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印刷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印刷机械新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 姓名: 于恒伟 学号: 0609384 指导教师: 孙兴华 所在学院: 数控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2009年3月1日~6月20日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目 录
目 录 ........................................................................................................ I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 1 1.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第二章 无水印刷技术 .......................................................................... 3
2.1无水印刷技术及其发展 ............................................................... 3
2.1.1 无水印刷技术 .................................................................... 3 2.1.2 无水胶印的发展历程 ....................................................... 3 2.2无水印刷的工作原理 ................................................................... 4
2.2.1 Toray无水系统 .................................................................. 4 2.2.2.Presstek系统 ...................................................................... 6 2.3无水印刷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 7
2.3.1无水印刷的优点................................................................. 7 2.3.2无水印刷的缺点...............................................................10 2.3.3无水胶印市场与分析 ...................................................... 11
第三章 无轴传动 ................................................................................13
3.1无轴传动技术 .............................................................................13 3.2无轴传动基本原理 .....................................................................14
I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3.2.1交流伺服电动机...............................................................14 3.2.2 直流伺服电动机..............................................................15 3.3 无轴传动技术的优缺点 ............................................................16
3.3.1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16 3.3.2缺点具体归纳为如下几点: ..........................................17
第四章 无缝技术 ................................................................................19
4.1无缝技术的定义及发展 .............................................................19
4.1.1 无缝技术 ..........................................................................19 4.1.2无缝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9 4.2套筒的分类和用途 .....................................................................19
4.2.1贴版套筒 ...........................................................................19 4.2.2无接缝印版套筒...............................................................20 4.2.3接合(Adaptor)套筒 .....................................................21 4.2.4网纹辊套筒 .......................................................................21 4.3套筒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21
4.3.1套筒技术的优点:...........................................................21 4.3.2存在的缺点 .......................................................................22
结 束 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II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摘 要
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印刷业,甚至我们的生活方式。印刷机械新技术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印刷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黄金时期,印刷机械产业作为印刷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印刷新技术正在向着无水、无轴、无缝的方向发展,本文既是在这方面展开研究。
文章主要内容分四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第二章是无水印刷技术,讲述了无水技术以及无水技术的发展、原理、优缺点和发展前景。第三章讲述无轴传动技术,概括的讲无轴传动的技术原理和优缺点。第四章是无缝滚筒部分。讲述了无缝滚筒技术和常见的几种无缝套筒,并且概述了无缝印刷技术的优点和相关注意事项。文章最后是分析了印刷机械新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并对整篇论文概括总结。
关键词:无水印刷,无轴传动,无缝印刷
