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73–7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对于24时记时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
激趣法、引导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想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音乐)。同学们听清楚吗?
生:听清楚了!师:是什么音乐? 生:是“新闻联播”的音乐!
师:谁知道“新闻联播”节目是在什么时间看?生:7点看!
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7点?说完整。生:下午的7点。师:还可怎么说?生:晚上的7点。
师:是啊,这个时候天要黑了。我们把它叫做晚上的7点。准确的说,新闻联播是什么时间看?
生:晚上的7点看新闻联播。
师:想不想看一个既有音乐又有画面的“新闻联播”?生:想! 师:(课件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啊!这就是“新闻联播”了!上面写着晚上7:00吗?
生:没有,是19:00!
生:19:00其实就是晚上7:00。师:为什么呢? 2
生:因为19:00就是12:00过了7个小时,所以就是晚上7:00。 师:你们的意思就是说,19:00其实就是晚上7:00,表示的是同一时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天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
师:我们就请钟表帮忙一起回忆一下我们一天的时间。教师拨动钟面上的指针并讲解:
钟面呈现深夜12时:当深夜12时,我们还在甜蜜梦乡中时,一天已经悄悄开始了,所以12时也可以记作凌晨0时。
钟面呈现早上8时:这时太阳慢慢的露出笑脸,现在是什么时候?(早上8时)这时我们已经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开始上课了,这时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多少个小时?(8个小时)所以,早上8时也可以记做8时(直观演示时针一格一格的向前走)
钟面呈现中午12时: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是什么时候?(中午12时),这时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多少个小时?(12个小时)所以,中午12时也可以记做12时.这时时针已经转了一圈,一天的时间已经结束了吗?(没有)对,时针继续向前走(直观演示时针一格一格的向前走)
钟面呈现下午1时:当时针再次指向1时,是一天的什么时候? 3
(下午1时)这时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多少个小时?(13个小时)所以,下午1时也可以记做13时.为什么呢?(前面第一圈已经转了一圈是12小时,所以要用12+1=13(板书:下午1时——13时)
师:我来拨动指针,谁来接着板书?生:下午3时(15时)、下午6时(18时)
师:晚上12时就是几时?(24时)一天的时间已经结束了吗?(结束)时针刚好转了几圈?(两圈),一天一共过了多少小时?(24个小时)时间老人的脚步是不是停止了呢?(没有,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对,新的一天又悄悄的开始了。所以,24时也叫做0时。它既是一天的结束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2、探索研究24时计时法(1)、比较两种计时法的特点
师: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这两种计时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讨论。
生1、第一种有文字说明,从0——12时计时。生2、第二种没有文字说明,从0——24时计时。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种计时法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为下一环节为两种计时法起名字打下了基 4
础。)
(2)、给两种计时法起名字。
师:找到了两种计时法的区别,我建议要不要给这两种不同的计时法起个名字呀!
学生自由发言。
师:第一种用0——12时计时我们叫()计时法。生:12时计时法。 师:那第二种就叫()时计时法。生: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给两种计时法起名字,加深了学生对两种计时法特点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24时计时法的优点
师:同学们,这两种计时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并说明理由。生1、12时计时法。
生2、24时计时法。不用文字说明,数字越大,说明时间越晚。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主见!24时计时法无需文字说明,更简捷明了,是国际上通用的计时方法,一般用于正式场合。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发言,使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法计时的简捷,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新的计时方法。)
(4)、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
师:生活中,在哪儿见过24时计时法?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