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4期 2002年7月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Wuxi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VO1.21 NO.4 Ju1. 2002 文章编号:1009—038X(2002)04—0420—04 发酵液中辅酶Ql0的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 吴祖芳1,2, 堵国 成 , 陈坚 (1.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2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 波,315211) 摘 要:在辅酶Q10发酵菌体提取方法筛选的基础上,用薄层色谱(TI C)、紫外光谱(uV)结合高效 液相色谱(HPLC)方法对提纯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丙酮悬液超声处理, 有机溶剂革取5 h,由薄层色谱结合紫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辅酶Ql0’得到较精确的结果,为发酵法生 产辅酶Q10的分离和测定提供了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辅酶Q10;定量分析;鉴定 中图分类号:Q 552 文献标识码:A Studies on the Pur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enzyme Q10 in Culture WU Zu—fang 一,DU Guo—cheng , CHEN Jian (1.School of Biotechnology,Southen Yangtze University,Wuxi 214036,China;2.Faculty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 nology,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Abstract:Coenzyme Ql0 was an important pharmaceutic functional materia1.The purity of the prepa— rations of CoQl0 was determined by TLC,UV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n the base of selected pretreatments of the fermentation culture with proper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ings:adopting acetone solution ultrasonic treatment,extracting time 5 hours, then an accurate analysis result was obtained by using TLC separation and UV absorbance.They could be efficient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CoenzymeQ10. Key words:coenzyme Q10;quantitative analysis;identification 辅酶Ql0又叫泛醌、癸烯醌,是一类脂溶性醌类 溶解,熔点为48.0~50.0℃,相对分子质量863.4; 在动植物、微生物等细胞体内与线粒体内膜相结 合,是生物体呼吸链中重要递氢体.辅酶Ql0作为一 种多功能性的生化药物,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用 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3 二甲氧基一5一甲基一6一癸异戊 烯基苯醌.辅酶Ql0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在氯仿、苯、丙酮或石油醚中 收稿日期:2002—03—05;修订日期:2002—05—20. 作者简介:吴祖芳(1963一),男,浙江奉化人,发酵工程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吴祖芳等:发酵液中辅酶Ql0的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421 途u’2 ;辅酶Ql0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动植物组织提取 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与其它制备方法 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具有原料成本低、易控制 及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能满足该药物在临床 上的需要. 2结果与讨论 2.1辅酶Qlo提取制备方法的确定 、 由于辅酶Ql0为细胞内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 内线粒体内膜上,其提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 品的纯度和得率.提取胞内醌类物质最常用的萃取 剂是有机溶剂 ,引.对菌体细胞采用1)甲醇与乙醚 体积比为2:1;2)异辛烷与异丙醇体积比为3:1;3) 甲醇与氯仿体积比为1:2;4)丙酮直接萃取;5)丙 酮悬液超声破碎等方法,结果见图1.试验结果表 明,甲醇与氯仿混合法抽提后易分多层,后续处理 困难,最后确定采用丙酮悬液超声处理法. 辅酶Ql。是微生物发酵的胞内产物,因此,发酵 产物辅酶Ql。必须经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方法对样品要求较高,分析仪器昂贵且分析费时. 因此,需找到一种简便、准确且相对快速的测定发 酵液中辅酶Q1。的方法.实验利用有机溶剂萃取、薄 层色谱分离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分离和测定 辅酶Q.。,为进一步大规模的发酵生产控制和成分 分析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摹 料 层析硅胶GF254.薄板(10 cm×20 cm); EZ585Q冷冻干燥机:美国FTS systems Inc制造; 高速离心机;超声波细胞破碎仪;TU.1800自动扫 描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 司制造;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 model LC.6AD 型液相色谱仪. 