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应 激
一、选择题
1.应激是机体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
A.特异性全身反应 B.损害性全身反应 C.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D.代偿性全身反应 E.防御性全身反应
2.能作为应激原的是:
A.高温 B.惊恐 C.中毒 D.感染 E.以上都是
3.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时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醛固酮 C.胰高血糖素 D.糖皮质激素 E.垂体加压素
4.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性反应不包括:
A.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D.血液重分布 E.血黏度增高
5.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是:
A.组织缺血 B.血黏度增高 C.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生成
D.能量消耗过多 E.以上都是
6.应激过程中儿茶酚胺促进下列激素分泌,除了:
A.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胰岛素
7.一般在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内分泌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固酮
8.应激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为:
A.胸腺细胞肥大 B.淋巴组织增生 D.淋巴细胞增多 E.中性粒细胞减少
9.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
A.促进蛋白质分解 B.促进脂肪动员 C.生长素
D.糖皮质激素 E.醛 C.肾上腺皮质增大
C.稳定溶酶体膜
D.降低血糖 E.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10.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下列何种化学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A.前列腺素 B.白三烯 C.5-羟色胺 D.缓激肽 E.以上都是
11.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增加最多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α2-巨球蛋白 D.补体蛋白 E.α1蛋白酶抑制剂
12.能使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的因素是:
A.高温 B.缺氧 C.中毒 都是
13.应激时泌尿系统的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尿少 B.尿比重高 D.尿钾降低 E.尿钠降低
14.应激时影响机体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 C.C反应蛋白
D. 感染 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以上 E
A.大脑皮质 B.大脑边缘系统 C.下丘脑 D.中脑 E.间脑
15.下列哪些疾病属于应激相关疾病?
A.原发性高血压 B.冠心病 C.支气管哮喘
D.溃疡性结肠炎 E.以上都是
16.应激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反应中,下列哪一项既具有防御意义又具有不利影响?
A.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 B.儿茶酚胺增多
C.支气管扩张 D.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E.血液重分布
17.应激时心律失常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
A.心肌细胞的钙内流增加 B.心肌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小
C.心肌钙离子慢通道激活 D.心肌不应期延长 E.心肌传导加速
18.GAS的警觉期内哪种激素分泌增多?
A.垂体加压素 B.甲状腺素 C.胰高血糖素 D.糖皮质激素 E.胰
岛素
19.GAS的警觉期的特点是:
A.胸腺、淋巴组织缩小 B.皮质醇起主要作用 C.机体的适应能力趋向衰退 D.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均增加,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E.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
20.GAS抵抗期的特点:
A.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B.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
C.机体代谢率降低,炎症免疫反应增强 D.此期机体对任何应激原的抵抗力增强
E.此期机体各器官功能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21.应激使心率增加,主要由下列哪一作用引起?
A.儿茶酚胺兴奋α受体的作用 B.儿茶酚胺兴奋β受体的作用
C.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E.醛固酮的作用
22.应激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的主要原因是:
A.吞噬细胞减少,活性降低
B.补体、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抗感染的急性期蛋白减少
C.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对免疫功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D.热休克蛋白在应激时合成增加的作用
E.各种应激原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3.应激时,消化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A.胃肠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B.胃酸分泌增加
C.胃黏液蛋白分泌增加 D.平滑肌麻痹 E.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
24.应激时物质代谢变化特点是
A.分解减少,合成减少 B.分解增加,合成增加 C.分解减少,合成增加 D.分解增加,合成减少 E.分解增加,合成不变
25.关于热休克蛋白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B.充当“分子伴娘”的作用
C.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 D.抑制蛋白酶活性 E.清除自由基
26.热休克基因的转录活性是通过下列哪项作用而启动的?
A.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的作用
B.热休克转录因子单体蛋白的作用
C.变性蛋白与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结合后的作用
D.变性蛋白与热休克因子单体蛋白结合后的作用
E.HSP70的中介作用
27.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合成?
A.单核吞噬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肝细胞 E.淋巴细胞
28.应激时血液系统的变化是:
A.白细胞数目增加,核左移 B.血小板数量减少,黏附能力减弱
C.纤维蛋白浓度降低 D.红细胞沉降率降低 E.凝血因子V、Ⅷ浓度降低
29.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表现是:
A.免疫功能增强 B.造血功能增强 C.血液重新分布
D.白细胞数目增加 E.神经内分泌反应
30.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A.胆汁反流 B.酸中毒 C.胃黏膜缺血
D.胃腔内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 E.碱中毒
31.蓝斑-交感-肾上肾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是:
A.肾上腺髓质 B.腺垂体 C.蓝斑
D.大脑边缘系统 E.室旁核
32.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是:
A.CRH释放 B.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D.ACTH释放
E.引起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33.参加应激反应的关键性器官是
A.心脏 B.肺 C.前列腺 D.甲状腺 E.肾上腺
34.下面哪项是有关“分子伴娘”的正确描述?
A.能提高细胞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 B.与受损蛋白质修复或移除有关
C.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解
D.诱生性HSP即是一类重要的“分子伴娘” E.以上都对
35.下列哪种蛋白为负性急性期反应蛋白?
