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方测绘全站仪说明书中文-NTS350

南方测绘全站仪说明书中文-NTS350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一、 预备事项

预防事项

1. 日光下测量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瞄准太阳。若在太阳下作业应安装滤光器。 2. 避免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放仪器,亦应避免温度骤变(使用时气温变化除

外)。

3. 仪器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注意防震、防尘和防潮。 4. 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差异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

它适应环境温度后再使用仪器。

5. 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仪器上的电池卸下分开存放。电池应每月充电一

次。

6. 仪器运输应将仪器装于箱内进行,运输时应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

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使用软垫。

7. 仪器安装至三脚架或拆卸时,要一只手先握住仪器,以防仪器跌落。 8. 外露光学件需要清洁时,应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净,切不可用其它物品

擦拭。

9. 仪器使用完毕后,用绒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灰尘。仪器被雨水淋湿后,切

勿通电开机,应用干净软布擦干并在通风处放一段时间。

10. 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仪器,确信仪器各项指标、功能、电源、初始设置和

改正参数均符合要求时再进行作业。 11. 即使发现仪器功能异常,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可擅自拆开仪器,以免发生不必

要的损坏。

部件名称

粗瞄器

物镜

仪器中心标志

管水准器

光学对中器

显示屏

圆水准器

整平脚螺旋

底板

电池锁紧杆

望远镜把手 电池

目镜 垂直微动螺旋 对中器 垂直制动螺旋 数据通讯接口

水平制动 水平微动 基座锁定钮

键盘

仪器开箱和存放

开箱

轻轻地放下箱子,让其盖朝上,打开箱子的锁栓,开箱盖,取出仪器。 存放

盖好望远镜镜盖,使照准部的垂直制动手轮和基座的圆水准器朝上将仪器平卧(望远镜物镜端朝下)放入箱中,轻轻旋紧垂直制动手轮,盖好箱盖并关上锁栓。

安置仪器

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精确整平和对中,以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

二、 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

操作键

数字键盘 星键 F1-F4 电源开关键 角度测量 (上移键) 退出键 距离测量 (下移键) 名 称 角度测量键 距离测量键 坐标测量键 菜单键 功 能 进入角度测量模式(上移键)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下移键)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进入菜单模式 (左移键) 右移键) 坐标测量 (左移键) 菜单键 (右移键) 键盘符号: ANG 按键 ANG MENU MENU ESC POWER F1 -F4 0- 9 ESC POWER 0- 9 退出键 电源开关键 数字键 返回上一级状态或返回测量模式 电源开关 输入数字和字母、小数点、负号 F1- F4 软键(功能键) 对应于显示的软键信息 星键 进入星键模式 显示符号:

V% HR HL HD VD SD N E Z * m ft fi

显示符号 V% HR HL HD VD SD N E Z * m ft fi 内 容 垂直角(坡度显示) 水平角(右角) 水平角(左角) 水平距离 高差 倾斜 北向坐标 东向坐标 高程 EDM(电子测距)正在进行 以米为单位 以英尺为单位 以英尺与英寸为单位 功能键

角度测量模式 (三个界面菜单)

V: 90°10′20″ HR: 122°09′30″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倾斜 --- V% P2↓ H-蜂鸣 R/L 竖角 P3↓ F1 F2 F3 F4

页数 软键 显示符号 功 能 第1页 (P1) 第2页 (P2) 第3页 (P3)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倾斜 --- V% P2↓ H-蜂鸣 R/L 竖角 P3↓ 水平角置为0°0′0″ 水平角读数锁定 通过键盘输入数字设置水平角 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 设置倾斜改正开或关,若选择开则显示倾斜改正 ---------------------------------- 垂直角与百分比坡度的切换 显示第3页软键功能 仪器转动至水平角0°90°180°270°是否蜂鸣的设置 水平角右/左计数方向的转换 垂直角显示格式(高度角/天顶距)的切换 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

距离测量模式(两个界面菜单)

HR: 122°09′30″ HD*[ r ] <坐标测量模式(三个界面菜单)

N: E: Z: 测量 模式 S/A P1↓ 镜高 仪高 测站 P2↓ 偏心 --- m/f/i P3↓

F1 F2 F3 F4 页数 第1页 (P1) 第2页 (P2) 第3页 (P3) 软键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显示符号 测量 模式 S/A P1↓ 镜高 仪高 测站 P2↓ 偏心 --- m/f/i P3↓ 功 能 启动测量 设置测距模式为 精测/跟踪 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设置 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 设置棱镜高度 设置仪器高度 设置测站坐标 显示第3页软键功能 偏心测量模式 ---------------- 距离单位的设置 米/英尺/英寸 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

