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教师 刘艳英 备课组长 吕红霞 教务主任 王巧娥 班级 组别 姓名 年 月 日
学习内容: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主要表现及分布状况。
2、能够结合实例分析荒漠化的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2)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 动力条件 物质基础 (3)人为原因
①人口的 ,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②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
自然原因:降水--- 地形--- 植被-- 土壤-- 人文原因: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营造宫殿、过渡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四、荒漠化的危害
1.危害范围大: 。 2.危害程度深:
经济危害 。 生态危害 。 生产危害 。 五、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 。 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 ” 3.措施: 。 4.目的:实现 。
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结合实例分析荒漠化的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学习过程:
一、荒漠化的含义
1.荒漠化是指由于 和 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是指 。
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 、 、 、 、 等省(区)。其中 、 等地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 二、荒漠化的类型
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 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 。 土地荒漠化的类型:
①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土层贫瘠的石山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都使许多耕地变成裸岩地,在我国,石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区,由于采取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了土地盐渍化,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③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荒漠化的成因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
任何改革必须具备坚持,坚持再坚持,落实,落实再落实的精神才能成功!——王永恒
六 课堂检测
1、下列地区与所对应的荒漠化问题,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碱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历史上的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但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从此成了恐怖的地方。据此分析回答2~4题。 2、罗布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暖;②退耕还草;③盲目修建水库;④掘堤引水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导致罗布泊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蚀 B.风积 C.水蚀 D.水积 4、目前,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在忍受了3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罗布泊周围的胡杨林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灌溉用水增加 C.人口的增加 D.过度取水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表”,完成5~6题。 省区 所占比例 40% 内蒙古 24% 16% 青海 8% 甘肃 7% 宁夏 1% 陕西 1% 山西 1% 河北 1% 其他 1%
(1) 按干湿地区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2) 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沙漠的名称是 ,B沙漠所在省区是 。 (4) 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 ;② ;
③ 。
(5) 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 ;② 。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
漠的南侵已营造了“ ”防护林,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 。
5、该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6、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生活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7、青海、此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蚀作用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渍化 D.冻融作用 据报载,我国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8~9题。 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水积作用
9、根据江西丘陵山区的自然条件,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首先应该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何改革必须具备坚持,坚持再坚持,落实,落实再落实的精神才能成功!——王永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