I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numeral turn, the fast fierce development that network turn, just in the printing industry that changes us quickly, even our life style. Print the nearer in the last years of new technique of machine, develop soon along with the fly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information numeral turn, the fast fierce development that network turn, printed the industry to also enter the fast development gold period, a factor that prints to go to close the importance in the machine industry conduct and actions printing industry also took place the deep variety in this huge change. New technique of modern printing just in the direction development that the facing Dry offset Synchronous controlling technology Seamless cylinder , this text since launch the research in this aspect.
The main content of article is divided four parts. Chapter 1 is a preface. Chapter 2 introduce the technique of Dry offset, relating the Dry offset and Dry offset development, principle, merit and shortcoming of water and develop the foreground. Chapter 3 relates to synchronous controlling technology, generalize of speaking and synchronous controlling technology principle and merit and shortcomings. Chapter 4 is to Seamless cylinder part. Related and Seamless cylinder technique and familiar several kindles and Seamless cylinder, and said to Seamless cylinder to print the technical advantage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all. The article end is to analyze to print the machine new technique application present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also generalizes the summary to the whole sis.
Keywords: Dry offset; synchronous controlling technology; Seamless cylinder
II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21世纪的知识经济以信息产业作为代表,印刷业作为传统的信息产业,同样受到当今信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的巨大影响和冲击。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印刷业,甚至我们的生活方式。印刷机械新技术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印刷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黄金时期,印刷机械产业作为印刷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印刷机械制造业在国家“印刷专项技术改造计划”的支持下,产业规模加倍增长,不但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产品的科技水平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传统印刷机械设备应用当代科技成果,自动化水平和印刷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由于国内印刷机械差距明显,致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印刷机械进口国,并出现逐年增长趋势。如何紧跟世界印刷和印刷机械科技发展潮流,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三无”印刷技术即无轴传动技术、无缝滚筒技术和无水胶印代表了当今印刷机械发展方向,本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论述介绍当今印刷机械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无水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印刷技术,90年代初引入中国,引起了印刷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在中国极少数地方应用。无水技术保护环境、颜色一致、色彩饱和度好、网点扩大小、承印范围广、印刷准备时间短等诸多优点,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新技术的发展。
无轴传动技术是印刷机械制造业的一种新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应用于印刷机械制造业已有几年了。无轴传动技术也叫伺服传动技术,在无轴传动印刷机上,每个印刷单元都由高性能的交流伺服电机独立驱动每个单元,所有的印刷操作都由一个装置进行同步控制。我国近一二年从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引进了很少的几条胶印无轴传动印刷机,但其昂贵的价格,制约了无轴印刷机在我国的使用,鉴于这种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应用,而大多数的印刷包装企业对这种技术不是很了解,所以本文就此展开了简单的学习和研究。
无缝滚筒技术的研制成功消除了滚筒的振动,保证机器稳定运转,降低振动和噪声,保证了印品质量。海德堡公司推出的无缝橡皮滚筒技术——海德堡Mainstream80印报机,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比例为1:1,采用无缝橡皮套筒技术(60s即可更换完毕),印速达8万份/小时。采用这种技术要求橡皮布本身就是圆筒形,这对橡皮布的制作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套筒重量轻,装卸方便套筒占
1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地面积小,储存简单采用套筒系统可以降低生产和运输费用、降低成本等特点必然使无缝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希望本文对“三无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1.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无轴传动、无缝橡皮滚筒、无水胶印——“三无”新技术的发展。本课题简单讲述了“三无”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概括的讲解了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该技术的优点以及缺点。
