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幼儿注意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容易转移、不稳定。根据 这一特点,在组织幼儿教学和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讲授:首先,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力求新颖、生动,使幼儿感 兴趣。奇妙有趣的童话,优美动听的散文,富有情趣的寓言, 构思巧妙的谜语,简短活泼的歌曲,生动形象的舞蹈等,都是比较适合教幼儿学习的内容。识字课、计算课,内容比较容易单调、乏味,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老师一定要想法赋予它们以一定的情节,使它们也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把幼儿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在作业和活动的内容上。
其次,教师组织教学与活动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 这对于保持、稳定学前幼儿的注意力也是极为重要的。比如, 教幼儿学习复述故事“金色的房子”(先放光碟给学生看,由学生讨论如何让幼儿学会复述这个故事,再作讲解)
讲解:虽然这个故事内容 很生动,但若总是采取老师背一句、小朋友背一句,老师背 一段、小朋友背一段的方法,幼儿一会儿就会分心走神了。老师可以这样做:第一遍由教师生动、完整地复述,然后老师边放配乐录音,边操作桌面上的玩具进行表演,第三遍请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段复述,第四遍再请小朋友分别扮演各个角色,戴上头饰和简单道具进行表演。这样, 一节课虽然二、三十分钟的时间,但因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孩子们的注意力可以始终集中在故事的复述上,并且在很轻 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故事“金色的房子”的复述。
第三,要注意在教学与活动中适当多用些颜色鲜明、形象生动、能动会变的直观教具。比如,给幼儿朗诵诗歌、讲述故事时,可以配上几幅色彩美丽的图片,使幼儿视、听结合。这样,幼儿的注意力会比单纯听老师口头讲述时保持久 些。如果老师不用图片而改用能动可变的活动教具,边朗诵边操作活动教具,进行表演,幼儿会更有兴趣,在更长时间内专心注意。
第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表情。比如:在讲科学童话“真假蜜蜂”时,一上课,老师就可以用启发式的语言问小朋友:平时,我们看到的都是真蜜蜂,那么怎么还会有假蜜蜂?这假蜜蜂是怎么回事?然后老师再绘声绘色地开始讲述,这样能使幼儿注意力在较长时间内都集中在听老师的讲述上。相反,如果老师对故事内容不熟,照着书结结巴巴地念,既不连贯,又无表情,语气语调也平淡,无变化,
幼儿就不会集中注意去听,或者听一会儿就不爱听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