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鲁迅作品法译本综述

来源:尚车旅游网
学教育 鲁迅作品法译本综述 圃王姗姗 内容摘要: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传播的第一位作家,也是作品被译成法语最多的作家。本文对鲁 迅作品法译本的译介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将译介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代表性译者与译作,指出四个译 介阶段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特点,勾勒鲁迅作品法译的基本轮廓。 关键词:鲁迅法译本译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 者,其作品已经被译介到许多国 家,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 传播的第一位作家。本文对鲁迅 作品法译本进行梳理,将译介历 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 期,以敬隐渔、徐仲年为代表的留 法学生的开拓性译介;第二阶段 发展期,新中国的成立促动了法 国文学界、汉学界自发性的译介 活动;第三阶段高峰期,以米歇 尔·鲁阿(Michelle Loi)和弗朗索 瓦·于连(Francois Julien)为代表 的法国汉学家将译介活动推到高 潮;第四阶段多元期,新世纪以来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使译介活动 更为深入,塞巴斯蒂安·魏简 (S 6 bastian Veg)和艾莱克斯·布 劳索莱(Alexis Brossollet)成为当 前鲁迅作品法译的中坚力量。 一.第一阶段萌芽期:20世纪 二十至三十年代 第一位将鲁迅作品译成法文 的是留法学生敬隐渔,曾就读于 里昂中法大学。敬隐渔翻译了《约 翰克利斯朵夫》后,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鼓励其翻译一 篇“当前中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 一”的作品,于是敬隐渔翻译了 《阿Q正传》(IJa vie de Ah Qui)。 在罗曼·罗兰的推荐下,《阿Q正 传》分两期刊载于1926年5月15日 与6月15日的《欧罗巴》(Europe) 杂志上。1931年,《新法兰西杂志》 (La nouvelle Revue Franqaise)开 创“中国文学”专栏,另一位留法 学生徐仲年在第一期就推介了鲁 迅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作品在法国传播的 萌芽阶段,主要归功于敬隐渔、徐 仲年等留法学生,他们在法国的 报刊、杂志中翻译、介绍中国现代 文学作家与作品。这一时期译介 的鲁迅作品并不多,但是具有开 拓性,个别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 力。敬隐渔版《阿Q正传》正是中国 现代文学在法国传播的第一部作 品。1929年,巴黎埃德尔(Rieder) 书局出版了其翻译的《中国当代 短篇小说作家作品选》,其中收录 了《阿Qm传》、《孑L乙己》、《故乡》 三篇鲁迅作品,这部小说集随后 由英国人E·米尔斯转译成英文, 1930年、1931年分别由英国G·劳 特利奇和美国戴尔书局出版,对 鲁迅作品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二.第二阶段发展期:2O世纪 五十至六十年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引起了 法国知识界对于中国社会的关 注。1953年,法国联合出版社出版 了由保尔·雅玛蒂(Paul Jamati)翻 译的《阿Q正传》(La v 6 ritable histoire de Ah Q),这是第一个完 整的法文单行译本,由具有访华 经历的克洛德·鲁瓦(Claude Roy) 为该译本作序。1955年,《药》 (rem de)刊登于《欧罗巴》杂志8 月、9月合刊,推出“中国”专号以 介绍新中国,但译文作者资料不 详。1959年,留法学者李治华翻译 《故事新编》(ConKs anciens a notre mati re)由迦利玛出版社出 版,收录在“认识东方”(Connais— sance de 1.Orient)系列丛书中,该 丛书由同样具有访华经历的艾田 蒲(Ren 6 Etiemble)主持编录,李 治华版《故事新编》于1988年再 版。 新中国的成立需要有专门的 机构从事对外书刊的宣传与编 译。1956年,我国外文出版社组织 编译了鲁迅作品《短篇小说选 集》,其中就收录有《阿Q,T传》 1953年保罗·雅马蒂译本,该小说 选集于1964年、1974年再版。 这一时期鲁迅作品的翻译是 双向的,既有我国的对外输出式 的译介活动,也有法国文学界、汉 学界自发的译介活动。当然,尤其 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文化对外 宣传方面的努力密切相关。中国 政府曾邀请克洛德·鲁瓦、萨特 学教育 (Sabre)、波伏瓦(Beauvoir)、艾田 不公平的生与死》、《诗歌》、《花边 tasse de th 6),译文选自外文出 蒲(Ren 6 Etiemble)等法国知识 分子访华,他们回法后都有关于 文学》、《阿QJE传》、《呐喊》、《这就 是我对他所做的》。 鲁迅的代表性译者、研究者 还有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他曾 于1975—1977年间在中国留学。