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原地踏步走的说课稿-设计-反思

原地踏步走的说课稿-设计-反思

来源:尚车旅游网
《原地踏步走》说课稿

卜本树

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就对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地踏步走”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所选择的这个教学内容是水平一,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对于新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讲,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身体生长发育特质。一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在前一阶段的体育课中学习了立正、稍息、原地转法内容。这些基本运动能力的掌握为更好的学习“原地踏步走”教学内容形成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原地踏步走的教学同时还为下一阶段齐步走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这一教学内容在水平一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 教学目标:

(1) 认知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知原地踏步走的基本口令及动作要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会原地踏步走。

(2) 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同时使学生的运动感觉、知觉能力得到提高。

(3) 情感目标:通过对原地踏步走的教学,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的修养,懂得姿态美对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建立自信并真实有效的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原地踏步走的口令和原地

踏步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教学难点:听到动令后的动作及口令“1”的准确执行。

四、教学策略:为了讲清楚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复习激励 。 2、认知 。3、示范教学 。4、小组合作 。5、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五、教学程序:(一)准备部分:队列练习。 1、立正。2、复习所学的稍息、立正。(首先我通过复习使用讲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姿态规范的校正练习,使学生的精神面貌从自然的生活状态快速闯入课堂教学的学习中来。再次利用军人的挺拔身姿严肃表情等特征,使用激励的方法促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主动校正自己的身姿并长时间坚持保持良好的挺拔姿态,形成习惯。得到教师鼓励后达到振奋精神的目的,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基本部分:1、拍手找口令节奏。2、学习原地踏步走。(1)教师讲解:口令——预令(原地踏步)——动令(走)(学习的知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本身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因此采用学习知识策略——陈述性策略教学,即陈述性组织者——教师,对语言和分析能力较低的学习者来说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迅速发生联系,不仅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适当的固定点,而且也促进了他们有意义学习的心向。避免了不必要的机械记忆。有助于学习与长期保持,成果显著。)(2)教师强调注意事项:听到“走”以后抬起左脚。把口令“1”踩在脚下面。(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要强调本课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形成高效课堂的一段教

学。以使学生尽快掌握形成基本技能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的示范动作必须慢速进行,或者将复杂动作分解为多个步骤。这样示范才有效,不使学生手忙脚乱的练习才是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因此教师示范,学生练习1-2次后,我安排的是分解练习。)(3)教师示范:(教师示范——模仿策略。模仿策略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关系密切,一些心理学家如亚当斯、辛格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认知的参与。因此,示范——模仿策略的第一阶段就是知觉阶段。教师动作清晰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学习者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对刺激情景的知觉理解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4)学生练习1-2次。(5)分解动作练习。A.动令练习:——“走”——“1”B.身体姿态(挺拔直立)C.手臂摆动练习:(A)手型:——(半握拳)(B)手位:——(身体正中线)(4-5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对上一个示范环节的跟进教学。即:模仿策略的第二个阶段——动作模仿阶段。教师要通过观察,对学生监督指导,排除学生过去经验中的习惯干扰,进行纠正教学,逐步使其技术和姿势规范化。)(6)原地踏步走的强化动作练习。(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达到强化动作的练习,使其自动化,动作如果近停留于模仿,就谈不上发展动作技能。也就是说,模仿并非动作技能教学的目的。必须达到刺激与行为之间的直接连接,自然化、自动化,无需干预。使技能逐步由脑的较低级中枢控制。形成基本技能,运动感觉知觉能力得到提高,达到熟练的程度完成教学目标。)3、分组练习原地踏步走:分四组(一排为一组)(采用分组练习模式,是众多分组练习中最有效的认知学习练习方法。通过教学我认为比较有效。特别在当今的

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样即促使了学生认真听课,又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把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结成一组,让学的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以尽快达到90%以上的教学目标。)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游戏:丢手绢。

六、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下课。

《原地踏步走》教学设计

卜本树

教学内容:原地踏步走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知原地踏步走的基本口令及动作要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会原地踏步走。 (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同时使学生的运动感觉、知觉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通过对原地踏步走的教学,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的修养,懂得姿态美对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建立自信并真实有效的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原地踏步走的口令和原地踏步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 教学难点:听到动令后的动作及口令“1”的准确执行。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场地器材:足球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1-2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鞋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活动

队列练习: 1、立正。2、复习所学的稍息、立正。 三、基本部分

(一)拍手游戏(4-5分钟)

组织:学生通过拍手感受“1、2、1”口令的节奏,老师喊口令学生拍手。

要求:认真练习,精神集中。 (一)原地踏步走(20-22分钟)

方法:听到“原地踏步----走!”口令后,左脚开始,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两臂前后自然摆动。落地时前脚掌着地,不要跺脚。听到“立定”口令时,学生喊“1、2”口令,“1”在左脚,“2”在右脚,成立正姿势。

师:1、导入:原地踏步走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走起来要有劲,像解放军叔叔那样精神抖擞。

2、老师讲解具体做法和要求:老师示范; 3、教师观看学生练习,并及时地进行纠正 4、教师进行总结

生:1、了解原地踏步走的具体要求和注意点。 2、了解观看教师讲解和示范 3、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4、针对练习中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提高练习的质量和优美程度

5、配合教师进行总结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

要求:根据要求认真进行练习,精神饱满,动作优美 (二)丢手绢(10-12分钟)

方法:一排分为一组,总共分四组,每组拉成一个圆圈蹲在地上,每组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组织:老师为总负责指挥,每个体育委员负责一组 要求:认真游戏,遵守纪律。 四、结束部分(2-5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教师组织安排放松内容 2、总结 3、归还器材

4、宣布下课:安排课后练习

《原地踏步走》教学反思

卜本树

这节课主要进行的是原地踏步走的练习,一年级的队列队形是让我很头疼的一件事,但这一教学任务在体育课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很好的完成队列队形才能够以后更好的组织教学。队列队形内容枯燥,想要提高学生积极性,就更难了。原地踏步走看似简单,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先迈哪个腿,先摆哪个胳膊,他们总是搞不清楚。我不厌其烦的讲解,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总是听不进去。于是我和孩子们沟通,你们能分辨出左右吗?大部分孩子都要想想才能分出来。还有的根本就不能分辨。根据这一情况,我决定手脚分开练习,练习之前,强调的拍拍左腿,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先抬左腿了,然后分小组练习,找出个别不会的同学单独辅导。学生练的差不多时,让学生自己喊口号,1-2-1,响亮的口号,学生的步子更加坚定了。同学们做的好了,我还不忘加上两句表扬的话,学生们更加主动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