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

来源:尚车旅游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1月号医学下旬刊第10卷第33期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 Sci Edit) Nov.2O 1 3.Vo1.10 No.33 布拉氏酵母茵治疗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 疗效观察 余萍莉,樊启红,吴婷婷,刘丹( 墓新生j L科,湖北荆州 。 。。。) [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3年 3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治疗 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和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加用蒙脱石散治疗。对两组继发腹泻的疗效以及止泻时间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以及止泻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 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可缩短腹泻的病程。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新生儿肺炎;腹泻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3)33—0031—02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JLH ̄期的常见疾病,在治疗新生儿肺炎的过程中,应用抗生素常导致腹泻的发 生。布拉氏酵母菌作为一种真菌类肠道微生态制剂,可缩短腹泻的病程。我们将布拉氏酵母菌应用于新 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观察服用后患儿大便次数、性状及腹泻持续时间,以期了解布拉氏酵母菌对 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即在住院抗生素治疗72h后出现腹泻,急性腹泻次数≥3次/24h,可伴 大便性状改变L1]。排除入院时即存在腹泻或入院72h内出现腹泻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的患儿共 5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和蒙脱石散治疗, 对照组单予蒙脱石散治疗。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 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均在原有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相关的口服药 物治疗。前者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法国百科达制药厂,BIOCODEX,0.25g/袋,每1克药粉 含活菌数不低于1 3×10。CFU),100mg/(kg・d),每天1次,蒙脱石散口服(两者间隔2h);后者单 [收稿日期]2013—08—10 [作者简介]余萍莉(1982一),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通讯作者:樊启红,E—mail:jzfqh@163.corn。 ・ 32 ・ 医学下旬刊*临床实践与研究 2013年11月 用蒙脱石散口服。 1.2.2疗效评估1.3统计学分析 显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明 显好转;无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均无好转甚至加重 。 所有的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17.o统计软件完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 采用t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28例中,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26例中,显效 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9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E匕较 治疗组及对照组用药后第3天及第5天大便次数、腹泻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及止泻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O.05,**P<O.ol。 3讨 论 正常新生儿肠道中益生菌和致病菌处于平衡关系,并形成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但新生儿肠道发育不 成熟,肠道微生态平衡脆弱,免疫功能不完善,易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发生腹泻。新生儿肺炎在 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腹泻,其主要机制可能为:抗生素使用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致病菌异常生 长;由于正常菌群破坏,糖类的发酵减少而滞留肠腔引起渗透性腹泻。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调整新 生儿肠道致病菌数量,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起到预防和治疗腹泻的作用口 ]。 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非致病性真菌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天然耐药,耐热、耐胃酸、耐消化酶,发 生菌血症的风险低,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该药用于新生儿、早产儿的报道_5 6l。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 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抑制其对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袭 ;刺激肠道释放分泌型IgA,激活补体, 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l8 ;释放多胺类物质从而激活肠黏膜双糖酶的活性19 ;抑制炎症信号转导从而发挥 抗炎作用_1 。所以布拉氏酵母菌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分泌性及渗透性腹泻。 已有研究显示,布拉氏酵母菌可明显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用于儿童急性腹泻时可明显 减少腹泻次数,缩短腹泻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口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联 合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及蒙脱石散治疗,其总有效率及止泻时间均明显优于单用蒙脱石散治疗组。且本 研究中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的患儿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提示新生儿用药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下转第35页) 第1O卷第33期 康琳: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体会(附291例报告) ・ 35 ・ 使用可减轻轴索钙超载引起的轴索肿胀。⑧手术治疗。本组82例(28.2 )。大多数DAI无明显颅内 压增高表现,故无须手术,若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昏迷加深,CT显示颅内有占位性病变,又无脑干功 能衰竭的病人,采取手术治疗,以缓解颅内高压所引起的脑继发性损害。我们的经验是患者伤后即呈深 昏迷,短时间内出现脑干功能损害或脑疝者,多属不可逆性脑损害,病情进展较快很难控制。即使积极 手术治疗,也无明显疗效。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尽早行高压氧治疗,改善脑微循环及营养支持,促进 濒临死亡的神经元恢复。 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人,急性期加强现场和早期救治,尽早气管切开,积极纠正呼吸循环衰竭, 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过渡期继续处理急性期遗留问题,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康复期强调综合治疗, 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病残。早期大剂量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和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营养支持,适当 提高血压以维持脑灌注,早期开始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继宗,陆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的l临床治疗水平E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IO):583—584. [2]章翔,费舟,王占祥,等.重型颅脑损伤3160例临床救治经验总结EJ].医学杂志,2001,26(8):555—557。 [3]赵继宗.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3—347. E4]姜曙,鞠延,贺民,等.5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0):589—591. [5]Gennarelli TA,Spielmen GM,Langfitt Tw,et a1.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intracranial lesion on outcome fran severe head injury口] Neurosurg,1982,5:26—36. [6]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17-424. [7]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19-222. [8]赵希敏,刘霞,沈晓燕.弥漫性脑损伤后肠黏膜免疫功能的改变[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7):503—505. [编辑] 一凡 (上接第32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12. [2]方鹤松.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3—384. [3]Mohan R,Koebnick C,Schildt J,et a1.Effects of Bifidobacterium lactis Bbl 2 supplementation on body weight,fecal pH,acetate, lactate calprotectin,and IgA in preterm infants[J].Pediatr Res,2008,64:418—422. E4]师延明,王美清,马永寿,等.微生态制剂预防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3): 252—254. [5]朱将虎,叶晓华,叶伟,等.早产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的临床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6):398—400. [6]Costalos C,Skouteri V,Gounaris A,et a1.Enteral feeding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Saccharomyces boulardii[J].Early Hum Dev, 2003,74:89—96. [7]Fidan I,Kalkanci A,Yesilyurt E,et a1.Effects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on cytokine secretion from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 in— fected by Escherichia coli and Candida albicans[J].Mycoses,2009,52:29—34. [8]Generoso SV,Viana MI ,Santos RG,et a1.Protection against 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an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duced b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mice treated with viable and heat killed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EJ].Eur J Nutr,2011,5O:261—269. [9]Buts JP,De Keyser N.Transduction pathways regulating the trophic effects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rat intestinal mucosa[J]. Scand J Gastroenterol,2010,45:175—185. [10]Sougioultzis S,Simeonidis S,Bhaskar KR,et a1.Saccharomyces boulardii produces a soluble antinflammatory factor that inhibits NF- kappaB—mediated IL一8 gene expression[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6,343:69—76. [11]沈怡,刘伟,蒋丽蓉,等.布拉酵母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6):528—531. [编辑] 一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