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导学生撰写专业论文发表,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和运用专业知识创新的积极性,也为增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积累成果。导师指导方法不宜“官方”决定,但学院应确定出宏观的大方向指导,确保导师采用的指导方法科学而适用。具体指导方法应因导师而异,导师要选择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要有生活上的交流,偶尔举行学习交流活动、专题讨论;导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研究项目交给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思维和创新思想的发展,引导和督促学生学生积极申报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导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三)导师制模式的落实步骤1.先试行后推广。学院应有计划、分层次、渐进式地对财管专业本科生实施全员导师制培养战略。有计划即学校对导师制的实行要有行动方案,具体计划与步骤,使导师制有条不紊的运行在财管专业本科生与导师之间;分层次即导师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同偏好的学生,学生是各有千秋,互有不同,导师要针对同学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次教学;渐进式即在本校本院财管专业二表本科生的范围内率先试行导师制培养,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形成推向二表B、二表C或三表生的学生,最终形成全部专业、全学院乃至全学校范围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2.合理安排导师制实施时间。(1)在专业分方向之前运行导师制。益处在于导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选报学习的专业方向;同时,因导师制先于专业分方向,可以培养具有亲和力的团队,利于团队未来的发展,并可避免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学习的盲目性。(2)在专业分方向之后落实导师制。此方案的益处在于同学自己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他们就会有兴趣并积极地参与本领域未来的各项创新项目与活动。3.妥善处理与导员制管理的关系。高校要将导师制培养同导员制管理有机结合,按照《学生管理手册》和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出“学生接受导师培养规则”,既要明确导师制培养内容、范围和方法,更要明确导员制管理的范围和工作要求,围绕学校制定的财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做好导员针对学生思想行为管理的规范和导师针对学生专业修养培育的操守,切实达到分工明确,协作密切,学生管理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四)导师制模式实施的绩效评价1.导师制考评指标体系。导师制考评应分教师和学生两层。针对教师考评的工作由学院教学副院长负责主抓,系办协助,考评指标包括教师集中指导次数和内容、个别指导人次及内容、发表论文数量和级别、有学生参174
与的教研和科研项目数量等级和成果数量、出版教材著作数量级出版社等级、带领学生参加实训和调研次(天)数、团队发表作品等成果数量及级别、指导或带领学生参加课外专业活动或知识技能竞赛次数及成绩、举办专题讲座次数等。安排学生就业人数不宜作为导师考评硬性指标,但对帮助学生就业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导师,应予以表彰。学生考评工作由学院分团委(总支)负责,辅导员具体执行,考评指标包括学年成绩排名、所获奖惩名称与种类、主持或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校内活动及表现、参加校外活动和比赛的次数及成绩、发表论文数量与刊物级别、阅读名家名著数量、热心助人次数、参加公益活动及贡献、补考(重修)科目数量与课程名称、获得奖学金等级等几项。参加考评学生需要提供支撑材料原件。2.考评方法。导师制毕竟是对导师工作的业余资源挖掘利用,虽然有条件的学校会给予教师一定报酬或者对优秀导师给予一定奖励,但教师的绝大部分工作仍应具有义务奉献性质,属于师风师德建设成果的体现。所以,导师制评价方法应简便易行,不宜复杂,只要能够产生客观、公正、令人信服的评价结果即可。建议采取评分表方法,即对确定的考评指标逐项排列于表格“指标体系”栏,逐项定出分值标准,如发表论文———国际四大检索期刊30分、国家级核心期刊20分、国家A级期刊15分、国家B级和省级核心期刊10分、省级级以下期刊5分,再如获得专业知识或技能比赛获奖———国际奖30分、国家级奖20分、省级奖10分、校级奖5分。考评负责人按核实的被考评者申报材料,在表格内逐项打出项分值”,如存在特殊质量如学生主持或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获得单项分值,而项目验收被评为“优秀”的,应该给予“质量加分”。3.结果公示。考评结果审核无误,即应发布公示一周;公示无异议,便可依照考评结果,安排相关待遇或奖励分配适宜。综上所述,财管专业施行“导师制”人才战略培养,其核心是将导师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与解决本科生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拉近导师与本科生,学校与本科生,社会与本科生的距离,塑造更适应社会发展,更容易就业的人才;在施行导师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关键策略的执行,如导师制与分方向的有机配合、学院的执行力度,都是可以提升导师制在运行中实践意义的重要策略,针对关键策略学院要重点看待;导师制的创新之处在于弥补学分制、导员制的漏洞,为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更紧密的桥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助推学校专业特色建设。(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