三、 角度测量

1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

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 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瞄准目标的方法(供参考)

①将望远镜对准明亮天空,旋转目镜筒,调焦看清十字丝(先朝自己方向旋转目镜筒再慢慢旋进调焦清楚十字丝);

②利用粗瞄准器内的三角形标志的顶尖瞄准目标点,照准时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保留有一定距离;

③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或左右移动发现有视差时,说明调焦或目镜屈光度未调好,这将影响观测的精度,应仔细调焦并调节目镜筒消除视差。

2 通过锁定角度值进行设置

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操作过程 ①用水平微动螺旋转到所需的水平角; 操作 显示 V: 122°09′30″ HR: 90°09′30″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显示角度 水平角锁定 HR:¨ 90°09′30″ >设置 --- --- [是] [否] ②按F2(锁定)键; F2 ③照准目标; ④按F3(是)键完成水平角设置*1),显示窗变为正常的角度测量模式。 照准 V: 122°09′30″ HR: 90°09′30″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F3 *1)若要返回上一个模式,可按F4(否)键。

3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设置

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V: 122°09′30″ HR: 90°09′30″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①照准目标 照准 水平角设置 HR: ②按F3(置盘)键 F3 输入 --- --- [回车] ③通过键盘输入所要求的水平角*1),如:150º10′20″ F1 F4 V: 122°09′30″ HR: 150°10′20″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随后即可从所要求的水平角进行正常的测量。*1)参阅“字母数字的输入”。

六、距离测量

在进行距离测量前通常需要确认大气改正的设置和棱镜常数的设置,再进行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连续测量)

确认处于测角模式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V: 90°10′20″ ①照准棱镜中心 照准 HR: 170°30′20″ H-蜂鸣 R/L 竖角 P3↓ HR: 170°30′20″ HD*[ r ] <距离测量(N次测量/单次测量)

当输入测量次数后,仪器就按设置的次数进行测量,并显示出距离平均值。当输入测量次数为1,因为是单次测量,仪器不显示距离平均值。

确认处于测角模式。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V: 122°09′30″ HR: 90°09′30″ ①照准棱镜中心 照准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HR: 170°30′20″ ②按*1); 键,连续测量开始 HD*[ r ] <精测模式/跟踪模式

这个设置在关机后不保留, 操作过程 ①在距离测量模式下按F2(模式)*1)键所设置模式的首字符(F/T) F2 操作 显示 HR: 170°30′20″ HD: VD: 测量 模式 S/A P1↓ HR: 170°30′20″ HD: m VD: m 精测 跟踪 --- F ②按F1(精测)键精测,F2(跟踪)F1—F2 键跟踪测量, HR: 170°30′20″ HD: m VD: m 测量 模式 S/A P1↓ *1)要取消设置,按ESC键。

放样

该功能可显示出测量的距离与输入的放样距离之差。 测量距离 - 放样距离=显示值

放样时可选择平距(HD),高差(VD)和斜距(SD)中的任意一种放样模式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HR: 170°30′20″ ①在距离测量模式下按F4(↓)键,F4 进入第2页功能 HD: VD: 测量 模式 S/A P1↓ 偏心 放样 m/f/i P2↓ 放样 ②按F2(放样)键,显示出上次设置的数据。 ③通过按F1-F3键选择测量模式。 F1:平距, F2:高差, F3:斜距 例:水平距离 ④输入放样距离*1)350 m F2 HD: m 平距 高差 斜距 --- 放样 F1 HD: m 输入 --- --- 回车 F1 输入350 F4 放样 HD: m 输入 --- --- 回车 HR: 120°30′20″ ⑤照准目标(棱镜)测量开始,显示出测量距离与放样距离之差。 照准P dHD*[ r ] <偏心测量模式

共有四种偏心测量模式: 1.角度偏心测量 2.距离偏心测量

3.平面偏心测量 4.圆柱偏心测量

七、坐标测量

坐标测量的步骤

通过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后测量坐标时,可直接测定未知点的坐标。 ○要设置测站点坐标值, “测站点坐标的设置”。