目前世界印刷正朝着无轴传动、无缝滚筒、无水胶印的“三无”新技术发展,由“三无”技术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三无”技术在国外知名印刷企业备受青睐,其中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印刷强国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为了更好的推广使用印刷新技术,他们都先后组织成立了本国的印刷团体。印刷团体通过定期举行活动,设立咨询窗口等方法来更好地推广新技术,以此来发展本国的印刷事业。
日本的Toray公司、美国的Presstek公司和柯达公司都致力于研究无水胶印技术。目前,无水平版胶印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厂家,都快速发展了无水胶印,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无轴技术是国际印刷工业最新研制生产的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是很快,中山松德“SDP650型无轴传动高速纸张凹版印刷机” 已经通过了中国包装总公司新产品鉴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可以替代进口设备,为国产卷筒纸张凹版印刷机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无缝滚筒技术不断成熟。柔性版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进步,无缝滚筒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备受用户的青睐,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就目前的情况判断,套筒无缝滚筒技术还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无缝滚筒占地面积小,储存简单。它采用特殊的工艺和材料制造而成,具有很高的精度,使用寿命长。
三无技术的引入将对国内的印刷行业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对三无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2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第二章 无水印刷技术
2.1无水印刷技术及其发展 2.1.1 无水印刷技术
无水印刷也是一种平版胶印技术,只是它不使用传统平版胶印中所必需的 润版液。它使用一种特殊的硅橡胶涂层印版、特殊油墨以及印刷机上一套严格 的温度控制系统。
在无水印刷中,印刷过程从使用异丙基乙醇或其他润版液的化学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印刷操作者也不用调节水墨平衡关系,所有的无水印刷系统必需的是一个温度范围——把油墨转移到印版上去。
目前有三个厂家生产无水印刷用印版。日本的Toray公司生产的版材有两 种:一种是需用胶片曝光、晒版处理的感光无水印版;另一种是最近推出的计算机直接制版产品。
美国的Presstek公司研制的无水印版PearlDry,则不需曝光、晒版处理。 PearDry无水图版主要用于在机成像制版,用于DI印刷机上,如海德堡公司的 QM-DI,阿达斯特公司的Omni AdastDI以及新推出的Karat 74DI。这些印刷机占领了大部分的彩色短版印刷市场。
柯达公司最近也推出处于测试阶段的无水印版。
这些印刷机所提供的加网线数是从150线/英寸到200线/英寸。 Presstek公司的PearlDry无水印版的有铝基的,在直接制版机上,直接成像。这些印版的最大幅面为102厘米,最大加网线数为240线/英寸。新产品 PearIDry Pus无水印版的加网线数可以达到300线/英寸。
无水印刷可以快速翻面印刷,减少印刷准备时间及纸张浪费。也消除了传统印刷中润版液的化学污染用水。
无水印版可以达到高的加网线数,向印品上传递更多的油墨。在彩色印刷中,可以生成更大的色彩范围。无水印版是一种平凹版,图文部分低于印版的表面。由于没有了润湿部分,油墨也就不存在乳化问题了。所以,可以印刷出条理清晰、亮丽的图像。
2.1.2 无水胶印的发展历程
50年代,就有人着手研究不需要用水润湿的无水平版。
60年代末期,美国3M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了无水平印版材,申请专利并在市面上出售。但因价格昂贵以及一系列的技术原因没有实用化。
3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1972年日本东丽 Toray公司,买下3M硅胶无水平印专利,加以商用化研发。 1977年,Toray公司在Drupa展览会上展出了无水平印版材,并用小森印刷机械厂制造的Sprint L-425B(4色)印刷机和东华色素化学工业公司的ALPO无水平印油墨进行印刷,产品的印刷质量被认为是当时最高水平的,因而引起了印刷界的普遍关注。
1980年秋季,Toray公司开始试销无水平版材。
1985年印刷机墨辊冷却系统改良、油墨改善、墨辊调节技术改善,使无水平印逐渐步入坦途受到印刷界重视。
1986年 Toray无水UV干燥油墨面世,1988年商用热固无水平版面世,1990年高耐久阳图型无水平版出现,1999年CTP无水印版面世。
十多年来,无水平版胶印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厂家,都快速发展了无水胶印,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主要有三个厂家生产无水胶印用印版。日本的Toray公司生产的版材有两种:一种是需用胶片曝光、晒版处理的感光无水印版;另一种是最近推出的计算机直接制版产品。
美国的Presstek公司研制的无水印版PEARL Dry,则不需曝光、晒版处理。在直接制版机上,直接成像。柯达公司也推出处于测试阶段的无水印版。
2.2无水印刷的工作原理 2.2.1 Toray无水系统
一、Toray无水印版
Toray无水印刷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无水印版、无水油墨以及机器上的温度控制系统。
图2-1 两种印版的对比
Toray无水印版可分三层。最下面为铝基层、感光树脂层、两微米厚的硅橡胶涂层。根据Toray无水印版的类型不同,印量从150000到600000印不等。印
4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量的多少还取决于所用纸张类型。像传统PS版一样,Toray无水印版可以再生。Toray无水印版可用于单张纸印刷机和卷筒纸印刷机。
可以使用传统PS版的晒版装置和光源来对Toray无水印版进行曝光。曝光时间也与传统PS版没有太大的差异。在曝光时,通过胶片控制的UV光,穿透硅橡胶层,到达感光树脂层。图文部分的感光树脂吸收UV光,发生反应,在感光树脂和硅橡胶层连接处脱落。这种光反应十分精细,印版也容易得到很高的分辨率,在加网线数为175线/英寸时,可再现 0.5%~99.5%之间的网点。Toray无水印版经过曝光后,还需进行加工处理。其处理设备是该系统所 特有的,使用特殊的化学和机械方法,对印版进行处理。
处理好的无水印版上的非图文区域 是斥墨的硅橡胶层;而图文面积上,硅橡胶层被除去,留下吸墨的感光树脂层。还种印版设计可以保证印版不使用水、酒精等润版液,可以选择地吸墨或斥墨。
无水印版上非图文部分有时会被轻易划伤硅橡胶层,而露出其下吸墨的感 光树脂层。这时需用到其特制的修版液 (一种液体硅橡胶),来修复划伤的部分。 无水胶印油墨与传统印刷油墨之间最大的不同是所用树脂或连结料的不同。无水油墨的连结料,应符合其流变特性,而且比传统印刷油墨中的连结料 的黏度大。
无水印刷的理论基础是印版上非图文部分硅橡胶材料的表面能较低,无水 油墨的黏度保证了油墨之间的亲和力大于油墨与硅橡胶涂层之间的亲和力,所 以硅橡胶涂层则斥墨。 二、温度控制系统
影响黏度的一个因素是温度。从胶印过程中除去润版液,会降低印版表面 的冷却效果。由于摩擦的作用,印版上的温度则会升高。因为无水油墨的黏度 大,无水油墨与墨辊之间的摩擦,也将使温度上升。
所以,就不得不在印刷机上,使用温度控制系统,来精确地控制温度。最 常用的系统是冷却串墨辊,冷却液在串墨辊中间进行循环。这种温度控制系统 在高速卷筒纸印刷机上,已使用多年。目前,这项技术被经过修改,应用在单张纸印刷机上。几乎所有的单张纸印刷机生产厂家都使用中空的串墨辊,可以安装这种温度控制系统。
