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职汽修专业常见课型利弊分析

中职汽修专业常见课型利弊分析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课题◆探索◆研讨 研讨 中职汽修专业常见课型利弊分析 阮肖越 (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510516) [摘 要]各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发展现状不一,各种课型穿插复杂地存在于教学当中,各有利弊。根据教学逻辑的差 异,将课分为知识导向型和任务导向型两种课型。在这两种类型分类基础上,任务导向型课型以学习成果为分 类基点,可分为普通任务型和工作任务型两种。主要针对这三种中职汽修专业常见课型进行利弊分析,用于更 新职业教育理念,从而发现需要什么课型。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课型;工作任务型课型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29—0076~02 [中图分类号]G718 课型,即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而确定课的类型。以往认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通过做中学收获技能与理论的知识,教 为好的课型在如今的新环境下也未必是管用的。教师要以发展 师则处于主导的地位,指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过程,适合那些已 的观点,提出新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课型。汽车行业 经度过适应期的中职生。 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技术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校的教学 工作任务型课型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学习目标。职业 目标更应向企业用人标准靠拢,真正培养出企业满意的现代蓝 能力不仅是指专业能力,还包括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与职业岗位 领。各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发展现状不一,各种课型穿插复杂地 设置的技能相对应。而通用能力是指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比如 存在于教学当中,各有利弊。 与人沟通的能力、协调合作的能力、职业素质等,是在职者继续学 根据教学逻辑的差异,将课分为知识导向型和任务导向型 习的能力。根据以往企业招工负责人反馈:有技术没有品德的人 两种课型。在这两种类型分类基础上,任务导向型课型以学习成 在工作单位是被拒绝的,反而有品德没技术的是受用的,因为专 果为分类基点,可分为普通任务型和工作任务型两种。笔者主要 业技能可以岗前培训,当然最受重用的是技术、品德兼备的人。有 针对这三种中职汽修专业常见课型进行利弊分析,用于更新职 技术又有品德正好对应有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该课型的弊端是 业教育理念,从而发现我们需要什么课型。 一对学校的硬件设备要求高,必须创建与工作环境相似度高的教学 、从汽修专业常见课型特征分析其利弊 环境,否则学习成果不可能是企业真实产品或服务项目,这也意 知识导向型课型。是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展开教学的教学 味着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除了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备  类型。知识导向型课型以“认知能力发展”为学习目标。其教学主 相当的企业经验。工作任务型课型具备普通任务型课型的优点,要内容是学科知识,主要通过讲解、讨论、演示等方法组织教学 更强调了通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教 更利于与第三年的实习活动接轨。 过程。该课型注重认知能力的发展,认为认知能力是其他能力发 学理念,适合中职二年级学生,二、从汽修专业课程设置分析常见课型利弊 我国职业技能培养的模式主要有学科导向模式、能力导向模 展的基础,尤其借鉴了普通高中教育模式,通过系统知识的讲解 与传授开展职业教育,学习成果是理解知识。该课型的特点是以 教师为主导,弊端是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需要接受通过讲授、 式和实践导向模式,不同的模式对应设置了各自典型的课程结 得宜则利,不宜则弊。 答疑、解惑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处于高度集中的精神 构,而课程设置必然影响课型的选择,状态。该课型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掌控课堂,知识信息量大,教师 能深入浅出,较多用于理论课,适合刚从初中进入中职的学生。 学科导向模式,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系统知识传授, 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开发工作主要是由国家教育部  普通任务型课型是以“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发展”为学习目标, 门领导下的专门机构负责完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理论依据法,同时结合教师日常教育经 是按照工作逻辑展开教学的教学类型,强调技能与理论知识共 体现“知识本位”或“学科本位”的思想,在内容上重理论、重体系、重基础。其典型 同发展。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普通任务为纽带关联的技能与理 验反思进行课程开发,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选择的典 论知识组织教和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 的课程结构为:法,学习成果是固定的产品或服务。该课型的弊端首先是教师必 型课型是知识导向型课型。该课型的缺点在于过于强调学生专业 而不能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 须提前研究任务书,找好案例,任务和案例并不具有职业典型工 知识的掌握度,作任务型的特点,会与岗位工作有所脱节。其次,教师需要安排 能力导向模式,是围绕岗位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理论知识 市场需求调查、职业情境分析、教 好课外的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对学生的要求是有自主学习的 的模式。其典型的课程结构为: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与改进。选择的典型课型 能力。