○要设置仪器高和目标高, “仪器高设置”和 “棱镜高的设置”。 ○要设置后视,并通过测量来确定后视方位角, 方可测量坐标。 未知点的坐标由下面公式计算并显示出来:

测站点坐标:(N0,E0,Z0) 相对于仪器中心点的棱镜中心坐标:(n,e,z) 仪器高:仪高 未知点坐标:(N1,E1,Z1) 棱镜高:镜高 高差:Z(VD) N1=N0+n E1=E0+e

Z1=Z0+仪高+Z-镜高

仪器中心坐标((N0,E0,Z0+仪器高)

进行坐标测量,注意:要先设置测站坐标,测站高,棱镜高及后视方位角。 操作过程 ①设置已知点A的方向角*1) 操作 设置方向角 显示 V: 122°09′30″ HR: 90°09′30″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②照准目标B,按键 照准棱镜 N: << m E: m Z: m 测量 模式 S/A P1↓ ③按F1 (测量)键,开始测量 F1 N* m E: m Z: m 测量 模式 S/A P1↓

测站点坐标的设置

设置仪器(测站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坐标,仪器可自动转换和显示未知点(棱镜点)在该坐标系中的坐标。

电源关闭后,可保存测站点坐标,参见12“基本设置”。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N: m ①在坐标测量模式下,按F4(↓)键,转到第二页功能: F4 E: m Z: m 测量 模式 S/A P1↓ 镜高 仪高 测站 P2↓ N-> m E: m ②按F3(测站)键 F3 Z: m 输入 --- ---- 回车 ③输入N坐标*1) F1 输入数据 F4 N: m E-> m Z: m 输入 --- ---- 回车 N: m ④按同样方法输入E和Z坐标,输入数据后,显示屏返回坐标测量显示。 输入范围: ↖ N、E、Z ↖ + ↖ N、E、Z ↖ + ↖ N、E、Z ↖ + E: m Z: m 测量 模式 S/A P1↓ 仪器高的设置

电源关闭后,可保存仪器高,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N: m ①在坐标测量模式下,按F4(↓)键,F4 转到第2页功能 E: m Z: m 测量 模式 S/A P1↓ 镜高 仪高 测站 P2↓ 仪器高 ②按F2(仪高)键,显示当前值 F2 输入 仪高 m 输入 --- --- 回车 F1 ③输入仪器高*1) 输入仪器高 F4 *输入范围: —≤仪器高≤+ —≤仪器高≤+ —仪器高≤+ N: m E: m Z: m 测量 模式 S/A P1↓ 棱镜高的设置

此项功能用于获取Z坐标值,电源关闭后,可保存目标高,参见“12基本设置”。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N: m ①在坐标测量模式下,按F4键,进入第2页功能 F4 E: m Z: m 测量 模式 S/A P1↓ 镜高 仪高 测站 P2↓ 镜高 ②按F1(镜高)键,显示当前值 F1 输入 镜高 m 输入 --- --- 回车 F1 ③输入棱镜高*1) 输入棱镜高 F4 N: m E: m Z: m 测量 模式 S/A P1↓ 输入范围: —≤棱镜高≤+ —≤棱镜高≤+ —棱镜高≤+ 测量程序模式

按MENU键,仪器就进入菜单模式,在此模式下,可进行设置与检验工作。 坐标数据的使用

可以直接输入坐标值或利用坐标数据文件计算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MLM (A-B,A-C) <第一步> HD: m 测量 镜高 坐标 设置 在第④步选择“使用坐标数据文件”在操作步骤⑥之后 ①按F3(坐标)键显示键盘输入屏 F3 N-> m E: m Z: m 输入 --- 点号 回车 ②按F3(点号)键,可以使用坐标数据文件,显示点号输入屏。 按F3(平距)键,显示屏返回到步骤⑥选择坐标输入模式后,须按F1(输入)键,并输入数据 F3 MLM (A-B,A-C) PT#:__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平距 回车

