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导入环节,让教学更精彩
作者:陈辛勤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年第10期
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理念及其相应的导入方法也各不相同,文章对教师课堂导入设计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导入 教学环节 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课堂导入主要指的是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将学生的心理倾向逐渐向着教学目标预期的学习环境引导。教师巧妙地将教学内容导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将学习数学知识的压力转变成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作为一种现代化全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为学生营造声像同步、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将相关信息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和理解重难点知识。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关于椭圆的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可将地球公转轨迹、橄榄球以及鸡蛋等生活中存在的椭圆形状物体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就可以把椭圆抽象的特征和概念转化成为可以感觉到的具体物体,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椭圆的概念。然后教师再讲解关于椭圆的性质以及其他数学知识,这样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导入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任何事物都喜欢刨根问底。教师在设计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时候,应该结合高中生的这种年龄特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使学生的认知出现冲突。这样学生就会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趣味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发散性问题以及渐进性问题等教学情境,这种通过创设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教学方式,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趣味性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够促进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情绪;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纵向思考和横向联系;创设渐进性问题能够科学地引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生的认知,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重难知识点的时候,往往会无从下手,渐进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找到解题思路。 三、利用趣味性故事导入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然后再将这些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活泼的故事设计成课堂导入,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习到新的数学知识。例如,当教师在讲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讲解高斯小时候学习数学的故事。在高斯八岁的时候,数学教师有一次要求学生求解1到100各数相加之和,其他同学都在埋头苦算的时候,高斯已经计算出结果是5050。待讲完这个故事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该题目的特征,即颠倒原有数学顺序,然后再将两式相加,乘以数字的个数,再除以2便可以计算出结果。由此可知,求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师将枯燥的高中数学知识通过趣味故事逐层进行分析和引导,寓教于乐,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思考和认真观察,彻底掌握求解等差数列求解的方法,即倒序相加法。 四、通过点题方式导入
所谓点题教学导入方法也就是直接导入法,教师可以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探索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点题式课堂导入方式适合于讲授数学概念相关的课程。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平面向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以下教学导入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有诸如质量或长度等量,在确定其单位后,就可以用某一实数表示出来,还有一些诸如位移这种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向量。再如教师讲解任意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这样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曾经学习过锐角的正切、余弦和正弦等三角函数。之前我们也把锐角扩展到任意角,那么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三角函数的概念可以从锐角扩展到任意角吗?如果可以,该如何扩展?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探索该问题。像这样的课堂导入一方面论述了这节课的教学背景,另外还明确了教学主题,学生也可以更快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五、导入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知识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高中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有切身体会,把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数学化。事实上,数学知识生活化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导入方法。例如,当教师讲解到关于指数概念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细胞裂变这一学生熟悉的问题设计教学导入。像这样把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场景联系起来,可以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有效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还具有技巧性,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课堂导入没有可以遵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固定模式和方法,只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都可以大胆创新、积极导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课堂导入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当代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课堂导入方法,加强高中数学教学导入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袁丽.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数学课堂精彩导入[ J ].求知导刊,2016(08):93. [2]王小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方法和原则[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3):37.
[3]孙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分析[ J ].科技经济市场,2015(08):239. [4]霍超.高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析[ J ].成功(教育),2011(16):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