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中PPP投融资模式的相关分析探讨
作者:傅金旗 王兴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2期
摘 要: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成为连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纽带。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风险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是高速公路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就高速公路建设中PPP投融资模式作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广大同仁学习交流。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PPP投融资模式;优势;可行性
引 言:PPP投融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吸收民间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还可以让不同的行业发挥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到高速公路建设中,有效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 1 高速公路融资现状
高速公路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应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总投资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仍然偏低。高速公路除了具有公益性特点外,还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如果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将不利于发挥高速公路的商品属性,使得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受到限制。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投资者、建设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等多方法人实体、单位和个人参与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运营阶段,要保障各方的合法效益,就必须有高质量的的建设和完善的运营管理体制。
为了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多元化融资模式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必由之路,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与个人投资,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 不足的较好举措。在市场的需求下引入PPP模式,把该模式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相结合,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 高速公路建设中PPP融资模式的运用 2.1 高速公路建设PPP融资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它是指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或私人基于某个特定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并通过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确保项目合作的顺利完成和达到有利的结果。 PPP主要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投资额大、建设及投资回收期长的大型项目,由项目参与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险。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重中之重,运用PPP模式一方面政府可以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一方面民营企业或私人可以获得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权利与利益,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PPP融资模式中,民营企业或个人从项目的开始就和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从项目论证到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直至特许经营期满,民营企业或个人都参与了与政府部门合作。而政府通过给予民营企业或个人长期的特许经营权(高速公路一般为20~30年),来换取高速公路地快捷建设与运营。
2.2高速公路建设PPP融资模式的基本结构与运作程序
PPP模式是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它首先必须选择一个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组建的特别项目公司,政府部门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民营企业或个人参与到项目中来,并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项目公司有一定年限的高速公路收费经营权,允许项目公司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经营公路的相关服务设施等取得其他收益作为投资回报。它是政府部门、盈利性企业和非盈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以“双赢”或“多赢”为目的的相互合作关系形式。民营企业或个人的特许经营期满后,将高速公路的全部设施无偿还给政府。 2.3 高速公路建设中运用PPP投融资模式的优势 (1) 弥补政府技术和人员的缺乏
PPP投融资模式应用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按照政府的扶持力度进行有效融资,不会改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命脉由政府掌控的现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剩余的资金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政府部门主要承担规划、设计主体责任,对高速公路的立项、规模、等级、质量提出总体要求,社会企业主要承担实施者责任,按照相关的要求投放技术和资金。如此一来,政府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缺失得到了弥补,民营企业也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民营资本也找到了一条出路。
(2) 改善了高速公路的服务
通过PPP模式,民营企业可以参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有效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设施、更高的服务标准、更优的服务质量。PPP投融资模式有效地把高速公路的盈利性和公益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让高速公路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也让民营企业得到了相应的投资回报。
2.4 高速公路建设中运用PPP投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 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高铁、航空等可供选择的快速交通方式更加便捷,但公路交通的可及性、灵活性却至今无法替代,私家车爆发式增长和自驾游等因素驱动,对高速公路的使用愿望更加迫切,当前的高速公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体系,必须增加投资,而我国政府债务包袱沉重,财政拨款难以维计,燃油税转移支付缺口较大,我们必须有效地增加资金的来源,让高速公路可以更好地发展、完善,这是社会各界人们的心声。
(2) 政府部门深化改革的需要
PPP投融资模式下,民营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一种以项目为依托、以资金为纽带、以管理为手段的长期合作关系。政府部门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指导者和监督者,立根于社会大众的利益,主要专注于项目规划、立项、招标及协调处理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投标、建设、管理阶段,因为社会投资机构的介入,提高了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有效降低腐败等不良社会现象。
3 高速公路建设中PPP融资模式风险应对措施
PPP融资模式的风险主要在于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或个人之间的风险分配和风险转移。 (1) 就经营者而言,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正确确立项目是一个基本途径;同时通过募集筹资的方法筹措资金是项目资金来源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2) 就政府部门而言,一方面应允许民间资金的参与,扩展资金途径,而政府部门的参与可以减轻项目参与方融资的难度,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选择那些资金实力雄厚、项目工程经验丰富的民营企业或个人作为合作伙伴。
(3) 政府部门在与民营企业或个人签订各方共同协议时,应该明确各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共同承担的责任,对各方各自的权责做出划分,若出现问题及时共同讨论解决。 4 结束语
总之,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业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要腾飞,加快交通发展步伐是关键。作为高速公路融资项目分析的起点,效率是决定采用哪种融资模式决策的关键因素,通过民营企业或个人参与来为社会提供更为保证的高速公路。PPP融资模式同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和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的具体情况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投融资模式,缓解了政府部门的资金压力,从而进一步加速了高速公路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印祖华.对我国公路建设中PPP投融资模式的探讨[J].中国商界,2010(0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沈俊.PPP模式在普通公路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财会,2011(03). [3]刘娟.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分析[J].商业文化,201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