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 当健康教育者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教育对象拒绝减肥原因时,适宜的提问方式是( ) 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 复合式提问 D偏向式提问 E探索式提问: 标准答案: e
2、 非语言沟通技巧不包括( ) A类语言 B体语 C空间效应 D触摸 E重复
标准答案: e
3、 使用文字进行健康教育的首要条件是( ) A文字通俗易懂 B图文并茂 C内容实用
D有适应的场所
E学习者必须有阅读能力 标准答案: e
4、 健康教育诊断中属于社会诊断的是( ) A环境诊断 B生活质量 C倾向因素 D促成因素 E强化因素 标准答案: b
5、 目标人群失访比例高造成偏倚而影响评价结果的指标数是( ) A.2% B.5% C.10% D.15% E.20%
标准答案: c
6、 人们得知自己正在被测试或观察而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 ) A回归因素 B霍桑效应% C暗示效应 D评定错误 E选择效应 标准答案: b
7、 有关文化指标、生活满意度方面的诊断属于( ) A.社会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 C.行为诊断 D.教育诊断 E.环境诊断 标准答案: a
8、 健康教育处方适用于( ) A门诊慢性病人 B入院时的病人 C住院的病人
D即将出院的病人 E术后康复期的病人 标准答案: a
9、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关系是( ) A.等同关系 B.并行关系 C. 包容关系 D.先后关系 E.被包容关系 标准答案: c
10、 评价健康教育质量的重点是( ) A.教育方法是否合适 B.学习需求是否满足 C.知识掌握的程度 D.态度是否改变 E.行为是否有改变 标准答案: e
11、 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 ) A提高病人自动护理能力 B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 C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
D培养既有健康知识又有健康行为的人 E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标准答案: d
12、 为保证传播效果,选择传播途径时应除外( ) A.准确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速度快原则 D.经济性原则 E.间接性原则 标准答案: e
13、“经过几天的治疗,您感觉好多了吧?”此提问属于() 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探索式提问 D.偏向式提问 E.复合式提问 标准答案: d
14、 下列有关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B.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C.同类病种可采用同样治疗方案
D.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E.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标准答案: c
15、 如无单独病室,同一类传染病病人可住同一房间,但床距应保持在() A.1m以上 B.80cm以上 C.60cm以上 D.50cm以上 E.没有要求 标准答案: a
16、 护士在执行抗感染药物使用时,不妥的做法是() A.掌握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 B.掌握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 C.绝对执行医生的医嘱 D.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E.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标准答案: c
17、 预防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除外 () A.缩短住院时间 B.加强营养
C.做好手术区域皮肤准备
D.术前1天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E.缩短手术时间 标准答案: d
18、 抗感染药物应用原则除外() A.严格掌握使用适应症 B.病毒感染少量使用抗菌素 C.观察体内正常菌群 D.适当的药物剂量
E.降低抗感染药物的费用支出 标准答案: b
19、 下列哪项属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A.疑似细菌感染,决定在使用抗生素前,应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 B.清洁无菌手术术前可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C.原则上一般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抗生素静脉点滴的溶
D.万古霉素不作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E.为节省时间,一般可把二种抗生素置于同一溶液中输注 标准答案: e
20、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A.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B.预防手术后病人感冒 C.增加机体抵抗力 D.注射疫苗 E.空气消毒 标准答案: a
2011中级主管护师《健康/感染/护理》习题精选(2)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 ) A.侧重于政府行为 B.侧重于个人行为
C.侧重于个人的健康行为
D. 包含两个方面,政府行为改变和个人行为改变 E. 侧重于群体的健康问题 标准答案: d
2、 健康促进的目的是( ) A.改变个体不健康行为 B.改变群体不健康行为 C.改变人类生存环境
D.改变不良生活方式E.改变政府行为 标准答案: b
3、 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这是行为发展的( )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 自动发展阶段 标准答案: b
4、 “驾车使用安全带”属于哪一种促进健康行为( )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预警行为 D保健行为 E遵医行为 标准答案: c
5、 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 A.进行卫生宣传 B.增加卫生保健知识
C. 建立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D.主动劝告他人
E. 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标准答案: c
6、 下列哪种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 A A型行为病人角色阙如行为 B B型行为 C C型行为 D D型行为 E E型行为 标准答案: a
