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6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6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来源:尚车旅游网
吉林医学2010年3月第3l卷第9期 ・l2Ol 础胰岛索分泌,无峰值现象,血糖波动幅度小,有效降低了空腹 及夜间低血糖的风险。甘精胰岛素补充基础胰岛素有利于改善胰 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4参考文献 【l】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797. 临床观察表明,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 能有效、平稳降低FBG、2hBG、HbAlc,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2】魏爱生,王甫能,陈苹,等.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 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4dx时动态血糖变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 志,2006,22:325. 率,且治疗方便、简洁、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良好的安全 性和耐受性。 【收稿日期:2010・02-l1编校:周浩】 d\JL病毒性心肌炎96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何曼莉 ,李雪胜 (I.陕西省森工医院心电图室,陕西西安710300;2.陕西省森工医院儿科,陕西西安710300) 【摘要】目的:探讨d,JL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经过临床诊断为d,JL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进 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其结果加以分析。结果:d,JL病毒性心肌炎多有心电变化,心律失常较常见,动态心电图更易发现心电变 化。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临床诊断d,JL病毒性心肌炎及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参考价值。 【关键词】d,JL: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 动过速3例:传导阻滞28例,其中房室传导阻滞4例,束支传导阻 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但因d'JL无法表述或被原发病所掩 滞8例,窦房传导阻滞16例:窦性心律失常l0例,其中窦性心动 盖,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成为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方 过速7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心肌受累2off4,其rHST段及T波改 法之一。现将我院从2002年lO月 ̄2009年6月确诊为病毒性心肌 变l6例,Q-T问期延长l例,低电压3例。 炎的96例儿科住院患者的DCG检查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 3讨论 l资料和方法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不同病毒引起,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 1.1 临床资料:本组9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 的病毒多达2O余种,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I临床表现轻 学组1999年9月在昆明修订(d,JL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 重差距悬殊,轻症者可无明显症状,重症可因心肌病变弥散而呈 96例中男55例,女4I例。年龄最小1岁8个月,最大者l5岁,平均 暴发性发作,出现心力衰竭、心肌坏死、甚至休克和死亡。心电 8岁。患儿常见的症状是乏力(52例)、气短(62例)、心悸(24例)、 图是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的体表综合表现,可反映 O ̄L的激动性 胸闷(34例)、面色苍1 ̄(36例)、心前区不适(35例),个别患儿 和传导性、心肌代谢、心脏功能、心脏大小、电解质紊乱等重要 伴头晕(3例)、呕吐(2例)、晕厥(2例)、抽搐(1例)、昏迷(1例) 指标。小儿的心肌代谢旺盛,对毒索侵入造成的心肌缺氧较成人 。有l2例忠儿是在去医院看其他疾病时或在学校体检时发现心 敏感,易引发心肌疾病。当患儿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和毒索可引 律不齐进一步检查确诊。本组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心脏扩大ll 起心肌实质性和问质性炎性反应,导致心肌细胞溶解、坏死、变 例。心肌酶谱检查:CK.MBYb高者9O例。 性、肿胀及心肌纤维之问、血管周围结缔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 1.2方法:采用美国美高仪三通道及十二通道动态心电图检查 继而形成瘢痕组织,出现心肌损伤、心肌缺血等,这些都是形成 分析系统。做好皮肤处理及电极安置工作,向患儿及家属介绍 心肌电生理活动异常的基础 l。 记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提高心电信号的质量。嘱家长详细 DCG可协助了解患儿在各种活动下的心电活动情况,有利 记录动态心电图采样期间忠儿的活动情况、睡眠的具体时间,以 于明确临床诊断、指导用药和观察病情。DCG是病毒性心肌炎重 获得有症状时是否伴有心电变化及无症状时心电有无异常的重要 要检查之一,心电图改变尤其是各种心律失常是d,JL病毒性心肌 信息。经动态心电采样信号的微机处理,人工校正分析,统计心 炎的常见表现,发病率较高。本组这96例经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 律失常发生的时间、数量和性质以及ST-T改变情况。首次检查 肌炎的忠儿,DCG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异常100%。许多d,JL轻 时间为住院期间第l天~第4天,有l5例患儿住院期间共行2~3次 中型心肌炎发病症状并不严重,同时缺乏患儿主诉,或被上呼吸 DCG检查。 道及肠道症状掩盖,易被延诊或误诊。目前小儿心肌炎临床诊断 除以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指标及病原学为依据外,心律失常和心 2结果 电图异常表现也是临床确诊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本组96例均有动态心电图改变,其中各种心律失常86ff0, DCG一次检测能获得l0~14万个以上的心动周期信息, 仅有ST段、T波改变的l0例。在心律失常中以过早搏动最多见, DCG无论在质和量方面的阳性率均优于常规心电 ̄t(ECG) J。 其次为传导阻滞。有2种及2种以上心律失常或其他改变15ff0。过 DCG与ECG有共同之处,但DCG对短暂性心肌、阵发性心律失 早搏动58ff0,其中室性早搏34例,房性早搏2l例,交界性早搏3 常以及ST-T间歇性改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有资料 例;异位性心动过速9例,其中短阵房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心 报告DCG监测阳性率为92.6%,而ECG检出率为73.6%,两者比 l202 吉林医学2010年3月第3l卷第9期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4】。