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商隐,字 义山,号 玉溪生,又号 樊南生,唐 代 诗 人。 原诗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人通过归期的问答方式,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深情思念的诗句:君问
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诗人设想与友人剪烛夜谈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诗中写眼前现实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4、友人盼归,诗人思归,彼此思念心情是相同的,二人却不能相见,内心是痛苦的,又是无奈的,诗中体现这一情绪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5、表达对妻子思念之情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诗中无形的情感化作具体形象,用以表现羁旅之愁,思归之苦的两句:君问
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7、诗人设想回归长安,与友人剪烛夜谈情景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8、诗中表达对友人思念的深沉感情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9、把眼前实景推移到想象境界,让朋友在不确定氛围中寻求慰藉,表达美好愿望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10、诗中写未来想象的两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诗中通过描写特定景物寄托作者离愁诗句: 巴山夜雨涨秋池。 12、诗中寄情于景的诗句: 巴山夜雨涨秋池。
13、诗中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诗中把相聚的欢乐与回忆的愁苦结合在一起,慰人慰己的句子:何当共剪
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5、将秋景入诗,使人备感思念之情充斥于胸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诗夜雨涨秋池。
16、写出诗人宦途失意,滞留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两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诗夜雨涨秋池。
17、诗中设想明日相逢,足见今日离情之深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8、诗中融情入景,将凄凉的环境,孤独的情怀与浓浓的相思寄于雨中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诗夜雨涨秋池。
19、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像境界,使时间和空间交汇融合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写异地思亲,归期未定的心境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诗夜雨涨秋池。
21、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曾写到:“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选行人”以视角转换的手法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得更为巧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表达对妻子思念之情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