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如使用多潘立酮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选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平衡脾胃功能,胃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有效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出现机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显示为餐后饱胀不适、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患者内镜检测无显著变化[1]。近几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机率呈上升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没有确定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2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2例,全部患者都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确诊要求,患者均有1项或者多项临床症状:上腹痛或者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感,排除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51~71岁,平均年龄位(35.9±7.2)岁,平均病程为(8.3±4.3)年;观察组患者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38.2±8.3)岁,平均病程位(9.1±3.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用洗衣治疗,都口服多潘立酮(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61)10 mg,3次/d,根据患者不一样的症状,当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和西咪替丁等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主要病情在吃饭前30 min服用,连续使用1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选取中药六君子汤与四逆散结合西药治疗,西药选取西沙必利片等进行治疗,早饭前30 min复用奥美拉唑胶囊20 mg和西沙必利片15 mg,针对伴有忧虑等情緒的患者,每天早饭前30 min服用黛力新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状况选用六君子汤和四逆散进行加减治疗,药方包含10 g陈皮、20 g党参、15 g白术、20 g茯苓、15 g炒青皮、10 g半夏以及10 g柴胡等。吃饭积滞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选用鸡内金和焦三仙进行治疗,肝经郁热患者选用加上丹皮和炒栀子进行治疗,呕吐患者加上苏梗进行治疗,痰湿患者加上厚朴与苍术进行治疗,胃热患者加上黄连与石膏进行治疗,所有药都以水煎服,130 ml/次,1次/d。
1.3疗效观察 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中国消化不良诊断指南作为评判标准[2]。判定如下:①显效:患者厌食、恶心以及烧心等临床表现全部消失;②有效:患
者呕吐和恶心等临床表现基本得到控制;③无效:患者临床表现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患者临床表现更为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 对照组的治疗时间是(30.9±2.3)d,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是(23.5±1.6)d,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显著变短,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没有确定的名称,依据患者的病情把功能性消化不良排到反胃和胃脘痛等范围[3-4]。医学家对每种病因都做了分析,觉得病机以本虚和虚实联合为主,和患者的肝脾等体内脏腑功能有关。西医中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方法是对症支持治疗,中医在这方面拥有优势,可以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5]。
西医中觉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为患者出现胃肠运动功能障碍,造成患者胃酸分泌, 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多潘立酮对于胃黏膜的细胞有很强的选择性,可以阻止胃酸分泌,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保护。中医中选取六君子汤与四逆散进行治疗,药方中青皮和柴胡等结合治疗可以增强患者体内的高胃蛋白酶活性,提高胃蛋白酶的排出。现代医学觉得六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的效果,减短消化管的收缩周期,有利于患者胃排空;四逆散有疏肝理脾的效果;柴胡具有升阳和透邪的效果;枳壳具有行滞消胀的效果,药物合用起到调理作用[6]。
本研究结果见前文详述,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选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平衡脾胃功能,胃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有效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出现机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梦.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1):51-52.
[2]王宏,郑红,欧秀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06):688-689.
[3]林海涵,陈汉武.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03):60-61.
[4]戚建芬.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08):24.
[5]寇媛,杨波.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48-49.
[6]杜强明,曲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63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19-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