设置测站点Z坐标

可输入测站点坐标,或利用对已知点的实测数据来计算测站点Z坐标,并重新设置已知点数据和坐标数据可以由坐标数据文件得到。

1)设置测站Z坐标 [例]使用坐标数据文件 操作过程 ①按MENU键,再按F4(P↓)显示主菜单2/3 操作 MENU F4 显示 菜单 2 / 3 F1: 程序 F2: 格网因子 F3: 照明 P1↓ 菜单 1 / 2 ②按F1键,进入程序 F1 F1: 悬高测量 F2: 对边测量 F3: Z坐标 P1↓ Z坐标设置 ③按F3(Z坐标)键 F3 F1: 使用文件 F2:不使用文件 选择文件 ④按F1(使用文件)键 F1 FN: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 回车 ⑤按F1(输入)键,输入文件名后按F4确认 F1 输入FN F4 Z坐标设置 F1: 输入测站点 F2: 基准点测量 测站点 ⑥按F1键 F1 点号: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⑦按F1(输入)键,输入点号后,按F4确认,显示仪器高输入屏 F1 输入点号 F4 仪器高 输入 仪高: m 输入 --- --- 回车 Z坐标设置 ⑧按F1(输入)键 输入仪器高 显示返回到Z坐标菜单

2)用已知点测量数据计算Z坐标 [例]使用坐标数据文件 操作过程 操 作 F1 输入仪高 F4 F1: 输入测站点 F2: 基准点测量 显 示 菜单 2 / 3 ①按MENU键,再按F4(P↓)MENU 键,进入第2页菜单。 F4 F1: 程序 F2: 格网因子 F3: 照明 P1↓ 菜单 1 / 2 ②按F1键 F1 F1: 悬高测量 F2: 对边测量 F3: Z坐标 P1↓ Z坐标设置 ③按F3(Z 坐标)键 F3 F1: 使用文件 F2:不使用文件 选择文件 ④按F1(使用文件)键 F1 FN: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 回车 ⑤按F1(输入)键,输入文件名后按F4确认 F1 输入FN F4 Z坐标设置 F1: 测站点输入 F2: 基准点测量 NO01# ⑥按F2键 F2 PT#·: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⑦按F1(输入)键,输入坐标数据文件中的某一点号,按F4确认 F1 输入点号 F4 N: m E: m Z: m >OK [是] [否] 镜高 输入 ⑧按F3(是)键,以示确认 F3 镜高 m 输入 --- --- 回车 ⑨按F1(输入)键,输入棱镜高后按F4确认 F1 输入镜高 F4 镜高 镜高 m >照准 --- [是] [否] HR: 90°09′30″ HD* << m VD: m >测量… ⑩照准测点棱镜,按F3(是)照准P 键,测量开始*1) F3 HR: 90°09′30″ HD: m VD: m 下步 --- --- 计算 ⑾、按F4(计算)键*2) Z:Z坐标 dZ:标准偏差 F4 Z坐标设置 Z : m dZ: m --- --- 后视 设置 ⑿按F4(设置)键*3)测站点的Z坐标被设置,显示后视定向点测量屏幕 后视 F4 H(B): 90°09′30″ >照准 [是] [否] ⒀、按F3(是)键,水平角被设置,显示屏返回到Z坐标测量. *1)仪器处于单次精测模式 *2)按F1(新点)键,可测量其它点 *3)按F3键,显示内容交替更换 F3 Z坐标设置 F1: 测站点输入 F2: 基准点测量 九、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菜单的操作: 按下MENU键,仪器进入主菜单1/3模式

按下F1(数据采集)键,显示数据采集菜单1/2

正常测量模式

ESC MENU

菜单 1 / 3 F1: 数据采集

F2: 放样

F3: 存储管理 P1↓

F1

选择文件

FN: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 回车

设置文件

输入测站点 数据采集 1 / 2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输入后视点 F3: 测量 P↓ 数据采集菜单1 / 2 测量 F4

数据采集 2 / 2 选择文件 F1: 选择文件 F2: 输入编码 输入编码 F3: 设置 P↓ 数据采集菜单2 / 2 设置

1. 选择数据采集文件,使其所采集数据存储在该文件中。

* 当需要保存测量数据的时候,应先选择参数设置,在“是否仅存坐标数据”中,选择“否”。

2. 选择坐标数据文件。可进行测站坐标数据及后视坐标数据的调用。(当无需调用已知

点坐标数据时,可省略此步骤)

