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再认识
作者:曹俊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年第03期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主要就是主体选择和运用手段的经验得失。本文重点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全新的角度对中国化的经验进行了再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手段
新一代领导集体走上政治舞台,给我们呈现出新的历史条件,在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党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充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在以往经验的引导下,相信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一、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翻开新中国的成长史,中国党历届领导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结合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运用与实践。同志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写出了一系推动中国形势逐步向前发展的优秀著作,指导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同志站在时代浪潮的前端,睿智思考中国现实,确立了改革开放,带领全中国人民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步迈开,引导我们逐步走进现代化、国际化。江同志在国家面临变幻的世界形势与严峻的党内问题的时候,紧抓时代脉搏,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告诫全党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深入坚持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并指出了我们党应该代表的根本利益。**同志敏锐洞察我国面临的深刻时代特征与发展深层次问题,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细致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新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我国发展,使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再创佳绩。正是在党领导集体认真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显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它既使中国取得成功,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坚持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我们要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深入分析党情、国情、世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客观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运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形式,任何国家都要依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党是勤政爱民的政党,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也正蕴含了这一重要思想。中国的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情是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体情况。在深刻总结中国的实践以后指出,中国社会复杂,要认识清楚中国的实际必须首先认清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须与?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密切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逐步走进重要的战略地位,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的和平崛起,更是让西方发达国家刮目相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不同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摆脱封建压迫和获得民族,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先进政党施政纲领的体现。当今,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没有解决,生产力水平需提高。因此,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政治、经济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促进科学发展是眼前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自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只有对我国国情进行深入分析并把握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巨大发展提供客观的基础。
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集全党智慧,充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中国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它的诞生与成长过程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掘壤、生根、发芽与繁茂的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前无古人的事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中国党。抓好党的建设,善于集中全党智慧,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党的建设是指政党为完成自身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实践活动。具体到我国,党的建设是指中国党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的领导国家、社会和使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党的建设是一项需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总远瞩,把握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把保持党与人民的密切联系、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我当面临的最根本考验。同时指出,善于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宝贵经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党着眼大局,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马克思主义提高了境界,完成一次次飞跃,并成为有效指导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想体系。
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贯彻群众路线
只有切实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拥护党的领导,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党历来十分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征程中,须认真处理党群关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宗旨是密切相关的。切实贯彻群众路线,是中国党人在、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也是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小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我们依靠群众,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必将伴随挫折与磨难。挫折增长经验,经验丰富智慧。我们深信,智慧的中国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变幻的时代浪潮中必将以卓越的创造精神研究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问题,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开拓马克思主中国化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全国推进党的建设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新华网,2013-04-18.
[2]吴德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再认识.山西党校学报,2013.2.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