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我的说课题目是《怀念母亲》。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季羡林先生对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所怀有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生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学习本课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爱自己的妈妈,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我设定了如
下三维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在理解重点句子过程中加深理解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所怀有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抓住并理解那些表达情意的关键词句。根据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分析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感悟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 二、说学情,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三、说教学方法
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本节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依据本课的性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会学。针对本课,我将引导学生主要采用阅读、谈话、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我准备从激趣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深入、课堂总结、作业设置者五个环节来进行本课的教学,,(一)激趣导入
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情绪高涨。在导入环节,我采用谈话导入法,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有一位怎样的母亲,再对学生的分享发言进行小结,进而导入本课。
导入完毕,新课开授。第一课时我将首先带领学生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品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二)初读课文
首先给学生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让他们边听、边读,边在文中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词,并且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朗读完后,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然后找学生回答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课文说有两个母亲?指谁? 2、 作者更喜欢那个母亲呢?你怎么知道的?
由此引出第一段关键句:“对两个母亲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指导 学生朗读这一句,体会情感。 (三)品读课文,怀念“生身母亲”
1、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准备先带领学生感受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情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那深沉的爱?并画出来。
2、然后指名学生分享她们找到的句子,之后出示句子:“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提出“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事使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问题,找学生回答。
3、然后继续深挖,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还有什么原因会如此伤心,小组讨论交流,我从旁引导,归纳出作者伤心的深层原因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并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4、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体会作者感情,我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父母都为自己做过些什么,然后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理解与爱。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体会作者失去母亲的痛苦之情和那份深深的思念。 (四)课堂总结
在第一课时的最后,我用一句话小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并为后面的第二课时做铺垫:这节课我们品读了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怀念,那么,他对另一个母亲——祖国母亲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下次课再一起体会。 (五)作业设置
我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作业: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她深深的敬意与爱慕,要求做到首尾呼应。
五、板书设计:为了体现教学意图,突出重难点,显示教学思路,利于学生理解,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生身母亲 崇高的敬意 怀念母亲
祖国母亲 真挚的爱慕
总之,“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我想通过以上“目标的简明、环节的简化、内容的简约、方法的简便”真正实现“简单教语文,完全为学生,扎实促发展。我的说课完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