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指导老师学生主要成员学校
水
联系电话
班级
四(5)班
课例简介
《水》这一单元时学习设计,探索着以“探究性学习”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考察、实验、设计、操作、分析、服务等活动来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有关“水”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健康向上、开朗自信的个性。
学校意见
1、2、3、
学校保证上报课例自行开发或采用省提供的学习材料的案例,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学校保证上报课例是2006学年和2007学年实施的。学校对课例的评价:
《水》这一单元课例,探索着以“探究性学习”为导向,引导
学生通过调查、考察、实验、设计、操作、分析、服务等活动来开展学习活动,把同学门引进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尝试用新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学生主题研究、开放性研究活动的一个新空间,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本课例的探究学习,我们欣喜看到,同学们学会探究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健康向上、开朗自信的个性。
单位盖章
水
学习活动设计
一、选题背景
时代在进步,在呼唤富有创新思维,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当代的教育也注重
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活动反思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这些人才要从小培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造就全面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现代基础教育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很少有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学生的学习层次如何得到提高?“素质教育进课堂”如何有突破?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我们教师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充满情趣的课程,它将陪伴同学门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逐渐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学生主题研究、开放性研究活动的一个新空间。因此,我在教学《水》这一单元时,探索着以“探究性学习”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考察、实验、设计、操作、分析、服务等活动来开展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对学生起引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在《水》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作为教师,只作为学生学习、认知活动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引导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发现各种关于“水”的问题,研究解决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从而在探究有关“水”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健康向上、开朗自信的个性。
二、活动设计
《水》这一学习内容的核心在于探讨“水”的知识。水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因此我制定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水和做水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水的物理性质。在观察、探究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调查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节水意识和习惯。(二)、能力目标:通过认识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水的游戏中的实验、制作,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交流汇报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情趣。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在整个系列的学习活动设计中,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
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课后延伸(成果展示)。而“发现问题”这个“锚”抛得好坏非常重要。因此试探着这样设计:
1、创设情境:学生的认知过程离不开生活实际,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原有认知知识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在教学《水》第一阶段,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作铺垫:教学一开始,拍摄的校园里同学们用水情况,引用录像—地球表面水的覆盖率,生活中各种形态的水以及水与大自然、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真实情境,学生每天都接触到.学生了解清清之水——水的形态、性质,生命之水——水与大自然及人类的关系,对他想要探知
其他水的信息有了一个情景界定,想去了解更多有关水的知识
2、确定问题:在认知生活中的水之后,学生想到各种各样其它有关水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来参与、投入到思考的行列中来。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确定当前最想探讨的问题:1/水是怎样的?水的形态怎样?水有什么性质?2/如果没有水,还有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吗?3/人类活动与水资源污染的关系?4/有代替水资源的其它资源吗?(如何珍惜和保护水资源?)这些发现的问题即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了解水。以当前所认识“水”的知识为探究“主题”开展下一步的探究学习。
3、自主学习:当学生发现了各种关于水的问题后,有了探究的欲望,想要了解更多水的信息时,我不是直接告诉同学们应当如何去解答这些问题,而是向他们提供了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用哪些方法去研究这些问题:从书籍调查访问、收集资料、上网查询、观察实践等等。让学生分组去自主探索,获取信息,从而掌握如何来获取这些信息与资料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迅速更新知识的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造就全面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4、协作学习:当学生想去寻求解决问题时,仅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让学生寻找讨论、学习小组伙伴,先给他们各组一小部分书书籍,学生分组查询,发现了许多困难,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分组找到信息来解决原先发现的问题后,互相讨论、交流,来补充、修正问题,从而全面掌握更多关于“水”的知识。
5、课后延伸:活动:走进水世界保护水资源(保护家乡的母亲河——潭江)
以上只是我在《水》学习活动的设计思想。在实践中,它将更具体、更完善。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留心自己家里和周围人们用水的现象,作好详细记录。2、收集水资源分布情况
3、交代任务、组织分工、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分组讨论、各组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各组准备参加关于《水》知识竟赛、展开一轮有关水、保护水资源知识大比拼、最后大家讨论、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二)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新知,发现问题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性质、用途和水与人类的关系。2、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活动流程:
1、录像――校园里用水情况、录像——地球表面水的覆盖率、生活中各种形态的水以及水与大自然、人类生活的关系
思考:a/地球表面水的覆盖率是多少?
b/水有哪些用途?c/水与生命的关系。d/水资源与水污染。
2、说说自己对水的了解与看法。
3、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水的知识吗?是关于哪方面内容呢?(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4、整理问题,引导学生初步归纳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a/水是怎样的?水的形态怎样?水有什么性质?b/如果没有水,还有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吗?c/世界及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d/人类活动与水资源污染的关系?