5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图2 –2 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温度控制系统的功能是在串墨辊中循环足够的冷却液,来带走印刷单元机械作用所产生的热量。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温度控制系统并不是为冷却墨辊而设计的,它只是在印刷过程中,将温度 控制在一个恒定的值。温度恒定了,无水油墨的黏度也会保持。
无水印刷的打样,并不能使用传统打样机进行。因为传统打样机上,网点扩大比无水印刷要大。许多无水印刷厂家便用数码打样系统。
2.2.2.Presstek系统
Presstek PEARL Dry无水印版系统由两个部为组成:无水印版及与Toray公司相似的无水油墨。
Presstek公司声称,印刷机上的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任选件。PEARL dry无水印版最大承印量为50000印。若印量少于10000印的话,对印刷机上的温度没有影啊。只有长版活才需用温度控制系统。PEARL dry无水印版,也可再生,最大幅面尺寸为四开。
PEARL dry无水印版由四层组成:斥墨的硅橡胶层、吸光成像层、吸墨层、铝基层或聚脂基层。PEARL dry无水印版成像,不需用胶片、不需曝光、不需处理。其成像主要使用一种烧蚀技术。使用红外线激光二极管,烧蚀掉印版上硅橡胶涂层,露出下面的吸墨层。在成像过程中,激光快速地加热成像层,来记录图文。成像层被蒸发,上面的硅橡胶涂层从印版上剥离,形成图文。印版成像后,须经过简单清洗,并自动安装在印版滚筒上。
6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图2-3 Presstek PEARL Dry无水印版结构图
该系统可以在机成像(如八开的 QM DI)或使用Presstek公司的直接制版机成像。直接制版机有八开或四开幅面。
由于都是基干Presstek系统,打样也可以有多种数码打样选择:如Iris的喷墨打样和3M公司的Rainbow打样系统。
2.3无水印刷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2.3.1无水印刷的优点
保护环境:不使用润版液,对环保十分有利。
颜色一致:没有了润湿系统,在印刷过程中,印品上的颜色变化小。 色彩饱和度好:四色印刷密度比SWOP标准(卷筒纸胶印规范,美国常用的油墨标准)高20%左右。
网点扩大小:细节再现好,无水印刷网点扩大小,可印刷高加网线数的印活,细节再现好。即使使用175线/英寸的加网线数,无水印刷效果也相当不错。 承印范围广:无水印刷和以在传统印刷不能使用的纸张上印刷。如胶版纸等。没有润湿系统,传统印刷中许多纸张问题也随之消失。 印刷准备时间短:比传统印刷准备时间短40%左右。 一、无水印刷与环境 1、环保的突破
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水源、茂密的森林、安全的工作条件, 这些都是世界各国所追求的环境。然而在有些地方,印刷工业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无水印刷则会对环保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 2、不再使用挥发性有机物
无水印刷不再使用润版液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有些挥发性有机物可以破坏地球上的臭氧层,产生地球温室效应。现在,使用水基油墨,告别了挥发性有机物。
油墨技术的革命,使清洗橡皮布都不再需有机溶剂,大大减小了挥发性有
7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机物的排放量,洗车水是由93%的水和7%的无害表面活性剂(如肥皂等)组成,是水基清洗剂。 3、水资源保护
在1995年,全球 92%的人口,可得到充足的水源。如果水资源以现在的消耗速度一直被消耗下去到2050年全球就只有58%的人,才会有充足的水源。在未来,有些国家甚至去争夺水源而战。
无水印刷可以保护水资源。比如一家瑞士的印刷企业,引进世界上第一代无水卷筒纸印刷机,每年可节省用水250,000升。这些水大都需来自附近一个湖泊,它则是近一万人的饮用水源。 4、森林资源保护
生产一吨纸,需用17颗大树,刚好可提供20个人一年所阅读的日报用纸量。
破坏森林,虽然为造纸提供了原材料,但也破坏了无数动植物的自然栖息 地,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由于无水印刷过程中,颜色很快就可以干燥,立即可以套准,并在印刷过程中保持颜色的一致性,可比传统印刷,节省30%~40%的纸张。除了可以保护森林,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5、更清洁的环境、更健康的人类
印刷工人由于整天呼吸含有毒有机物的气体,大大损坏了工人的健康,影响了肾、肺功能、皮肤干燥,甚至还引起皮炎,损害神经系统等等。 当工人用高挥发性溶剂去擦橡皮布时,损坏健康最严重。
显然,无水印刷不采用润版系统,消除了洗橡皮布溶剂中的有毒物质,不但可以保护空气、土壤和水,而且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二、 无水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比较
1、更鲜艳明快的颜色
无水印刷的印品,反差大。也就是说暗调部件更黑,高光部分更亮。可印刷出传统印刷达不到的印刷质量。 2、色彩还原更真实
无水印刷所印刷出油墨密度大。所以在同样加网线数下,无水印刷印品比 传统印刷印品层次更丰富,更真实。 3、分辨率更好
现在来对比一下,显然无水印刷印品看起来更锐利、要丰富。无水印刷用300线/英寸加网线数,而传统印刷用175线/英寸。
无水印刷可提供更高色彩饱和度和更大的印刷反差,再现更多细节。另外,300线/英寸加网线数可消除通常175线/英寸或150线/英寸情况下所产生的龟
8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纹。
4、更大的色域空间
无水印刷效果更好一些。由于其网点扩大小,暗调部细节可以清晰地得以表现。尤其是无水印刷印品上的油墨密度大,可扩大色域空间,印出更饱和的色彩。
下图所示为,使用SPM100为光密度计所测量三种印刷各自的色域空间。传统印刷色城空间明显小于无水印刷的色城空间。
由于油墨密度高,无水单张纸印刷的色域空间周长比传统卷筒纸印刷的色域空间长21.3%,比传统单张纸色域空间周长长13%。
实地平均油墨密度 颜色 黑 青 品 黄 传统印刷 1.63 1.25 1.35 1.10 图2-4 油墨平均密度比较
无水印刷 2.10 1.57 1.70 1.13
5、无水印刷的网点扩大小,色彩一致
所有客户都希望印品的油墨密度高,色彩还原好。使用传统印刷方式,水墨平衡对印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这是因为润版液稀释了油墨,并使网点浸入纸张中扩展。这种网点扩展的现象,即为网点扩大。当用Presstek公 司的PEARL dry和Toray公司的无水印版进行印刷时,网点扩大将会减小。
对于传统印刷来说,因为网点扩大现象,将之最高加网线数限制在200线/英寸。而在无水印刷中,没有润版液,网点扩大被大大减小,而且加网线数得到了很大的提高。Toray公司无水印版的加网线数一般可为300线/英寸,甚至有些无水印刷厂家使用400线/英寸的加网线数。
另一个减小网点扩大的因素是无水印版的平凹结构。无水印版都不是一个吸墨的平面,而是一种“吸墨小洞”结构。这些“吸墨小洞”,当油墨从印版向橡皮滚筒上转移时,提供起支撑作用的网墙。
无水印刷可以比传统印刷减小50%的网点扩大,故可以再现理多的图片细分,也就是说在图片的暗调与中间调部分可以印刷得更有层次感。
因为无水印刷可以印刷出更高的油墨密度,故无水印刷的色彩空间比传统印
9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刷的色彩空间大。无水印刷的平均油墨密度比传统印刷高20%。使用高加网线数印刷,可以向纸张上转移更多油墨亦可增大色域空间。油墨密度高、网点扩大小、图片反差则大,自然比传统印刷的印品质量要好。 6、承印范围广
另外,无水印刷在胶版纸和再生纸上也可以印刷出高质量 印品。由于没有润版液,纸张变形小,套准精度高。
传统印刷颇为头痛的非吸收性承印物,如塑料薄膜、金属、合成纸等。由于这些承印物不吸收润版液,润版液只能沿着墨路重新回到墨斗中,引起油墨严重乳化,对于印刷色彩造成很大的变化。
