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点滴
边 敏
教育是什么?教,就是教知识;育就是育人。我发觉,应该反过来说,育教。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教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根。在目前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尤为重要。
刘松正是我班里的一名后进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上,他均与其他孩子有异,曾一度被大家默认为轻微弱智。而且,他经常在同学们不注意时偷拿别人的东西,所以班里好像形成了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谁丢了东西,总是去他的书桌里翻,而且每次总能翻出许多同学的学习用品。孩子们的嘴里总会说这么一句:“刘松正是贼!”我虽然每次都不愿意让孩子们这样说他们的同学,可事实是刘松正真的偷了别人东西,这毋容置疑。为这,我苦口婆心教育过他,责备过他,甚至是谩骂,恐吓过他,可每次都是前脚说后脚忘,屡教不改。让我很头疼。
上周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作文,可一位同学在书桌里翻来翻去,不写作文,我问她怎回事,那个小女孩哭了,说她的钢笔不见了,上午放学时还有,一中午的时间就没了。我还没说什么,孩子们就一下把矛头指向了刘松正。刘松正低着头嘟囔着,看不清他的表情。我思考了片刻,决定再一次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
育他,否则我将考虑让家长陪读监督。我走向他的座位,他把头低的更低了。“是你拿的吗?”我问。“不是。”他说的斩钉截铁。我做出了要打的姿势,又问:“是你拿的吗?”“老师,是不是说实话就不打?”我愣了愣神,赶忙收敛了自己的动作,“当然。”他快速的从书桌里拿出了一支笔,递到我手上。孩子们一片哗然,都大声喊着:“这就是王娟的钢笔,又是他偷的”我拿着钢笔问他这钢笔漂亮吗?他说漂亮。我问有他的钢笔漂亮吗?他说没有,他的钢笔是他爸在伊旗买的,很贵。“那你为什么还要偷别人的呢?”我又问。他说他也不知道,反正每次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拿,管不住自己。说着,他好像要哭了的样子。他又说:“我不用他们的钢笔,他们的没我的好。偷回来我就放着。”说着他的眼泪流下来了。我知道这孩子是真的有问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不但没起作用,反而让他产生了逆反心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排斥和疏离,让他的性格开始发生扭曲。长此以往,这孩子的成长会让人痛心。我为自己以前对他所做的感到后悔,我想我该为这孩子做点什么了。我大声的对着全班孩子说:“以后谁都不许说刘松正偷东西,谁说老师惩罚谁。”孩子们也好像知道我的用意,齐声说好。我转过来对他说:“其实你不想拿别人的东西,是吗?”他用力的点头。“那老师教你一个方法,肯定能管住你不拿别人的东西。老师试过,因为老师小时候也拿过别人的东西。这个法子很管用。”“是什么?”他很急切。“其实很简单。”我说,“你每次看到别人的东西想拿的时候,就先数十个数,然后问自
己三个问题 :一 我拿他的东西他会着急吗?二 我拿他的东西他还会和我玩吗?三 我拿他的东西老师还会喜欢我吗?”他很高兴,嘴里一直在念叨着这三个问题。
接下来的一周班里很安静,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教育起作用了。还是孩子们对自己的物品管理好了,总之没听到谁再告刘松正的状了。今天我走过他的座位时,听见他小声说:“我没拿别人的东西.”我笑了,我看到,他也笑了。我不敢保证他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不会再犯病。但我相信他会永远记得我曾如何教育过他。
其实教育有时很简单。一句话,一个手势 ,一个眼神,都是教育的手段。教育的职责就是千方百计使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孩子,是个聪明的人,是个能干的人,是个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人。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给孩子确立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让孩子在这种积极的状态中体验反复的成功,让这种积极向上的因素在体内增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这种健康积极的因素转变成一种习惯。形成固有的魅力人格。
20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