3. 置测站点。包括仪器高和测站点号及坐标。

4. 置后视点,通过测量后视点进行定向,确定方位角。 5. 置待测点的棱镜高,开始采集,存储数据。

准备工作

数据采集文件的选择

首先必须选定一个数据采集文件,在启动数据采集模式之间即可出现文件选择显示屏,由此可选定一个文件。

文件选择也可在该模式下的数据采集菜单中进行。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菜单 1 / 3 F1: 数据采集 F2: 放样 F3: 存储管理 P↓ 选择文件 ① 由主菜单1/3按F1(数据采集)键 F1 FN: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 回车 SOUDATA /M0123 F2 ②按F2(调用)键,显示文件目录*1) ->*LIFDATA /M0234 DIEDATA /M0355 --- 查找 --- 回车 LIFDATA /M0234 ③按[▲]或[▼]键使文件表向上下滚动,选定一个文件*2),3) [▲]或[▼] DIEDATA /M0355 ->KLSDATA /M0038 --- 查找 --- 回车 数据采集 1 / 2 ④按F4(回车)键,文件即被确认显示数据采集菜单1/2 F4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测量 P↓ *1)如果您要创建一个新文件,并直接输入文件名,可按F1(输入)键,然后键入文件名 *2)如果菜单文件已被选定,则在该文件名的左边显示一个符号“*” *3)按F2(查找)键可查看箭头所标定的文件数据内容 选择文件也可由数据采集菜单2/2按上述同样方法进行。

坐标文件的选择(供数据采集用)

若需调用坐标数据文件中的坐标作为测站点或后视点坐标用,则预先应由数据采集菜单2/2选择一个坐标文件。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数据采集 2 / 2 ①由数据采集菜单2/2按F1 (选择文件)键 F1 F1: 选择文件 F2: 编码输入 F3: 设置 P↓ 选择文件 ②按F2(坐标文件)键 F2 F1: 测量文件 F2: 坐标文件 ③按数据采集文件的选择”介绍的方法选择一个坐标文件 选择文件 FN: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 回车

测站点和后视点

测站点与定向角在数据采集模式和正常坐标测量模式是相互通用的,可以在数据采集模式下输入或改变测站点和定向角数值。

测站点坐标可按如下两种方法设定:

1)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 2)直接由键盘输入

后视点定向角可按如下三种方法设定:

1)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 2)直接键入后视点坐标 3)直接键入设置的定向角

**方位角的设置需要通过测量来确定。

注:如何将坐标数据存入内存,可参阅“直接键入坐标数据”和接收数据”

设置测站点的示例:

(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置测站点的操作步骤)

操作过程 ①由数据采集菜单1/2,按F1(输入测站点)键,即显示原有数据。 操作 F1 显示 点号 ->PT-01 标识符 : 仪高: m 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 测站点 ②按F4(测站)键 F4 点号: PT-01 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测站点 ③按F1(输入)键 F1 点号: PT-01 回退 空格 数字 回车 ④输入点号,按F4键*1) 输入点号 F4 点号 ->PT-11 标识符 : 仪高: m 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 点号 ->PT-11 ⑤输入标识符,仪高*2)*3) 输入标识符 输入仪高 标识符 : 仪高: m 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 点号 ->PT-11 ⑥按F3(记录)键 F3 标识符 : 仪高-> m 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 >记录 [是] [否] 数据采集 1 / 2 ⑦按F3(是)键,显示屏返回数据采集菜单1/3 F3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测量 P↓ *1)参见“字母数字输入方法”。 *2)标识符(标识符)可能通过输入编码库中登记号数的方法输入,为了显示编码库文件内容,可按F2(查找)键。 *3)如果不需要输入仪高(仪器高),则可按F3(记录)键。 在数据采集中存入的数据有点号,标识符和仪高 如果在内存中找不到给定的点,则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该点不存在”。

设置方向角示例:(*方位角一定要通过测量来确定。)

以下通过输入点号设置后视点将后视定向角数据寄存在仪器内 操作过程 ①由数据采集菜单1/2 按F2(后视),即显示原有数据 操作 F2 显示 后视点 -> 编码 : 镜高 : m 输入 置零 测量 后视 后视 ②按F4(后视)键*1) F4 点号-> 输入 调用 NE/AZ [回车] 后视 ③按F1(输入)键 F1 点号 : 回退 空格 数字 回车 ④输入点号,按F4(ENT)键 *2) 按同样方法,输入点编码,反射镜高 *3)*4) 输入PT﹟F4 后视点 ->PT-22 编码 : 镜高 : m 输入 置零 测量 后视 后视点 ->PT-22 ⑤按F3(测量)键 F3 编码 : 镜高 : m 角度 *斜距 坐标 --- V: 90°00′00″ ⑥照准后视点 选择一种测量模式并按相应的软键 例:F2(斜距)键 进行斜距测量,根据定向角计算结果设置水平度盘读数测量结果被寄存,显示屏返回到数据采集菜单1/2 照准 F2 HR: 0°00′00″ SD* <<< m >测量… 数据采集 1 / 2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测量 P↓ *1)每次按F3键,输入方法就在坐标值,设置角和坐标点之间交替交换 *2)参见“字母数据输入方法” *3)点编码可以通过编码库中的登记号来输入,为了显示编码库文件内容,可按F2(查找) *4)数据采集顺序可设置为[编辑-测量] 如果在内存中找不到给定的点,则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该点不存在”。