而无水印刷则为在这些承印物上进行印刷提供了质量保证。最后,无水印刷不需水墨平衡,消除了影响印品色彩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无水印刷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可保持色彩的一致性。 7、无水印刷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传统印刷中的水墨平衡,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水墨平衡的变化,可引起油墨乳化,导致色彩变化,印品上油墨晾干所需时间长,还有墨杠等问题。 传统印刷机操作工人,需要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来控制这些复杂情况。不但要对机器的机械部分有很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有很强的审美意识,在印刷过程中来保证色彩不变。还需具有一定化学基础,可以正确控制水墨平衡,需了解水的硬度、PH值、传导性、酒精含量、油包水程度及承回物吸水性等。
无水印刷消除了水墨平衡,将印刷过程由一个化学/物理变化过程简化为 一个纯机械过程。故它也同时消除了许多过程中引起变化因素。
印刷开始时,无需取得水墨平衡,故印出成品速度快。印刷过程中色彩调节方法与传统印刷大体相同。
没有了润版液,印刷准备时间变短,生产率提高,减少了由于润版液引起的停机时间,印刷过程中色彩可保持一致,油墨干燥时间短。
传统印刷与无水印刷以同样速度印刷同样时间,无水印刷比传统印刷,有效印刷时间长21%,平均印刷准备时间缩短28%,总印数高54%。
2.3.2无水印刷的缺点
1、无水平版印刷,对作业环境的温湿度要求很苛刻,一般环境温度要保持在 23℃-25 ℃之间,相对湿度范围为55%-60%。还有一些油墨要求温度控制保持在±15℃范围。生产实践表明:当温度过低时,油墨凝固,胶印机输墨系统受阻,无法印刷;当温度过高时,发生“糊版”。与此同时,因静电引起的故障增多,容易出现印刷质量缺陷。
2、要求的油墨粘度很高,在墨辊、印版、橡皮市上容易粘附脏物(如粉尘、绒毛、起丝、墨皮),沾脏后,去污操作烦琐、难度较大,在印品上容易产生质
10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量缺陷。
3、无水胶印产品的质量主要靠油墨来反映,来调节。所以除了油墨的质量因素外,供墨系统,特别是墨辊间的压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几个墨辊滚筒之间的压力、墨辊与印版之间、印版与橡皮布之间、橡皮布与承印物(光盘)之间的压力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辊压过大易造成墨杠,也易使版面起脏,辊压过小易使传墨不良,墨色不均,降低了产品质量,因此墨辊及印刷滚筒间压力的调节,必须严格按要求去做。
4、硅胶层不耐摩擦,修版不易。无水印版上非图文部分的硅橡胶层容易被划伤,而露出其下层(吸墨的感光树脂层)。这时需用到其特制的修版液(一种液体硅橡胶),来修复划伤的部分。但由于网点精细,操作难度较大。
2.3.3无水胶印市场与分析
从美国无水印刷协会的会员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无水印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各类印刷企业所接受,行业对无水印刷的兴趣广泛增长,现在我们来看看无水印刷在各领域的适应程度。
一、商业印刷企业:这是使用无水印刷工艺的最大一个市场分支,据美国无水印刷协会的调查,质量的提高是他们采用无水印刷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二、按需和快速印刷公司:无水印刷和计算机直接制版对现在的按需印刷极为重要。
三、纸制品包装企业:这一领域采用无水印刷技术的速度将是最快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产量和色彩稳定性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在无水印刷协会中有25%的成员是包装印刷企业。
四、塑料制品加工企业:无水印刷工艺在塑料和金属等材料上的实现更为容易。
五、轮转胶印:无水印刷由于具有减少纸张浪费、缩短作业准备时间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轮转胶印企业的注意力。
目前国际上无水印刷新技术、新材料飞速发展。对无水胶印的使用也在不断增加,在日本的凸版公司,无水胶印技术已经在高速轮转机上使用,另据有资料显示,如今欧洲无水胶印市场占有率为6%~7%;美国为5%~6%,又据来自德国FOGRA的报道:无水胶印的市场占有率到2006年,将会增至10%,在亚洲的无水胶印市场除我国的台湾省在印刷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少量应用(这些未见具体报道)。在我国大陆除北京等一两个省市有实验性使用外,再没有其它地方使用,市场占有率大概为万分之零点几。因此无水胶印技术在中国只能算是陌生的新技术。为什么在中国印刷界自1993年以来迟迟没有进展?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版材国产化没有解决,从日本进口价格成本要贵3-4倍,而油墨的成本也要贵出30%,所以,许多企业在目前印刷业不断下滑的
11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时期,对无水胶印技术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12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第三章 无轴传动
3.1无轴传动技术
无轴传动技术也叫电子轴或伺服传动技术,在无轴传动印刷机上,每个印刷单元都由高性能的交流伺服电机独立驱动每个单元,所有的印刷操作都由一个装置进行同步控制。无轴传动技术是印刷机械制造业的一种新技术,是指在机器传动关系中,没有主电动机及传动主轴的构件.
图3-1 无轴传动技术图示
为了在结构上保证机器在运转中保持平稳及套印机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主电动机的主动力往往通过主轴传至滚筒部件,并由滚筒部件再向其它构件逐级传递动力。以保持其应有的传动比。但无法避免的是这种由皮带、键、轴、齿轮组成的传动构件由于链接过多,含有多处误差形成的积累以及由于使用过程中经常性的正、反点动冲击引起的过度磨损,使机器容易过早地进入维修阶段,影响机器的精度,缩短使用寿命。如果再加上制造材料方面欠火候这一客观因素的话,也会直接降低机器的级别与档次。
先前出现的共轴传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共轴传动是指印刷机中部分或全部机组的动力来源于同一电机驱动的机械长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等把运动和功率传动到这些机组。除此以外这些机组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传动关系,即这些机组的动力来源于同一机械长轴,共用同一根轴,简称共轴传动。共轴传动的特点:机组的动力来源于同一电机驱动的机械长轴,机组运转的同步性好,机组得到的运动和功率也比较均衡,即使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印刷质量;另外采用共轴传动,与传统的传动相比,可省去部分传动元件,结构简单,降低了噪音,安装调试与维修保养也较方便。而现代卷筒纸平版印刷机要求结构简单、高速多色、运转平稳、安全可靠、印刷质量高,共轴传动仍然存在着许多的缺陷。
13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应运而生的无轴传动新技术从结构上弥补了上述的不足。无轴传动取消了主电动机及传动主轴的拖动,而由数个电动机分别安装在机器墙板上、在最接近各机组的部位分别通过齿轮的传动直接向各机组输出动力。