e/有代替水资源的其它资源吗?(如何珍惜和保护水资源?)5、分组:查阅资料。附活动图片:
第二阶段探究学习,研究问题
活动目标:
1、激发研究问题的兴趣,形成团结合作精神。2、学会对网上信息的搜集,并进行研究、讨论。
3、在观察实践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培养探究自然的兴趣。活动流程:
1、回顾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交流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2、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水有什么用途?水与人类、大自然的关系”、“人类活动与水资源污染的关系。”、“如何如何珍惜和保护水资源?”通过观察、查阅资料、到社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走访专业人员等方法进行探究、思考。
3、引导学生整理材料、讨论交流,解决验证问题4、引导各学习小组撰写观察、调查总结报告。
活动一:水知识、保护水资源知识大比拼
各组准备参加关于《水》知识竟赛、展开一轮有关水、保护水资源知识大比拚。
活动时间:4周3 活动地点:电教室活动形式:抢答比赛
参加人员:四(5)班全体同学、各科组长、教导处领导、四年级各班代表活动过程:
1、分组:全班分六个学习组,小组学习,推选三个代表参加抢答比赛。2、推选主持人(两人),写好主持词,做好训练。3、编写题目:辅导老师、班委会。4、准备奖品:奖状、学生制作奖品。5、场地布置:班委会负责。
6、过程:a/介绍参加活动领导、嘉宾、同学。
b/比赛开始。
c/学生代表谈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
d/学校领导讲话。e/颁奖。
附活动图片
(活动后记: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欣喜看到,同学们学会探究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健康向上、开朗自信的个性。)
第三阶段收获交流,分享成果
活动目标:
1、在交流研讨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2、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活动流程:
汇报、讨论、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第四阶段
课后延伸
拓展新知(活动二)
走进水世界保护水资源
——保护家乡的母亲河——潭江
准备工作:
1、《走进水世界保护水资源》活动动员宣传资料。
2、环保小组进行调查研究的准备:调查内容、方式、时间、地点、规模及必需品准备。
3、检查计算机网络连接(提前一周完成)
4、必备技能培训:对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培训。(一周时间,提前一天完成。)实施阶段:
1、分工安排:交代任务、组织分工、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分组讨论、各组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最后大家讨论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以电子文稿阐述、各组尽量学会制作网站。(二周内完成)2、成果展示:
参加人员:邀请学校校长、同学、教师参与学生成果展示,并给予评价。(成果展示前两天完成)
3、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探索(3天)
1/ 参与水资源浪费与污染调查,各自留心自己家里和周围人们用水的现象,作好详细记录。
2/ 把收集到的情况进行汇总,讨论学生观察到的浪费水与污染水的现象。3/ 通过网络了解我国水资源情况,我国主要河流水污染现象。对家庭、社区等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开展调查,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整理,最后制定出第二阶段考察研究的行为方案。
第二阶段:身边的水环境(一周)
1、到污水处理厂现场考察:了解水浪费和污染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水的净化处理情况。自来水厂参观考察:了解生活用水来源。
2、考察潭江河流的污染情况及了解污染源。
3、到幕村、幕沙小区进行居民生活用水问卷调查。第三阶段:在这里迸发智慧的火花(一周)
1、学生采集污水、河水、自来水等水样,用于动植物实验和污水净化实验。附活动图片:
2、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制作实验报告演示文稿。第四阶段:关注生命之水,从小事做起(二周)1、各小组整理、汇编、撰写调查、实验活动报告。
2、节水护水行动:倡议书、倡议演示文稿。向社区居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四、汇报展示:
通过本单元的探究学习,同学们收集了很多关于水、水与我们生活、水与大自然、水资源与水资源污染等资料,我们组织了一个展示会。
(一)时间:6周3 (二)地点:电教室
(三)参加人员:学校老师、四年级全体学生(四)会场布置:班委会。
(五)准备工作:推选解说员、写好解说词、各学习小组准备展示资料。(六)形式:展示会。附学生制作演示文稿:
五、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调查、考察、实验、设计、操作、分析、服务等活动来开展学习活动,在《水》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发现各种关于“水”
的问题,研究解决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从而在探究有关“水”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健康向上、开朗自信的个性。
创新要求会发现问题,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不能抹杀孩子“好问”的天性,要让学生敢于问问题,努力多问问题。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由想解决同样问题的伙伴自发组成了“探究学习小组”,这样,他们的探究意识又增强了。
尝试以探究性学习为主来开展教学活动,《水》给我在教学工作中留下了不少启发和深思。发现问题是学生走向创新人才的第一步,我将在教学中继续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的与人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