进行待测点的测量,并存储数据。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数据采集 1 / 2 F1: 测站点输入 F2: 输入后视 F3: 测量 P↓ ① 由数据采集菜单1/2, 按F3(测量)键,进入待测点测量。 F3 点号 -> 编码 : 镜高 : m 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点号 = PT-01 ②按F1(输入)键,输入点号后*1)按F4确认 F1 输入点号 F4 编码 : 镜高 : m 回退 空格 数字 回车 点号 = PT-01 编码 –> 镜高 : m 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③按同样方法输入编码,棱镜高 *2) F1 输入编码 F4 F1 输入镜高 F4 F3 照准 点号 : PT-01 编码 -> SOUTH 镜高 : m 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角度 *斜距 坐标 偏心 ④按F3(测量)键 ⑤照准目标点 ⑥按F1到F3中的一个键*3) 例:F2(斜距)键 F2 开始测量 数据被存储,显示屏变换到下一个镜点 V: 90°00′00″ HR: 0°00′00″ SD* [n] <<< m >测量… < 完成> 点号 ->PT-02 ⑦输入下一个镜点数据并照准该点 编码 : SOUTH 镜高 : m 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V: 90°00′00″ HR: 0°00′00″ SD* [n] <<< m ⑧按F4(同前 )键 按照上一个镜点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 测量数据被存储 按同样方式继续测量 按ESC键即可结束数据采集模式。 照准 F4 >测量… < 完成> 点号 ->PT-03 编码 : SOUTH 镜高 : m 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放样步骤

在放样的过程中,有以下几步:

1. 选择数据采集文件,使其所采集数据存储在该文件中。

2. 选择坐标数据文件。可进行测站坐标数据及后视坐标数据的调用。 3. 置测站点。

4. 置后视点,确定方位角。

5. 输入所需的放样坐标,开始放样。

设置测站点

设置测站点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1)利用内存中的坐标设置 2)直接键入坐标数据

例: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文件设置测站点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测站点 ①由放样菜单1/2按F1(输入测站点)键,F1 即显示原有数据 点号: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测站点 ②按F1(输入)键 F1 点号 = PT-0 1 回退 空格 数字 回车 仪高 ③输入点号,按F4(ENT)键*1) 输入点号 F4 输入 仪高: m 输入 --- --- 回车 ④按同样方法输入仪器高,显示屏返回到放样单1/2 F1 输入仪高 F4 放样 1 / 2 F1:输入测站点 F2:输入后视点 F3:输入放样点 P↓ *1)参阅“字母数字输入方法”

直接输入测站点坐标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测站点 ①由放样菜单1/2按F1(测站点号 输入)F1 键,即显示原有数据 点号: ___________ 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N: m ②按F3(坐标)键 F3 E: m Z: m 输入 --- 点号 回车 ③按F1(输入)键,输入坐标值按F4(ENT)F1 键*1),2) 输入坐标 F4 N: m E: m Z: m 输入 --- 点号 回车 ④按同样方法输入仪器高,显示屏返回到放样菜单1/2 F1 输入仪高 F4 仪器高 输入 仪高: m 输入 --- --- 回车 放样 1 / 2 ⑤返回放样菜单 F1 输入 F4 F1:输入测站点 F2:输入后视点 F3:输入放样点 P↓ *1)参阅“字母数字输入方法”. *2)可以将坐标值存入仪器,参见12“基本设置”。

设置后视点

如下三种后视点设置方法可供选用

1)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文件设置后视点 2)直接键入坐标数据 3)直接键入设置角