无轴传动印刷机中每个机组,甚至是每个滚筒或辊子的动力都是相互独立的,分别采用单独的伺服电机,按照运动控制器发出的程序指令进行驱动,从而保证各机组间同步运转的传动方式。由于各机组间单独驱动,省却了传递动力的机械长轴。无轴传动的特点:可以简化印刷机的传动装置,省去皮带传动尤其是齿轮传动机构,机器运转和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以每个色组为单位,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即使在高速(14.4万张/小时)也能保证印刷质量。另外由于操作十分方便、节省时间。同时因为去掉了驱动组合(驱动轴、离合器轴等),从而大大降低了印刷机制造成本。采用无轴传动后,可避免像传统的机械轴驱动那样,由于一个印刷机组的机械振动可能通过传动轴传送到下一个印刷机组,从而造成机械振动的累积,影响印刷机的传动精度,印刷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同时独立的电机驱动非常灵活,增加或撤消一个印刷机组变得十分容易、方便。整个系统的结构简单,与以往的有轴系统的感觉相同。采用无轴传动技术的印刷机比传统印刷机节省了3%~6%的能源。如前端电机为回收控制式的,可充分利用产生的电力,另外还能减少机械噪音。但无轴传动技术对电的品质要求很高,不仅与电压电流等有关,还与电的谐波等许多因素有关。
3.2无轴传动基本原理
无轴传动动机也叫电子轴或伺服传动电动机
伺服电动机又叫执行电动机,或叫控制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动机是一个执行元件,它的作用是把信号(如控制电压或相位)变换成机械位移,也就是把接收到的信号变为电机的一定转速或角位移,其容量一般在0.1~100w,常用的是30w以下。伺服电动机又直流和交流之分,目前在印刷机中交直流伺服电动机都有应用,以直流伺服电动机用的最多。
3.2.1交流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无“自传”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小这两个特点。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的细长;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交流伺
14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的时候,定子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动磁场,转子静止不动。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沿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大小而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
交流伺服电动机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的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
1.起动转矩大,当定子一有控制电压,转子立即转动,即具有启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2.运行范围较宽。
3.无自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行状态,由于转子电阻大,定子中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作用所产生的两个转矩特性以及合成转矩特性与普通的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不同这时的合成转矩T是制动转矩,从而使电动机迅速停止运转。
负载一定时,控制电压愈高,转速也愈高,在控制电压一定时,负载增加,转速下降。交流伺服电动机运行平稳、噪音小。但控制特性是非线性的,并且由于转子电阻大,损耗大,效率低,因此与同容量直流伺服电动机相比,体积大、重量重,所以只适用于0.1~100W。的小功率控制系统。
3.2.2 直流伺服电动机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构和一般直流电动机一样,只是为了减小转动惯量而作的细长一些。它的励磁绕组和电枢分别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也有永磁式的,即磁极是永久磁铁。通常采用电枢控制,就是励磁电压一定,建立的磁通量也是定值,而将控制电压加在电枢上,其接线图如图所示
放大器 SM +
-
图3-2 直流电机连接图示
15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n
1Uc 0.8Uc
0. 6Uc 0.4Uc T
图3-3 机械特性曲线 直流伺服电动机在不同的控制电压下的机械特性曲线由图可见:在一定的负载转矩下,当磁通不变时,如果升高电枢电压,电机的转速就升高;反之降低电枢电压,电机的转速就下降;当控制电压为零时,电动机立即停转。要电动机反转,可改变电枢电压的极性。
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相比,它具有机械特性较硬、输出功率较大、不自转,起动转矩大等优点,在无轴传动印刷机中多有应用。
3.3 无轴传动技术的优缺点 3.3.1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同步协调性的提高
每个驱动单元的光电信号的获取及传输,都是通过无噪音光纤电缆来完成的,不再使用主轴及齿箱传递力矩。驱动单元的张力调节辊的同步协调性的提高,为调节速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每个驱动单元具有独立的套准系统,套准控制反应快,控制信号直接作用于交流伺服电机,而电机直接调节印版滚筒的相位,就为快速反应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同传统的通过电机、主轴、齿轮传动副、离合器传动的印刷机相比,无轴传动印刷机大大地降低了由于印刷机的机械结构影响而产生的废品,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由于每组印刷单元都具备了预套准功能,减少了初期套准时产生的废品。在换卷时,由于每个印刷单元独立驱动从而大大降低了由于换卷时的张力变化而产生的印刷废品。
由于驱动系统交流伺服电机具有极其灵敏的动态响应特性及数字化的调节机构,只要改变参数就可以适应不同活件的生产要求,传统的印刷机则需要改变
16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机械结构以适应不同活件的生产要求。这样既减少机械的加工成本,也更大限度地减少了由于改变这些结构所需要的非生产性准备时间。
电子轴的应用使你只要输入一个参数值,数字化的控制系统就能够保证准确的重复再版。从而降低废品率,降低了成本。 三、灵活性
无轴传动的印刷机可以对您现有的设备加以扩展,大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同时由于模块化的设计单元,可以对设备进行理想的组合,既降低了采购成本,又节约了宝贵的资源。传动机构的减少,使操作者更易接近印刷机,操作、维修更方便走、更灵活。印刷单元之间的距离减少,走料距离短。
机械传动需要补偿杆来套准,走纸路径长 轴传动不需要补偿杆,走纸路径短
图3-4 图3-5
四、远距离的技术支持
网络时代的到来,缩短了企业与企业间的距离,使印刷机的远程诊断和技术服务成为可能,而无轴传动印刷机数字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又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无论你在地球上的哪一个角落,只要告知无轴传动印刷机生产企业,几乎在你机器出现问题的同时,无轴印刷机制造商就可以为你进行技术服务,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停机时间。
3.3.2缺点具体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投资可能会增加。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已经完全成熟,因而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控制,而新的技术需要新的投资;