留 版社译本。Omnibus出版社出版的 《野草》(Mauvmses herbes),但译 者不详。 我国外文出版社出版(包括 当代中国社会的著述,其中不乏 对鲁迅的介绍,促使鲁迅及其作 品在法国的译介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 再版)鲁迅作品法译本共计9部。 1973年,出版《阿Q正传》,1974年 学期间,于连翻译完成了《朝花夕 拾》与《华盖集》,分别于1976年、 1978年由出版商阿尔弗雷德·艾 三.第三阶段高峰期:20世纪 七十至九十年代 再版《短篇小说选集》,1978年出 版《故事新编》,由百年出版社推 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了一场 大规模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群 众运动。“五月风暴”席卷了整个 法国知识界,包括了许多著名作 家、哲学家、艺术家等。中国的“无 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吸引了当时 法国的一大批左派和极左派知识 分子,形成了一股法国式毛主义 思潮。鲁迅被毛泽东喻为“新文化 运动的旗手”,翻译和介绍鲁迅成 为法国激进知识分子表达政治诉 求的最有力的工具。这一时期,鲁 迅作品的主要译者是米歇尔·鲁 阿和弗朗索瓦·于连。 米歇尔·鲁阿当之无愧是法 国汉学界致力于鲁迅作品翻译与 研究的第一人,I977年,鲁阿在其 任教的巴黎第八大学创建了“鲁 迅翻译研究小组”(Group Luxun), 李治华、于儒伯(Ruhlmann)、弗朗 索瓦·于连等都是小组成员,旨在 促进鲁迅在法国的传播与研究, 培养从事中国研究的新生力量, “使所有鲁迅作品尽快地被了解” [11。鲁阿和小组成员多次访华,与 国内鲁迅研究机构与专家密切联 系,与国内法语界学者合作进行 鲁迅作品的法译。1983年,复旦大 学法语系也成立了“鲁迅翻译研 究小组”,参于鲁迅作品的翻译与 校对工作。这一时期鲁阿翻译或 组织翻译的鲁迅作品多达1O部: 《这样的战士》、《论战与讽刺》、 《论中国语言文学》、《坟》、《女人 贝尔出版。于连在他出版的博士 论文中,表达了不同于鲁阿的翻 译观:要回归到文本本身,才能理 解真正的鲁迅回。 除上述由鲁阿和于连为代表 翻译的译作外,法国各大出版社 翻译出版(包括再版)了其他鲁迅 作品共计12部,个别作品译者不 详:玛蒂娜·瓦莱特一埃梅里(Mar. tine VMlette—H 6 mery)的中法对 照译本《阿Q正传》,皮埃尔·里克 曼斯(Piece Ryckmans)的《野草》, 利利亚娜·普林赛(Liliane Prince) 由英文转译成法文的《杂文选1》 和《杂文选2》。Atelier du Gu 6出 版了短篇小说合集《小说三篇》 (Trois nouvelles):《肥皂》、《药》、 《一件小事》收录在内,笔者查阅 资料,并未找到具体译者,该合集 于1980年再版。Stock出版社出版 了鲁迅最著名的两篇小说《狂人 日记一阿Q正传))(Le iournM d’un Nu.suivi de la v 6 ritable histoire de Ah Q),译文选自外文出版社 法译本,1996年再版。留法学者黄 育顺翻译了《门外文谈》(Causeire d'un profane sur la langue et la litt 6 rature)。夏尔·比索托 (Charles Bisotto)翻译的《中国小 说史略》(Bn 6 ve histoire du ro— man chinois)由迦利玛出版社出 版,收录于“认识东方”系列丛书 中。一千零一夜出版社出版了《杯 中风波》(Temp 6 te dam une 广,同年又出版了《祝福》,1982年 再版(gQ,-V传》。此外,外文出版 社于1981年、1983年、1985年和 1986年相继出版了四卷《鲁迅作 品选集》:卷一收录了鲁迅1918至 1926年间的18篇小说、19首散文 诗和9篇回忆录,卷二、卷三及卷 四收录了1918至1936年间三个不 同时期的随笔,应该说外文社出版 的这四卷《鲁迅作品选集》是这个 时期规模非常大的一次译介活动。 鲁迅作品法译本(包括复译 本)在这一时期多达33部,特别是 在七十年代达到高潮,中法双方 合计出版法译本13部。对于作品 题材的选择也更加多元,七十年 代以翻译散文、杂文为主,八九十 年代的翻译活动集中在小说上。 这一时期对于鲁迅作品的翻译活 动,充分体现了不同时代政治文 化语境对于译者意识形态的影 响,文本的选择、法译本的输出与 接受都与特殊的时代语境息息相 关。七十年代,选择翻译鲁迅作品 与当时法国的毛主义浪潮有关, 鲁迅战斗的思想可为主流意识形 态所用。鲁阿夫人对鲁迅的翻译 与介绍都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立 场,她认为鲁迅是坚定的“马克思 主义战士”,对于作家与作品的解 读侧重于思想性而非文学性,是 一种“政治上的实用主义研究”_3】。 197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国 内政治、文化语境发生改变,也使 学教育 得法国汉学界重新审视鲁迅,对 于作家与作品的关注逐渐转移到 作品本身的文学性上。 四.第四阶段多元期:新世纪 至今 (Le V 6 ritable histoire d’Ah Q) nouvelles),选译了小说《狂人日 记》、《孔乙己》、《药》、《明天》、《故 由埃利蒂斯出版社出版,该译本 为连环画版本,画本创作者是让 米歇尔·夏尔邦杰(Jean—Michel Charpentier)。外文出版社也发行 乡》、《社戏》)6部小说。 这一时期中法双方共译的鲁 迅作品包括复译本、单行译本、合 集共计25部,主要得益于新世纪 2004年,中法建交4O周年之 际,两国政府开拓性地创立了“中 法文化年”(Les Ann 6 es Chine—France),中法政治关系处 了由雅克·莫尼耶翻译的《伪自由 书》(Ecrits de fausse libert 6)中 法对照译本。