7、 “依靠遗传和本能力量发展行为”属于下列哪一行为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 )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调控发展阶段 标准答案: a
8、 行为主要依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的行为发展阶段属于( )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督促发展阶段 标准答案: a
9、 “您今天的伤口疼痛怎么样?”属于( ) A封闭式提问技巧 B开放式提问技巧 C探索式提问技巧 D偏向式提问技巧 E复合式提问技巧 标准答案: b
10、 下列属于人际传播的是( ) A医生对患者的咨询 B出版书籍
C在公共汽车上做广告 D在电视上做广告 E在广播里进行宣传 标准答案: a
11、 社区健康教育以何种人群为对象( ) A.健康人群 B.患病人群 C.特殊人群 D.社区人群 E.高危人群
标准答案: d
12、 改变行为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属于( )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环境 D.行为手段 E.行为结果 标准答案: d
13、 危害健康行为包括( ) A 每天定时作息
B 在厨房增加抽油烟机 C 高血压病人坚持用药 D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E C型行为模式 标准答案: e
14、 有关健康信念模式的不正确描述是( ) A.是运用生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 B.必须使个体认识到患病的严重性 C.个体需要了解疾病的易感性
D.个体必须面对并解决改变行为过程中的困难 E.个体对改变行为充满自信 标准答案: a
15、 人行为发展的促进因素是( ) A.生态环境 B.医疗卫生资源 C.地理环境 D.遗传因素 E.学习因素 标准答案: e
16、 诊断尿路感染是4,中段尿定量培养细菌数应为() A.≥102/ml B.≥103/ml C.≥105/ml D.≥106/ml E.≥108/ml 标准答案: c
17、 医务人员一旦被利器刺伤必须立即处理,错误的 做法是() A.立即挤血 B.立即包扎伤口 C.立即清创 D.局部消毒 E.冲洗伤口 标准答案: b
18、 防止手术部位 感染最有效的策略是()
A.查对制度 B.术前准备 C.无菌技术 D.隔离技术 E.严格消毒 标准答案: c
19、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 A.潜伏期病人 B.排菌的结核病人 C.咳嗽病人 D.空气 E.飞沫
标准答案: b
20、 确诊艾滋病的依据是() A.周围血象淋巴细胞减少
B.血清艾滋病毒抗体阳性,病毒分离阳性 C.咽拭子涂片检查 D.血培养阳性 E.血常规检查 标准答案: b
2011中级主管护师《健康/感染/护理》习题精选(3)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 凡医用器材中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必须选用( ) A.高效消毒法 B.中效消毒法 C.低效消毒法 D.灭菌法 E.机械清洗法 标准答案: a
2、 B-D实验属于哪种监测方法( ) A.化学检测 B.生物监测 C.程序监测 D.化学指示卡 E.试纸检测 标准答案: a
3、 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胸腔镜等)、活检钳和灭菌物品的监测频率是( ) A.1次/每周 B.1次/每月 C.1次/每季度 D.1次/每年 E.1次/每天
标准答案: b
4、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指示菌株为( ) A.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 B.耐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 C.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 D.枯草杆菌芽胞 E.短小杆菌芽胞 标准答案: a
5、 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 ) A.洗手
B.使用抗生素 C.使用消毒剂 D.穿隔离衣 E.手消毒
标准答案: a
6、 手术器具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马林熏24小时
E.含有效碘250mg/L浸泡30min 标准答案: b
7、 口腔科的牙钻结构复杂,且经常接触破损的黏膜,常有血液的污染。牙钻属于(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需高水平消毒的物品 E.需中水平消毒的物品 标准答案: a
8、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妇产科检查室空气卫生标准要求细菌总数小于( ) A.≤10cfu/m3 B.≤50cfu/m3 C.≤100cfu/m3 D.≤200cfu/m3 E.≤500cfu/m3 标准答案: e
9、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消毒洗手后效果监测应达到( ) A.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 B.细菌总数≤10cfu/cm2,未检出致病菌 C.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 D.细菌总数≤200cfu/m2,并未检出致病菌 E.细菌总数≤500cfu/m2,并未检出致病菌 标准答案: c
10、 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 C.定时通风换气,定时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地面湿式清扫,定时消毒 E. 定时通风,定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标准答案: a
11、 设置隔离室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单独设置房间以提醒医务人员离开时洗手 B.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监护 C.将感染源与传播的途径分开
D.将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从空间上分开 E.方便家属探视 标准答案: d
12、 体现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的组织结构是( )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参谋型组织结构 D.分部制组织结构 E.无边界组织结构 标准答案: a
13、 下列不是组织的基本结构是( ) A.组织目标 B.任务 C.职权
D.人际关系 E.责任
标准答案: d 14、 组织中主观人员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适当,就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这是祖师工作中的哪项原则( ) A.目标统一原则 B.责权一致原则 C.各按理宽度原则 D.分工协作原则 E.最少层次原则 标准答案: c