二、电子控制的复杂程度明显增加,维护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电子硬件及软件知识;
三、电子元件的测试及安装时间增加;
四、机械部件及电子元件如解码器、马达、机械接头、印刷辊筒等要求更高更严如果配件准备不足,任意的电子元件缺陷均可能引起机器停机。
但是,随着无轴传动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以上所提及的无轴传动的缺点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小,有些甚至已经被彻底解决!如在电子元件的可靠性方面,大
17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部分的电子元件可正常运行超过15年而完全没有任何损耗。同时在机械部件方面,国外的一些大型的机器生产商,如意大利的优泰克(Uteco)等,已经能生产出适合无轴传动要求的机械部件,同时也掌握了系统的无轴传动技术。
无轴传动的技术,在新的凹印机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而从研究采用无轴传动技术开始,高效、优质地一直运行着,优异的表现受到了所有买家的好评。新的无轴传动技术令这些机器的性能得最淋漓尽致的表现。
随着广大的技术人员对无轴传动技术的不断理解,我国的印刷机械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从发展趋势看,无轴传动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无轴传动必将取代传统的机械轴传动。
18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第四章 无缝技术
4.1无缝技术的定义及发展 4.1.1 无缝技术
无缝技术是指采用无缝橡皮滚筒和无缝印版滚筒,即滚筒采用套筒式结构。套筒式的橡皮布和印版使用时很方便,可以在操作时很快完成换装操作,可大幅度地缩短换版时间,同时也省去了紧固橡皮布的作业。应用无缝技术后,卷筒纸胶印机的最高速度是普通卷筒纸胶印机的1.5倍,每分钟可达1000米左右;印刷幅面也可增加1.5倍,最大幅面宽超过1.7m;同时,生产效率也可提高2倍以上。
4.1.2无缝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993年,海德堡公司发明了无缝圆筒橡皮布,由于没有接缝从而消除了滚筒的振动,保证了报纸印刷质量。为了解决高速轮印机滚筒的动平衡,保证机器稳定运转,降低振动和噪声,三菱公司的卷筒纸胶印机橡皮滚筒缺口已减小到6.6mm,而海德堡公司则推出了无缝橡皮滚筒技术。海德堡推出了Mainstream80印报机,其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比例为1:1,采用无缝橡皮套筒技术(60s即可更换完毕),印速达8万份/小时。曼·罗兰公司推出了Regioman,该机的纸带宽度为1260-1400mm,印速达7万份/小时,裁切尺寸有470mm、510mm、546mm等几种。KBA公司推出了Prisma印报机,最高印速达7万份/小时。采用这种技术要求橡皮布本身就是圆筒形,这对橡皮布的制作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缝技术使报纸印刷机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使未来的报纸印刷机在印刷能力、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增强了竞争力。
4.2套筒的分类和用途
根据套筒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为贴版套筒,无接缝印版套筒、接合套筒以及网纹辊套筒4类。
4.2.1贴版套筒
贴版套筒是专门用来装贴感光树脂印版的,这种类型的套筒装卸容易、便于储存、成本低。根据表层材料的不同,贴版套筒又可分为硬质表层套筒和软质弹性表层套筒。 一、硬质表层套筒
19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硬质表层套筒,比如Rotec公司的Blue-Light套筒,这种套筒的表层是经过精确加工的硬质聚合物,十分坚硬,具有硬度高,耐冲击和耐切割等特点,需要用泡沫贴版胶带在套筒上装贴印版。硬质表层套筒主要用于厚版(1.7mm~7mm)印刷,适合的承印物材料主要包括牛皮纸、纸板、纸袋以及软料盒等,不适合高质量,精细产品的印刷。 二、软质弹性表层套筒
软质弹性表层套筒的表层材料是具有弹性、可压缩的聚氨酯类泡沫,压缩性能好,并有多种硬度可供选择,可以根据版材类型和承印材料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硬度的套筒。软质弹性表层套筒是专门针对CTP技术和高质量薄版柔印设计生产的,需要用高黏性的薄型(厚度0.1mm)贴版胶带来粘贴印版。软质弹性表层不仅韧性好、加工精度高,而且具有很高的可压缩性,能够吸收震动,因此,软质弹性套筒与薄型版材的组合应用,能够印刷出精细的高光网点,且网点增大率小,适用于高质量,精细产品的印刷,如条形码、细线条、网目调图案等,而且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非常好。
软质弹性表层套筒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柔性版印刷实现标准化,不必再为选用何种胶带或垫衬组合来粘贴印版而头痛。
2、能够同时满足网目调版和实地版印刷的要求,也就是说能够在同一块印版上同时印刷高光小网点和实地色块。
3、能够有效地控制网点增大,使印刷质量明显提高。 4、能够减少对印版的磨损,延长印版的使用寿命。
5、具有很高的回弹性和吸震性能,即使在高速印刷过程中能也能够迅速恢复原始形状,避免出现振动。
4.2.2无接缝印版套筒
无接缝印版套筒也称套筒式印版,它是在套筒上直接雕刻而成的无接缝印版,这有点儿类似于凹版滚筒。随着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以及激光雕刻技术的发展,无接缝印版套筒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了,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柔性版印刷厂家在使用无接缝印版套筒了。
无接缝印版套筒可以完成连续花纹图案或相同底色产品的印刷,比如包装纸,香烟过滤嘴水松纸、壁纸等。此外,如果此类无接缝印版套筒未经成像处理,则可以用于涂布、满版上光以及实地区域的印刷。
无接缝印版套筒主要由内层、中间层和表层3部分构成。套筒的内层材料主要选用特殊的多层玻璃纤维(GFK)制造而成,具有重量轻、转动惯性低、弯曲强度高等优点,在高速印刷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转动平稳。套筒的中间层由特殊的聚氨酯橡胶组成,具有很高的弹性和可压缩性,中间层的可压缩性对于套筒的
20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构造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它不仅可以增大套筒的壁厚,还能够吸收套筒所产生的拉伸变形。在印刷过程中,正是由于中间层的压缩性,才保证了套筒的平稳运转,从而得到了良好的印刷质量。套筒的表层主要由包覆了橡胶或者合成材料的硬质聚合物组成。
4.2.3接合(Adaptor)套筒
作为气撑辊和印版套筒之间的中间体,接合套筒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滚筒或气撑辊的直径。接合套筒也有一层可压缩层,像气撑辊那样有充气孔,印刷机连接两台气泵,其中一台气泵给气撑辊充气,另外一台气泵则给接合套筒充气,因此,在更换套筒的时候可以不必从气撑辊上把接合套筒取下来。
4.2.4网纹辊套筒
网纹辊套筒大约产生于七八年前,比印版套筒稍晚,近两年来才被广为传知。正是由于看到了印版套筒的轻便、快速等诸多优点,出于同样的初衷和目的,网纹辊制造厂商也开始尝试着进行网纹辊套筒方面的研制工作。
绝大多数网纹辊套筒的内层均采用可压缩性材料,利用内层的可压缩性可以将风纹辊套筒安装并固定在印刷机的轴承上,这个可压缩内层是通过空气来控制的。网纹辊套筒的中间层采用复合材料,比如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网纹辊套筒的表层包覆了一层由金属铝或者金属镍组成的外壳护套,目的就是吸收离心力,对陶瓷层起防护作用,防止出现裂缝。
