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草叶集

草叶集

来源:尚车旅游网


摘要

《草叶集》时代精神。《草叶集》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草叶集》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草叶集》与惠特曼经过好几年的默默探索,他于一八五五年推出了《草叶集》。《草叶集》中那些随意涌流的长句,汩汩不停的词语,以及绵绵不绝的意象与联想,便是这种风格的体现。《草叶集》从一八五五年初版的十二首诗发展到一一——九二年们临终版》的四百零一首,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所以说这不仅是他的个人史诗,也是十九世纪美国的史诗。

关键字: 《草叶集》 惠特曼 时代精神

目录

摘要··1

目录··2

《草叶集》时代精神··3

《草叶集》的创作··4

1

《草叶集》的创作艰辛··5

注释··6

参考书目··7

Ⅰ. 《草叶集》时代精神

《草叶集》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

那里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的主人,

那里人民立刻起来反对被选人的无休止的胡作非为,

那里男人女人勇猛地奔赴死的号召,有如大海汹涌的狂浪,

那里外部的权利总是跟随在内部的权利之后,

2

那里公民总是头脑和理想,总统,,州长只是有报酬的雇用人,

那里孩子们被教育着自己管理自己,并自己依靠自己,

那里事件总是平静地解决,

那里对心灵的探索受到鼓励,

那里妇女在大街上公开,如同男子一样,

那里她们走到公共集会上,如同男子一样取得席次。

《草叶集》中对大自然、对自我有着泛神主义的歌颂,泛神主义是崇拜大自然,以自然万物为神的;诗中极力赞美大自然的壮丽、神奇和伟大:

攀登高山,我自己小心地爬上,握持着抵桠的细瘦的小枝,

行走过长满青草,树叶轻拂着的小径,

那里鹌鹑在麦田与树林之间鸣叫,

那里蝙蝠在七月的黄昏中飞翔,那里巨大的金甲虫在黑夜中降落,

那里溪水从老树根涌出流到草地上去。

《草叶集》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世界闻

3

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Ⅱ. 《草叶集》的创作

惠特曼生于美国后约半个世纪,也就是那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新大

陆蒸蒸日上的时代。他出生于长岛亨廷顿区西山村一个农民兼手工艺者的家庭,十一岁即离开学校开始谋生,先在律师事务所和医生诊所当勤杂工,后来到印刷厂当学徒和排字工,当乡村学校教师、报纸编辑和地方党报撰稿人。他在青少年时代接受了民主思想,成为一个杰斐逊和杰克逊式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同时开始学习写作,写些带伤感情调的小品、小说和诗歌。但是,正如他在政治上、在地方民主党内部斗争中频频被人利用和受到打击一样,他的文学创作也长期停滞在因袭模仿的阶段,没有什么成就。这样,到一八四九年三十岁的时候,他才改弦易辙,毅然宣布退出政治活动,并下决心在文学事业中奋斗一番。经过好几年的默默探索,他于一八五五年推出了《草叶集》。

《草叶集》从一八五五年初版的十二首诗发展到一一——九二年们临终版》的四百零一首①,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所以说这不仅是他的个人史诗,也是十九世纪美国的史诗。《草叶集》,这部以自然界最平凡、最普遍而密密成群、生生不息之物命名、面向人类社会姜姜众生的诗集,尽管按照诗人自始至终的意图完成了,并且达到了当初的主要目的而论,即开创一种新的诗风,但另一方面却没有如诗人所设想的那样赢得广大读者,因为即使到今天,惠特曼在国内的“忠实”读者也还限于那些“可能同情并接受一种激进的新的民主诗歌、有文化而不满现状的中产阶级人士”①。这种状况与诗人在反对传统中走得大远有关,同时也来自历史与现实加诸他的

4

制约,那是无法凭主观去否定的。不过,惠特曼毕竟开创了新的诗风,它对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近百年来的诗歌运动都有相当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变迁而波动起伏,但总的说来是在不断扩大深入。盖·威·艾伦说过:惠特曼的观点,尤其是他的人道主义、神秘主义,以及重视现今和不加修饰的实用风格,非常适用于二十世纪的西方国家②,看来,这一论断至今仍有意义。在美国,惠特曼诗风已形成一个传统,成为自由派与学院派进行斗争的武器,青年诗人冲破保守樊篱、大胆创新的榜样。因此,正如罗·哈·鲍尔斯所指出的,“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实质上是一系列与惠特曼的争论。”③

Ⅲ. 《草叶集》的创作艰辛

终其一生,为了《草叶集》,惠特曼都在进行着战斗,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反对“躲躲闪闪、鬼鬼祟祟、模棱两可,不敢打出鲜明旗帜”的艺术,他的诗歌就是那么的坦率而有力。惠特曼捱了一辈子的穷,晚年中风瘫痪,孤苦地在一个小镇隐居。我相信在那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里,惠特曼和他的这部诗集之间已经不光是一种相儒以沫的关系,二者已融为了一体,任何一方倒下,一切都将烟消云散。有的诗人你会很欣赏他高超的诗艺,比如像16世纪的英国诗人斯宾塞,他号称“诗人中的诗人”,玩诗的技巧确实让人高山仰止,而有的诗人却更值得你付出自己全部的灵魂去爱他,我认为惠特曼就是这样的诗人。惠特曼早就被公认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民族诗人了,不过要是让我表达个人对他的敬意,我不会选择上面的那句陈词滥调,因为除了他那个时代的著名演说家罗伯特·英格索尔在他墓前的讲话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言语能更恰当地表达自己对这位诗人的尊敬和喜爱:“他活过了,他死了,而死已不如从前那样可怕了……他所讲述的那些勇敢的话还会像号角那样向那些垂死者响亮地吹奏……他活着时我爱他,他安息之后我仍然爱他”

注释:

5

① K.M.普赖斯:《惠特曼与传统》,第 页。

② 盖·威·艾伦:《惠特曼手册》,纽约,1962,第495 页。

③ 罗·哈·鲍尔斯:《美国诗歌的延续》,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1,第57 页。

参考书目:

《草叶集》时代精神与创作

院系:外国语学院

班级:04级10班

姓名:曹娜

学号:4101265

指导教师:王爱莉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