例: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文件设置后视点

例: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输入后视点坐标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后视 ①由放样菜单F2(后视)键 F2 点号: 输入 调用 NE/AZ 回车 后视 ②按F1(输入)键 F1 点号 : BA-01 回退 空格 数字 回车 后视 ③输入点号,按F4(ENT)键*1) 输入点号 F4 H(B) = 120°30′20″ >照准 [是] [否] 放样 1 / 2 ④照准后视点,按F3(是)键显示屏返回到放样菜单1/2 照准后视点 F3 F1:输入测站点 F2:输入后视点 F3:输入放样点 P↓ *1)参阅“字母数字输入方法” 每按一下F3键,输入后视定向角方法与直接键入后视点坐标数据依次更变。 后视 点号 = : 方法1 调用已有点号 输入 调用 NE/AZ 回车 F3(NE/AZ) N-> m E: m 方法2 直接输入坐标 输入 --- AZ 回车 F3(AZ) 后视 H(R) = 120°30′20″ 方法3 直接输入角度 输入 --- 点号 回车 F3(点号)

例:直接输入后视点坐标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后视 ①由放样菜单1/2按F2(后视)键,即显F2 示原有数据 点号 = : 输入 调用 NE/AZ 回车 N-> m ②按F3(NE/AZ)键 F3 E: m 输入 --- 点号 回车 ③按F1(输入)键,输入坐标值按F4(回车)键*1),2) F1 输入坐标 F4 照准后视点 照准后视点 F3 后视 H(B) = 120°30′20″ >照准 [是] [否] ④照准后视点 放样 1 / 2 F1:输入测站点 F2:输入后视点 F3:输入放样点 P↓ ⑤按F3(是)键,显示屏返回到放样菜单1/2 *1)参阅“字母数字输入方法”。 *2)可以将坐标值存入仪器,参见12“基本设置”。 实施放样

实施放样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通过点号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 2)直接键入坐标值

例: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放样 1 / 2 F1:输入测站点 F2:输入后视点 F3:输入放样点 P↓ ①由放样菜单1/2按F3(放样)键 F3 放样 点号: 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② F1(输入)键,输入点号 *1),按F4(ENT)键*2) F1 输入点号 F4 镜高 输入 镜高: m 输入 --- --- 回车 ③按同样方法输入反射镜高,当放样点设定后,仪器就进行放样元素的计算 HR:放样点的水平角计算值 HD:仪器到放样点的水平距离计算值 F1 输入镜高 F4 计算 HR: 122°09′30″ HD: m 角度 距离 --- --- 点号: LP - 100 ④照准棱镜,按F1角度键 照准 点号:放样点 F1 HR:实际测量的水平角 dHR:对准放样点仪器应转动的水平角 =实际水平角—计算的水平角 当dHR=0º00ˊ00\"时,即表明放样方向正确 HR: 2°09′30″ dHR: 22°39′30″ 距离 --- 坐标 --- HD*[r] < m dHD: m dZ: m ⑤按F1(距离)键 HD:实测的水平距离 dHD:对准放样点尚差的水平距离 =实测高差—计算高差 *2) F1 模式 角度 坐标 继续 HD* m dHD: - m dZ: - 模式 角度 坐标 继续 HD*[r] < m dHD: m dZ: m 模式 角度 坐标 继续 ⑥按F1(模式)键进行精测 F1 HD* m dHD: - m dZ: - 模式 角度 坐标 继续 ⑦当显示值dHR,dHD和dZ均为0时,则放样点的测设已经完成*3) N: m ⑧按F3(坐标)键,即显示坐标值 F3 E: m Z: m 模式 角度 --- 继续 放样 ⑨按F4(继续)键,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的测设 F4 点号: 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技术指标

望远镜

成像 正像 放大倍率 30×

有效孔径 望远:45mm,测距:50mm 分辨率 4″

视场角 1°30′ 最短视距 1m 视距乘常数 100

视距精度 ≤0.4%D 筒长 154mm

角度测量 --------------------------------------------------------------- 测角方式 光电增量式 光栅盘直径(水平、竖直) 79mm

最小显示读数 1″/5″可选 探测方式 水平角: 双

竖直角:双

测角单位 360°/400gon/6400mil可选 竖直角0° 位置天顶0°/水平0°可选 精度 NTS-352 2″级

NTS-355 5″级 NTS-355S 5″级

距离测量---------------------------------------------------------------- 单个棱镜(在良好气象条件下)

NTS-352: 1.8 km NTS-355: 1.6 km NTS-355S:1.4 km

三棱镜组(在良好气象条件下)

NTS-352: 2.6 km NTS-355: 2. 3 km NTS-355S:2.0 km

数字显示 最大:m最小:1mm 单位 米m/英尺ft可选 精度 ±(3mm+2ppm·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