该课型的优点是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能较大程度地提高 学项目开发、一76一 课题◆探索◆研讨 研讨 解决学校的硬件设备条件不 是普通任务型课型。该课型的优点是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为 比起任务导向型课型更有利。第一,中心的教学模式,缺点是存在过于理想化的教学情境。 足的问题。教学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平 实践导向模式,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在企业真实情境中, 台等辅助教学设备弥补实践,用模拟的教学过程代替真实的工 教学过程根据教学需要用演示法,由任课教 通过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 作任务教学。第二,精神的模式。比如,模块化教学就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学 师进行动作演示示范,讲解实践动作要领,抽取学生进行考核。 生为主体的思想,精选内容、深浅渐进、加强运用、注重更新,充 换言之,在汽车专业实训条件和设备充足的前提下,选择任务导 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比如, 向型课型更为有利,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可以转换成真正 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它围绕汽车机电工的岗位所有要求,对课 的工作能力。因此,强化汽车专业教学环境很有必要。 程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属性。选择的典型课型是工 (二)校企合作深入水平与课型利弊 作任务型课型。该课型的优点是注重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联系, 通过学生成功体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目前比较新颖的 教学类型,缺点是目前尚不成熟,不易操作。 德国机电工学习领域课程组成 学习领域 学年 学时 1.整车与系统的保养与维护 1oo 2.汽车总车或系统的拆卸、修理与装配 80 第一学年 3.电工与电器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80 4.控制与调节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60 5.能源供应系统与起动系统检查与维修 80 6.发动机机械的检查与维护 60 第二学年 7.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lo0 8.排气系统检测与保养工作的实践 40 9.传动系统的养护 60 l0.行走系统与制动系统的维护 80 1 1.附加装置的修正与调试 60 第三、四学年 12.信息检测技术与制动系统的维护 80 13.车身、舒适、安全系统的诊断与维护学 80 14.汽车综合检测技术 60 三、从学校本身实际分析常见课型利弊 汽修行业在发展,中职汽修专业课型也从传统课型走向新 型课型。新型课型能不能用上是最为现实的问题。从广义上看, 课型实施的环境设备、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校企深入合作水平和 层次是新型课型实施的前提条件;从狭义上看,新型课型实施过 程主要体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基于完整工作过程达成工 作经验的建构。 (一)教学环境与课型利弊 汽车涉及工种是综合性工种,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多,对实 训设备的要求比较高。目前,针对汽车专业实训条件和实训设备 不足的实际情况,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开展,不能完全做到 “一体化”教学,更不能开展真实工作岗位的实践教学。针对某些 课程实训硬件设备不足的条件,知识导向型课型的使用频率高,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双元制不同,企业参与度不高。我国 职业院校普遍采取“2+1”模式,即前两年学生以学校教学为主, 最后一学年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笔者所在学校汽修专业也不 例外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所在学校实行的是各自独 立的做法,即在三学年中,前两年由学校独立负责,企业不参与, 最后一年由企业负责,学校较少参与。这样的关系很明显是缺乏 深度的校企合作,学校的教学缺乏企业的支持。在这种实际情况 下,课型更偏向于采取普通任务型课型,而采取工作任务型课型 是不利的。第一,只有企业的深入参与才能使工作任务型课型的 实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体现,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为开展而开 展。第二,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或者需要用到企业的设备、 场地等,否则就像无源之本,工作任务型课型必然中途而废。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职业学校的硬件水平也 有了提高,但教学管理制度、校企深入合作实质水平和层次却是 软实力的体现,与硬件水平很难同步。此外,职业教育对象的特 定性决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较弱,在现实的教学 过程中,真正体现学习者为主的教学过程并不多见,教学方法的 综合多元运用极大地占用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课堂的混乱和无 序无疑也动摇和影响了教师的信心,教学过程基本是教师对学 生要么严格要求,要么放任自流。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实 施,尤其是配套制度跟进目前看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在企业渴望强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大趋势下,笔者从 课型特征、课程设置及学校本身实际分析汽修专业常见三种课 型利弊,可以发现工作任务型课型更适应中职教育潮流。如何运 用好工作任务型课型有待继续探索,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学校 和教师的通力合作,缺一不可,否则又会陷入脱离市场实际而开 展教育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柳洁.工学结合课程视野下的课型研究[J].广州市教学研 究,2012(9). [2]安二中.基于“学习领域”的德国汽车机电工课程模式对 我国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启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 (14). 一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