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8~10页“练习二”。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2.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现在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相关知识?
师生一起梳理小数乘法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有全面的把握,在理解的基础上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基础练习,巩固所学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1题。 师: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预设2:点小数点时,从积的右边开始往左数,积的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位数。
预设3: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划掉。 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2题。 师:怎么读取所称物品的质量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受刻度尺和时钟钟面的启发,说出指针指向几,
1 / 4
所称物品的质量就是几千克。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表盘,每个大格被平均分成10个小格,1大格表示1 kg,那么每小格表示多少呢?引导学生说出0.1 kg。
师:图中的3个物品的质量各是多少呢?
【学情预设】第一个:2.7 kg;第二个:7.5 kg;第三个:7.2 kg。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确定物品质量的大致范围。如:第一个图中,表盘上的指针指向2和3之间,表示物品的质量在2 kg~3 kg之间,再看指针指向刻度2再往后第7小格,表示0.7 kg,即物品的质量是2.7 kg。
师:怎样求各种商品的总价呢?
【学情预设】根据“总价=单价×质量”直接列式计算。充分讨论后,教师指名学生口算,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8题。
师:从这道题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怎么列式解决这些问题呢? 学生自主解答后展示交流。
有的学生可能只注意到了“长颈鹿高多少米”这个问题,而忽略了“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这个问题,这时老师要适时强调,获取题中信息时要全面,不要遗漏。
三、能力提升,发散思维
1.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9题。 师:怎么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学情预设】根据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师:先仔细观察题目,再说一说应该填什么。
【学情预设】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学生能很快得出答案,并说出理由。
教学提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归纳结论,并可以举一些例子让学生来验证结论。
2 / 4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计算、比较、归纳来得出一些结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用文字语言来表述数学结论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3题。 师:仔细读题,你能找到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普通冰箱一天耗电0.8千瓦时,节能冰箱一天耗电0.22千瓦时,电费每千瓦时0.5元。
师:怎样列式计算第(1)(2)小题? 【学情预设】0.5×0.8,0.5×0.22。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已有信息提出用小数加减法和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列式解决。
设计意图:在学习数的运算时,加强练习有助于更好更快地理解计算方法,一些生活情景题则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4.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4题。 师:2535=65×39,25.35有几位小数呢? 【学情预设】有两位小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所填的两个数也一共有两位小数。 师:可以怎么填呢?
【学情预设】25.35 =6.5×3.9
=65×0.39 =0.65×39
如果有学生说出了其他填法,如:0.065×390,教师应予以鼓励,并引导学生讨论,若有一个因数为整数且末尾有0,那么另一个因数有几位小数。
指名学生口答第2小题,集体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了“两化”。一是让练习层次化,练习的安排体现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不同层
3 / 4
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通过集体练习、集体讲评,展开讨论交流,力争让学生理解运算方法,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二是让练习生活化,借解决生活问题来巩固计算,让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