加号或减号使等式成立。 (1)0.5 0.5 0.5 0.5 0.5=0.5

(2)0.9 0.9 0.9 0.9 0.9 0.9=3.6

2.一桶油连桶的质量是52.5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的质量是27.5千克,桶内原有油多少千克?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比身高

【课题导入】

同学们喜欢梅花鹿吗?(出示教材主题图)小鹿一家今天到郊外散步,它们想比一比身高。这节数学课就用你们聪明的头脑帮助小鹿一家比一比身高吧!(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第13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笑笑的想法你理解吗?再画

一画并用竖式等方法计算,理2.鹿妈妈高多少米? 解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 算方法。

3.小黑高多少米? 淘气的想法你理解吗?再画

一画并用竖式等方法计算,

理解并掌握小数退位减法的

计算方法。

4.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的提示

你看懂了吗?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 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小数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8.2-4.8 5.1-2.7 3.6+3.6

7.7+0.6 9.2+1.8 10-5.7

2.解决问题。

39.6元 8.4元 2.8元 15.9元 (1)买一个日记本和一本练习本一共需要多少元?

(2)一个书包比一盒彩笔贵多少元?

(3)笑笑有20元钱,买一个练习本和一盒彩笔够吗?

(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拓展延伸】

如图,一辆货车从地面到货厢顶部的距离是2.1米,上面装着高2.8米的货物,货厢深0.6米,要通过一个限高为4.5米的隧道,该货车是否能通过?

试一试

【课题导入】

建议教师复习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第14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笑笑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想一想,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并

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 (2)淘气上次称体重是多少千克?

(3)机灵狗的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3.想一想,教材上的三道计算题错在哪里?

改正错误,写出正确竖式,并说

一说计算小数进、退位加减法时

应注意什么。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森林医生:下面的计算错在哪里?并改正过来。

3 8.2 6 0.6 4 - 4.8 + 3.6 3 3.0 6 1.0 0 2.用竖式计算。

16.83-7.66 9.4-3.35 8.76+10.9

7.56+2.34 2.8+5.27 10-4.55

3.解决问题。

笑笑去书店买了两本书共花18元,她可能买的是哪两本书? 《海底的奥秘》 《童话故事》 9.50元 12.3元

《趣味数学》 《科技小制作》

5.70元 8.50元

(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学生发言比较积极,理解比较好!

【拓展延伸】

小调查:调查你家人的身高和体重情况,看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歌手大赛

【课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看过歌手大奖赛吗?看过评委怎么计算选手的得分吗?笑笑和淘气在计算两位选手的得分情况,咱们也做个小评委一起帮助他们算一算。(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第16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估一估,5号选手和9号选手谁的总分高?

2.算一算,高出多少分? 尝试用分步列式或综合算式的计 算方法算出结果。想一想:小数加 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 同吗?

3.你能看懂笑笑的做法,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吗?

启发: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

(建议重点围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达标反馈】 1.算一算。

5.4-2.86+3.17 14.8-(3.56+6.44) 6.5+7.9-4.72

2.星期天,笑笑到超市购买下列物品各一件,她付给售货员30元,应找回多少元?

16.80元 4.90元 7.50元

3.渔民伯伯把一根6米长的竹竿插入鱼塘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6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31米,这个鱼塘深多少米?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

3、4.4时=4时40分。 ( )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 )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 (评价反馈:教师把握反馈的形式与时间,学生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还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因本节教材是承接了三年级的学习内容,由于教师对知识点的渗透,很多同学对于数位知识已经有了认识,加减计算就很简单了!但真正走进课堂并非想象中那么轻松。 首先,计算细节学生难于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3、进退位。其中第三点是同学们最易犯错误的地方。根据教学现状,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进度,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专项的计算训练,强化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其次,加减混合计算的简便计算是难点。本章节的简便计算不同于以前的简便计算,其形式主要是a-b-c=a-(b c).算理可以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引导同学认识,但想突破这一难点,这还远远不够.于是我又设置了一个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情景:利用在超市购物与在小商店购物进行对比.超市购物是先算商品总价,再买单。例如6-(2.15 0.85 2.05)。而在小商店,可以一样一样地来买。

【拓展延伸】

你听说过“小数点酿成大悲剧”的故事吗?1970年6月6日,苏联“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菲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完成任务后,驾驶飞船返回大气层时,他无论怎样操作也无法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的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他排除故障,但这都无济于事。结果宇宙飞船从空中坠毁,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据调查,这场悲剧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有一个数据忽略了一个小数点造成的。人们常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让我们在今后生活、学习中都做个细心的人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