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文 以来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常态化 和深入化,归功于年轻的汉学家、 翻译家、文学家在新的时代语境 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双方的文 化交流也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2004年3月18日,以“中国文学”为 主题的24届法国图书沙龙在巴黎 开幕,多家中国出版社参展,法国 出版社也在沙龙举行前翻译了70 多种中国图书介绍给法国读者。 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法国学者塞 巴斯蒂安·魏简在书展上主持了 “鲁迅对当代文学的影响”(De rinfluence sur la litt 6 rature con— temporaine)的学术讨论。在中法文 化年间,外文出版社集中出版了 《呐喊》、《野草》、《彷徨》、《朝花夕 拾》、《故事新编》、《阿Q正传》的两 个法译本,友丰出版社的译本由 雅克·莫尼耶(Jacques Meunier)担 任译者,高师出版社的译本的译 者正是塞巴斯蒂安·魏简,收全了 《彷徨》的11篇短篇小说,魏简在 翻译过程中注重还原鲁迅小说语 言的叙述特征。 中法文化年之后,始于2006 年的“中法文化之春”(Festival Croisements)每年一届举办至今, 延续并深入了中法两国在文化领 域的交流。2010年,高师出版社又 出版了塞巴斯蒂安·魏简翻译的 《呐喊》(Cris),并与2015年出版合 集《小说与散文:呐喊、彷徨、野 草》(Nouvelles et po mes en prose:Cris;Erranees;Mauvaises herbes),魏简本人为该合集作序。 同年,鲁阿夫人版的《阿Q正传》 化交流再掀高潮。友丰出版社出 版了《华盖集续编}(ToujOUrS SOUS le dais fleuri),由中方译者刘方与 法方译者雅克·莫尼耶合作翻译。 同年,Editions du Non—agir出版社 陆续出版了《故事新编》单行译本 《补天》(R 6 parer les cieux)、《奔 月》(1a fuite dans la lune)、《理 水》(Dompter les flots)、《采薇》 (En cueillant les osmondes)、《铸 剑》(En forgeant les 6 P 6 es)、 《出关》(Franchir les passes)、《非 攻》(Anti—gue ̄e)、起死(R 6 veiller les morts),l2月,上述8个单行译 本合集为《故事新编》(Histoires anciennes,revisit 6 eS)出版,译者 为艾莱克斯·布劳索莱(Alexis BrossoIlet),1998—2001年间在法 国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学习中国 文化。他是法国海军军官,有18年 在亚洲服役的经历。现在是法国 文学翻译协会(ATLF)成员,通晓 中文、英文、法文。2014年创立无 为出版社,本人既是主编又担任 译者。2015年,出版了自己翻译的 《阿Q正传》两个译本,一个为法文 译本,另一个是中法双语注有拼 音的译本。 此外,蒙特利尔的一家出版 公司Editions de la me Dorion发 行了《阿Q正传》(L’6 diifante his— toire d'a—Q),但译者不详。西拉热 出版社发行《狂人13记及其他小 说》(k journal d'un fou et autres 下对于鲁迅作品的再认识。与七 十年代相比,翻译与研究不再关 注作家与作品的革命性与政治 性,回归到文学作品本身,“尽力 还鲁迅以另外一种阅读方式”[41。 自1926年鲁迅作品第一个法 文译本产生至今已有90余年,译 本多达60余种。中法两国作为文 学作品的输出国与接受国,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的翻译目 的对鲁迅作品开展翻译活动。随 着中法两国文学、文化交流的深 入,我们期待鲁迅作品能在法语 世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为更多 的法语读者认识、理解与接受。 参考文献 [1]Miche1le Loi.ka Tombe[H].Paris: Editions Acropole,1981:22. [2]Frangois Julien.Lu Xun。∈crit— ure et r 6 volution[H].Paris:Presse de ]’§cole normale sup6 rieure.1979: 11-22. [3]钱林森.中国文学在法国[H].广州: 花城出版社,1990:216. [4]S 6 bastian Veg. Errances[H]. Paris:Editions Rue d’Ulm。2004:8. 基金项目:本文为绍兴市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135096);201 5年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课题编号: 15YJA740055)的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王姗姗,绍兴文理学院讲 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