DCG还可以对各种心律失常做出准确的 定性和定量诊断,还可以明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与忠者情绪、活 动等一般情况的关系,医师还可根据检测结果评价心律失常严重 度,推断断预后和拟定防治方案。本组中有l8例,ECG未见明显 异常,DCG结果表明以上病例心电图异常为阵发性,其【}I有lO例 患儿心电图异常出现夜间,有5冽患儿出现夜问睡眠后早搏频繁 发作,白天活动后有明显加重的异常现象,有5例忠儿出现问歇 本组96 ̄t]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其中有12例忠儿足在去医 院看其他疾病时或在学校体检时发现心律 齐进一步检查得以确 诊。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上呼道感染病程较长且疗效不佳的、有或 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忠儿,均行DCG检查,以协助临床进一步鉴别 诊断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4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纽, 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 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方案)[J1.中华儿科杂志,2000, 38(2):75. 性ST.T异常改变,与活动有明显关系。本组以上数据充分证明了 DCG优于ECG。 DCG对指导4,JL心律失常临床用约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小儿心肌炎发病较多而且临床疗效不佳,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 【2】李家宜,孙国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M】.筇1版,哈尔滨:黑 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l55~159. 【3】张璐定,苏渊.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 l(3):l70. 【4】陈晓萍.心屯图、动态心屯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 司’能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而大部分心律失常呈阵发性或者 发生在夜问),有些药物对某个个体不敏感,这些均需要进行 DCG检查。临床医师必须清楚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证、 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促心律,火常作 用,在治疗过程中进行DCG复查可以作为心律失常药物效应的 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22. 【5】李小梅.2004.小儿心律失常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334~36O. 监测和评定 J,为患者获得及时、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提供可靠的 信息。木纽中有l5例患儿住院期问共行2~3次DCG检查,其结果 对比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收稿日期:2010-叭-IO编校:郑英善】 小剂量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易湘平,胡淑丽,李和勤(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固尔苏(Curosurf)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选择NRDS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小剂量固尔苏气管内滴注,对照组 单纯采用CPAP治疗,观察忠儿治疗后24 h缺氧改善及血气、血氧合指数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缺氧改善28例,血气分 析PaO:明显升高,PaCO:明显下降,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用氧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固尔苏联合CPAP 治疗NRDS疗效显著。 [关键词】固尔苏(Cumsurf);CPAP;新生儿:呼吸窘迫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多见于早产儿,主要由于肺 发育 全导致产生和分泌的肺表而活性物质不足而引起,是早产 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占早产儿死亡率50% ̄70%。治疗该病的首 要措施足尽快补充或促进肺表而活性物质增长。研究表明,外源 性肺表而活性物质(PS)治疗NRDS有确切疗效…。我院自2007 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忠儿均给予辐射台保暖、改善循环、纠正酸中 毒、持续胃肠减压、防治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使用持 续气道正上I三通气(CPAP)治疗 观察组给予固尔苏(Curosurf, 猪肺磷脂注射液,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气管内注入,用量(61.O2 年以米采用小剂量固尔苏联合CPAP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 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mtorydistress syndrome,NRDS)取得了很 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l9.38)mg/kg(<100 mg/kg)。具体操作方法:固尔苏在使用前 升温至37℃,颠倒转动小瓶,混均匀,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药液 备用。观察组忠儿,在生后O~38 h内,规范行气管插管术,经 气管插管,给肺内一次滴入PS,并辅助气囊人工加压通气1~2 l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t-"}2007年 ̄2009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NRDS忠JL68 例,均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两组均于生后 min,使PS在肺内迅速均匀分布。 刚药过程严密监测忠儿呼吸、心率、氧饱和度。根据忠儿耐 受情况调整用药时的问隔时间,6 h内避免气道吸引,必要时重 复应用。 用约后30 min拔出气管插管连接CPAP正压吸氧。一般 CPAP最初调: 流量6~8 L,FiO,0.4~0.6,压力4~6 cm H,O, 以后需要根据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及血气结果调节FiO 及压力,当FiO2<O.4,压力降至2 cm H2O、PaO2>65 mm Hg (1mm Hg=0.133kPa),PaCO2<50 mm Hg时即改为头罩或舁导管吸 (<2~6 h)fl{现气急、发绀、呻吟及三凹征症状及体征,x线表现 符合NRDSI[ ̄i床表现。征得家属意见选择治疗方案,观察组同 意应用PS治疗34例,男l3例,女2l例,孕周28 ~36 周;对照 组未应用PS治疗的NRDS患儿共34ff4,男21例,女13例,孕周 29 ~35用,除PS#l-的一般治疗相同。两组分娩方式、Apgar ̄ 分、性别、体重、胎龄、发病的时间及胸部X线分级等比较差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