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与不变”:创作不是科技悲欢离合,爱情等,是文学主题:古今中外一样,主题不变;方式有变:诗 词 曲;朦胧诗,纠正 口语化;校枉过正;反祟高,身体写作,极端,肉体灵魂,形而上与形而下,久了就僵化。1.创作性:回复原始的反抗,玫瑰比喻爱情,太多太假。写诗像写信一样,敞开心扉;写信、写日记自然;2.差异性:乡村写故乡、田园牧歌,写得虚假;无时代性,要差异性;3.地域性:画画:似是而非的;血内丰满,太像:复制?对生活复制,不新奇;看作品看到作家的心灵世界,体现精神,理想,有超越,贴近生活?
二、升华;不像杨朔的升华,要有振撼;叙事化:一士兵死亡,他的整个世界没有了上升,场景……一诗人写亲人祸死亡:平静地叙事;没超越不行,诗在诗外;境界的差异;在诗外的功夫;要有激情:灵空、结合、升华,人心浮躁,微阅读时代,泥沙俱下,博客多,要避免同类化:写父亲、母亲,多慈祥、勤劳,重复;写别人不一样;题目要不一样,好的句子做标题像眼睛、窗口;潘维:“我忙于虚度光阴”、整天酒场到酒场:“人民需要桑拿?”“女人如花似梦”。诗与歌有分离;
姓名、笔名不一样,文本一部分;三、结构:一棵树、树干、
枝条;有血有肉、枝蔓是必须有的;单一不行;写的复杂、琐碎点更好;“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显水”;包含丰富性;介绍《山花》:一周5千多来稿,夜郎自大、黔驴技穷;1950年创刊,变公司;全民不阅读,网上看信息、玩游戏、购物;办成一朵花,也没人看;发行量少了;本刊最先锋,与“大家”一样;先锋:别人未涉及,学习的先锋;写法新一方式;不喜矫饰;写诗太像诗,写散文太像散文,写小说太像小说,太像不好;要耳目一新;与“作家”、“大家”的联系;文本独特,加入视角艺术;转载多。美的、触动心灵的、有新颖的、言之有物、有感而发的就是好诗!有的放失地投稿,对刊物有了解才投稿;看标题,如:写清明、中秋的诗,投机;不迎合某杂志去写;好的阅读看经典;每个刊物有个性、气质;沈从文的散文充满诗意!
“现代诗歌的基本要素”:①语感:小说、散文不是分行诗;语言的感觉,内在韵律、节奏感;随语境变化而语感变化;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裴多芬与贺敬之;诗歌研究者对诗的语感不具备诗歌段感度;②技巧:没技巧就无语感,通过技巧来解决;技巧不必要?厨师要有刀功技巧;不仅仅是修辞;细节处理、视角、角度切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角度也是技巧;③表现母语的魅力:诗写故事不如小说,无与伦地的语言魅力,小说不如电影有冲击力;好的语言:准确 精准、生动、贴切,意外的惊喜的
就是好的语言;公文写作准确,不是文学作品,不精准、精妙,意外的冲击;口语与之直接,原生态,名有千秋,但不写口水;书面语绚烂,不生硬、不知所云;哪种语言驾驭得好就做下去,达到栩栩如生;④想象力:月光如霜太滥,在题材、语言上要高于生活,就要想象力,这是创新;雷平阳:“杀狗”;下面就杀鸡、杀猪;拾人牙慧;创新:形式与内容上的创新;与别人与众不同;发现一点小的独到的洞察;创新离不开想象力;⑤找准自己的独特的方向:不可能成集大成者,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己的擅长,扬已之长;市场上流行什么就写什么?跟风“多么好,不行”;⑥具体精神气息:表达什么?文坛大师没有?精神气象:恢宏?孱弱;误解:气质、气息不够;写黑暗是引领找到光明;不表达绝望;引领寻找希望;不是简单的控诉;鲁迅写丑恶、黑暗,是寻找光明;⑦有远大的诗歌理想:引领风骚的少,诗歌抱负和追求;有野心,才会勤奋;大师是勤奋;马克思倾家荡产、勤奋;省视自己,短处在哪?这是一个天才?厚积薄发;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⑧形成体系,来支撑诗歌写作,才形成风格!无风格不是成熟诗人;易固化易复制,又如何创新,不断地创新!无技巧:一气呵成,天然,没有雕琢;不断地丰富、完善;诗,有的直接进入,省略了意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做到了吗?改的空间很大;斑驳的痕迹,好!不是光滑的;读与写,雨果:十万行
诗的练习,也有技巧;铁匠打刀,要阅读多次,才借鉴,反复地读与写、感悟它也重要!写作是不能偷懒;没有捷径;80%的诗不好;语感就像乐感!不是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