4.3套筒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4.3.1套筒技术的优点:
1、套筒重量轻,装卸方便,手工就可以轻松地完成套筒的更换,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满足印刷厂家快速,灵活以及个性化生产的需要。 2、通过使用不同厚度的套筒就可以改变所需要的印刷周长,也就是说,仅用一种规格外径的气撑辊,主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满足不同印刷周长的需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比如壁厚分别为10mm和70mm的套筒,两者的印刷周长相差近400mm之多。
3、套筒占地面积小,储存简单。它采用特殊的工艺和材料制造而成,具有很高的精度,使用寿命长。
柔性版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进步,套筒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备受用户的青睐,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就目前的情况判断,套筒技术还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4、采用套筒系统可以降低生产和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21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正是由于套筒技术具有以上几方面的突出优点,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柔性版印刷厂的青睐,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柔性版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
4.3.2存在的缺点
套筒技术的缺点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务必使套筒表面保持清洁干净,不能附有灰尘,溶剂或者干结的油墨块,这些杂质可能会逐渐渗透进套筒的内部,对中间的可压缩层产生腐蚀或者破坏,造成其回弹性能和可压缩性能的下降,并最终对印刷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一定要选用适当的方法来清洗套筒,以免对套筒材料产生破坏。比如:网纹辊套筒不能用超声波或者化学清洗的方法进行清洗,也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清洗,否则就会使套筒的弹性可压缩材料发生变形,而无法恢复和保持其原始形状。另外,由于网纹辊套筒的表层采用金属铝作为包覆层,有些清洗液可能会对铝产生破坏作用,因此,在选择清洗方法和清洗溶剂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3、必须保护好套筒的压缩层材料,不能让其接触或粘染上有机溶剂、切割液、研磨液和抛光液等,防止其发生形变,保证套筒的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4、在安装套筒或者将套筒从气撑辊上卸下来时,有时操作者可能会稍稍扭动或者转动套筒,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大过猛,否则就会使套筒产生偏转,甚至会损坏套筒。
5、为了防止套筒发生变形或损坏,最好将套筒存放在专门的支架上,切勿将套筒随便搁置。尤其是网纹辊套筒更应当注意这一点,否则很容易引起两端陶瓷的碎裂,碎裂一小片会形成一个小的裂缝,当把套筒安装到印刷机的轴承上之后,小裂缝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就会致使网套筒报废。
22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结 束 语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印刷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黄金时期,印刷机械产业作为印刷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印刷机械制造业在国家“印刷专项技术改造计划”的支持下,产业规模加倍增长,不但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产品的科技水平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传统印刷机械设备应用当代科技成果,自动化水平和印刷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由于国内印刷机械差距明显,致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印刷机械进口国,并出现逐年增长趋势。
本文就是从“三无”印刷技术即:无轴传动技术、无缝滚筒技术和无水胶印技术这三个方面论述介绍当今印刷机械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23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孙敬忠 快速发展的凹版印刷机制造技术-无轴传动[J].今日印刷,2005,140(4):10-12. [2] 韩晓良 印刷机械的无轴-数控-自动化[J].中国印刷,2005,148(4):89-91. [3] 胡维友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信息资产管理[J].印刷世界,2005,136(4):1-2. [4] 李宏胜 数控机床进给运动的零相位跟踪鲁棒控制[J].制造业自动化,2005,27(4). [5] 李国强 无轴传动技术在标签柔印中的应用[J].今日印刷,2005,139(3):17-19. [6] 潘杰.现代印刷机原理与结构[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顾绳谷 电机拖动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 许文才 现代印刷机械[M].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9] 吴小洪 现代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网络结构[J].制造业自动化,1999,21(4):35-37. [10] 李新 无轴驱动伺服系统的产生[J].今日印刷,2005,139(3):20-21
24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06级毕业论文
致 谢
在写本次论文的过程中,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孙兴华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成稿过程中孙老师以他渊博的专业知识给予指导修改,在做实验时遇到困难及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及纠正,给予我莫大鼓励。
感谢印刷教研室其他老师,在他们谆谆教导下,使我的专业课知识掌握的很扎实,能灵活自如的运用到论文和实验中。在这里我要特别的感谢他们。
还要感谢的是我的实验合作伙伴任云涛和边心超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在实验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思考来解决,合作的非常愉快。
感谢三年来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有了他们才使我有了一个完美的大学生活和愉快地成长。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