A.纤维蛋白原 B.铜蓝蛋白 C.α1蛋白酶抑制剂
D.白蛋白 E.C反应蛋白
36.下面有关急性期反应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急性期反应少数蛋白浓度可降低
B.急性期反应构成了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系统
C.AP包括C反应蛋白、补体等
D.急性反应时相的特点是免疫球蛋白大量生成
E.A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37.应激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中和下列哪项无关?
A.胆汁反流 B.黏膜缺血,不能及时运走黏膜内的H+
C.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D.胃腔内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
E.上皮细胞能量产生不足
38.应激所致内分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
A.慢性应激可致儿童生长发育缓慢 B.慢性心理应激时GH分泌减少
C.甲状腺轴可受抑 D.性腺轴可受抑 E.以上都对
39.下面有关应激的心理性反应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应激都包含心理、情绪上的反应 B.总是损害认知功能
C.应激可引起情绪反应 D.应激可致社会行为改变
E.情绪反应可能会成为左右应激反应的关键因素
答案:1-5CEDEE;6-10ECCDE;11-15 CEDBE;16-20 BEDDB;21-25 BCEDB;26-30ADA EC;31-35CBECD;36-39DCEB
二.填空题
1.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是 , 。
[答案]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
2.应激原可粗略地分为 、 、 三类。
[答案] 外环境因素 机体的内在因素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为 、 、 三期。
[答案] 警觉期 抵抗期 衰竭期
4.应激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 、 浓度的迅速升高。
[答案]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5.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 和 , 特别是 ,它可能是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答案] CRH ACTH CRH
6.热休克蛋白的基本结构为 和 。
[答案] N端的一个具ATP酶活性的高度保守序列 C端的一个相对可变的基质识别序列
7. 急性期反应的主要特征是 。
[答案] 体内急性期反应蛋白迅速增多
8.慢性应激时引起的食欲降低可能与 的分泌增加有关。
[答案] CRH
9.急性应激时GH的分泌 ,慢性心理应激时GH的分泌 ,且靶组织对 出
现抵抗。
[答案] 增多 减少 IGF-I
10.应激时变化最明显的激素为 和 ,两者对免疫功能主要都显示 效应。
[答案] 糖皮质激素 儿茶酚胺 抑制
11.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 ,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
[答案] 增快 增强 增加
12.应激时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为尿量 ,尿比重 ,水钠排泄 。
[答案] 减少 升高 减少
13.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
[答案] 胃粘膜缺血
14.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答案] 胃腔内H+向粘膜内反向弥散
15.应激时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 。
[答案] 大脑边缘系统
三.名词解释
1. 应激(stress)
[答案]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2. 应激原 (stressor)
[答案] 凡是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皆可称为应激原。
3. 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答案]GAS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
4. 急性期反应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
[答案]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属分泌型蛋白质。
5. 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 protein, HSP)
[答案] 是指由应激原诱导生成或作为细胞固有组分的一组细胞内蛋白质,主要用于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和受损蛋白质的修复和移除,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起防御保护作用。
6. 应激性溃疡 (stress ulcer)
[答案] 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四.问答题
1. 应激反应对机体是有利还是有害?为什么?
[答案要点] 在机体遇到有害因素时发生应激反应,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进行战斗或逃避,有利于在变动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但应激原作用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2. 试述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概念和分期。
[答案要点] GAS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
⑴ 警觉期:是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
⑵ 抵抗期:表现为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对特定应激原的抵抗程度增强,但同时机体的防御贮备能力消耗,对其他应激原的抵抗力下降。
⑶ 衰竭期: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的抵抗能力耗竭,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
3. 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兴奋的基本效应有哪些?
[答案要点] ⑴ 中枢效应: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CRH和ACTH,特别是CRH,它可能是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CRH的功能:①刺激ACTH的分泌进而增加
GC的分泌;②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适量的CRH增多可促进适应,使机体兴奋或有愉快感;但大量的CRH的增加,特别是慢性应激时的持续增加则造成适应机制障碍,出现焦虑、抑郁、食欲性欲减退等;③促进内啡肽的释放;④促进蓝斑-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性。
⑵ 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增多是应激的一个最重要的反应,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慢性应激的GC的持续增加也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有利影响:①升高血糖;②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③抗炎、抗过敏。不利影响:①抑制免疫反应;②抑制生长发育;③抑制性腺轴;④抑制甲状腺轴。
4. 热休克蛋白的来源和功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来源:应激原诱导生成,或作为细胞的结构蛋白在应激原作用下生成增加。
功能:主要用于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和受损蛋白质的修复或移除,可增强机体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如HSP合成的增加可使机体对热、内毒素、病毒感染、心肌缺血等多种应激原的抵抗能力增强。
5. 什么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其生物学功能如何?
[答案要点]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其生物学功能为:⑴ 抑制蛋白酶;⑵ 清除异物或坏死组织;⑶ 抗感染、抗损伤;⑷ 结合、运输功能。
6. 试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答案要点] ⑴ 胃粘膜缺血,这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⑵ 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这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⑶ 其他:如酸中毒;胆汁返流等。
7.如何理解应激时免疫系统除受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外,又反过来参与对应激的调控?
[答案要点] 免疫系统受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免疫细胞上有参与应激反应的大部分激素及神经递质的受体):急性应激反应时,免疫功能增强;持续强烈的应激反应造成免疫功能抑制等。免疫系统参与对应激时神经内分泌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免疫细胞产生的各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