15、 容易导致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的组织结构是( )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E.分部制组织结构 标准答案: b
11、 设置隔离室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单独设置房间以提醒医务人员离开时洗手
B.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监护 C.将感染源与传播的途径分开
D.将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从空间上分开 E.方便家属探视 标准答案: d
12、 体现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的组织结构是( )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参谋型组织结构 D.分部制组织结构 E.无边界组织结构 标准答案: a
13、 下列不是组织的基本结构是( ) A.组织目标 B.任务 C.职权
D.人际关系 E.责任
标准答案: d 14、 组织中主观人员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适当,就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这是祖师工作中的哪项原则( ) A.目标统一原则 B.责权一致原则 C.各按理宽度原则 D.分工协作原则 E.最少层次原则 标准答案: c
15、 容易导致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的组织结构是( )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E.分部制组织结构 标准答案: b
2011中级主管护师《健康/感染/护理》习题精选(4)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 医院感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 A.探视者 B.陪护家属 C.医护人员 D.门诊病人 E.住院病人 标准答案: e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来源( )
A.生产过程污染
B.人工喂养中奶品的污染 C.医护人员的手 D.宫内感染
E.生产过程产道分泌物污染 标准答案: d
3、 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是来自( ) A.医院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
B.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 C.医院工作人员携带的病菌 D.由探视人员带到院内的病菌 E.感染部位分离出的致病菌 标准答案: b
4、 对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是( ) A.入院8h内发生感染 B. 入院16h内发生感染 C. 入院24h发生感染 D. 入院32h内发生感染 E. 入院48h内发生感染 标准答案: e
5、 人体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A.营养作用 B.生物屏障作用 C.免疫调节作用 D.定植作用 E.抗衰老作用 标准答案: d
6、 一骨折病人入院时无肺部感染临床表现,4d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和体征,该病人是( ) A.医院感染 B.非医院感染 C.正常现象 D.合并症 E.难以确定 标准答案: a
7、 二重感染属于( ) A.原位菌群失调 B.易位菌群失调 C.移位菌群失调 D.一度菌群失调 E.二度菌群失调 标准答案: a
8、 移位菌群失调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不适当使用抗生素 B.外科手术
C.插管或介入治疗 D.免疫功能下降 E.细菌结构变化 标准答案: a
9、 外科手术、插管等诊疗措施引起的移位菌群失调属于( ) A.外源性菌群失调 B.内源性菌群失调 C.横向移位菌群失调 D.纵向移位菌群失调 E.原位菌群失调 标准答案: d
10、 细菌在人体定植,除有适宜的环境、相当的细菌数量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移位途径
B. 细菌具有黏附力 C. 适宜的pH D. 生物屏障 E. 细菌易位 标准答案: b
11、 某医院200张床,同期住院人中有6人发生医院感染,其中2人发生2次,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分别是( ) A. 3%,5% B. 3%,4% C. 6%,5% D. 8%,8% E. 3%,9% 标准答案: b
12、 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是( ) A.医院感染散发 B.医院感染播散 C.医院感染流行 D.医院感染暴发 E.医院感染罹患 标准答案: d
13、 病原菌侵入人体后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 隐性病原体携带者 B. 细菌不可能在排出体外 C. 获得免疫 D. 发病 E. 不发病 标准答案: b
14、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控制措施应除外( ) A.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 B.临床科室必须协助调查 C.临床科室必须执行控制措施
D.48小时报告主管院长
E. 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标准答案: d
15、 某医院消化内科有床位30张,床位使用率是90%,平均护理时数为3.5小时,每名护士每天工作8小时。机动编制数占20%,应编护士数( ) A.15人 B.16人 C.17人 D.18人 E.19人
标准答案: a
16、 有关正式祖师特点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有共同的工作目标
B.成员的工作和职位可互相替换 C.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D.分工专业化但强调协调配合 E.讲究效率 标准答案: c
17、 护理人员排班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 A.满足病人需要 B.降低人力成本 C.合理组织人力 D.有效利用资源 E.满足护士的要求 标准答案: a
18、 以下不会影响护理人员配备的因素是( ) A.工作量 B.工作质量 C.病人男女比例
D.护理人员结构比例 E.护理管理水平 标准答案: c
19、 以下对“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直线领导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 B.可满足统一指挥和严格责任制的要求 C.部门间沟通少,协调工作多
D.容易发生直线领导和职能部门之间的职权冲突 E.组织适应性强,反应灵敏 标准答案: e
20、 以下不属于组织文化特点的是 A.文化性 B.综合性 C.整合性 D.强制性
E.实践性
标准答案: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