1.2主要试剂 无水乙醇,甲醇,丙酮,石油醚,氯仿,苯,乙醚, 莨 有机溶剂种类 图1不同溶剂处理方法对辅酶Ql。提取率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vent treatment methods on 己烷,异辛烷,异丙醇等均为分析纯. 1.3样品 the extract yields of CO ̄lO 2.1.1溶剂搅拌革取时间的确定冷冻干燥细胞 进121辅酶Q10标准品:Sigma公司产品,舟山海 力生制药公司惠赠. 经丙酮悬液超声处理后,在0.5,1,3,5,8 h内进行 连续搅拌,比较提取效果,结果见图2.最后确定有 机萃取时间为5 h. 1.4辅酶Qlo的制备 制备流程:发酵液(实验室制备,菌种Rhizobi. um radiobacter WSH2061) 6 500 r/min离心分离 15 min一冷冻干燥一有机溶剂搅拌抽提一离心去除 菌体一减压蒸发干燥一残渣用少量石油醚萃取,收 集石油醚层减压浓缩再用水洗涤一无水硫酸钠干 料 莨 燥一定量无水乙醇溶解一薄层层析分离一刮下与 标准品同样R,值的斑点一石油醚抽提一蒸发干燥 一残余物用约0.5 mL乙醇溶解一低温保存待用. 1.5辅酶Qlo的分析方法 紫外分析法:在波长190~300 nm下对待测定 样品进行紫外扫描,测定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 时在275 nm下进行定量测定. 图2有机溶剂萃取时间对辅酶Ql。提取率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extracting time on the extract yields of CoQ1o 2.1.2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常温、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C18(10 cm×4.6 mm ID),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 40,60℃进行提取,结果见图3.考虑连续保温处理 对有机溶剂挥发及目的组成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 剂.以甲醇/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柱 温35℃,检测波长275 am,进样量20 L. 确定有机萃取温度为常温(25℃)结合间歇加热的 方法提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2 无锡轻工大 学 学报 第21卷 以无水乙醇作空白,在190~300 nm下紫外扫描, 爵 其紫外吸收曲线见图4. 餐 图3有机溶剂萃取温度对辅酶Q】0提取效果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extracting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 effectiveness ofCoQ10 2.2 TLC.uv法测定辅酶Qlo含量 2.2.1 薄层色谱法分离辅酶Q1o展开剂的选择 以氯仿与苯(体积比为l:1)或石油醚与乙醚(体积 比为8:2)等为展开剂,以碘蒸汽为显色剂或直接在 遗 紫外光下显色,对辅酶Q1o样品粗提液进行薄层色 谱分离 5,点样量5 L,标样参考质量浓度100 g/mL,将显示的斑点与标准品R r值对照;同时, 配制质量浓度为10~150 g/mL的标准品系列溶 液,分别确定其最小检测质量浓度,结果见表1. 表1薄层色谱法展开剂的选择及最小检测质量浓度 波t ̄../nm Tab.1 A selcetion of display solvent for TLC method and 图4标准品(上图)及样品(下图)的紫外扫描吸收曲 minimum measurement concentration 线图 已烷/--乙醚氯仿/苯石油醚/乙醚苯/丙酮 F.喀.4 A absorbent carve of UV scan with the standard 展开剂 (体积比为 (体积比为 (体积比为(体积比为 product and sample 85:15) 1:1)8:2) 93:7) 从图4可以看出,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石油醚提 取得到的粗提液和辅酶Q1。标样扫描峰形基本一 致,在(207±2)nm和(275±1)nm处有最大吸收, 且试样液在275 nm处峰位置发生偏离,还有一些 苯/丙酮经碘蒸汽和紫外光显色,无斑点;其它 小的杂质峰.这是由于试样经多种有机溶剂提取及 展开剂显色斑点大小与质量浓度高低并不相关,只 细胞内杂质的溶出,这些杂质在(207±2)am和 是色泽深浅与样品质量浓度有关,因此,需结合UV (275±1)nm附近有较大吸收的缘故.因此对粗提 法进行测定.根据R,值适宜取值范围和检测灵敏 品直接紫外定量测定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于是,通 度大小,选取氯仿和苯作为展开剂,进行TLC分离 过薄层层析分离进一步提纯处理并结合紫外检测 分析. 来定量测定辅酶Q1。的含量.方法如下:粗提品一点 2.2.2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制作精确称 样,在硅胶薄板上展开一刮下与标准品同样R,值 取辅酶Ql0标准品20 mg,溶于无水乙醇并定容至 的斑点一目标物用少量石油醚洗提一旋转蒸发仪 50 mL,然后将此溶液分别稀释至一定体积,得到8, 干燥一残余物用约0.3 mL.乙醇溶解一样品,根据 20,40,80,120,160,200 tLg/mL等系列质量浓度, 收集样品质量浓度大小用酒精溶剂作适当稀释,在 在275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辅酶Q10 275 nm处测定吸光值. 在80~120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其回归曲 2.3 TLC.uv法与HPLC法测定结果比较 线方程为Y=59.111z一1.577 5,相关系数R = 对有机溶剂萃取、石油醚洗提和TLC分离得到 0.999 6. 的提取物用一定量无水乙醇溶解后,进行HPLC法 2.2.3 辅酶Qlo的紫外吸收曲线比较及定量方法 测定,并与上述实验结果比较,见表2. 的确立 由TLCUv法测得的辅酶Qlo质量浓度为 经上述方法制备的辅酶Q1。样品,对照标准品, HPLC法的92%,可能是由于用TLC法展开得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吴祖芳等:发酵液中辅酶Q10的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423 的斑点在再洗提过程中部分损失的缘故. 表2辅酶Ql。两种测定方法比较 Tab.2 Result comparison of two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进一步对测定样品加0.01 mL硼氢化钠溶液还原 处理,在同样色谱条件及波长下检测,在原保留时 间处目的物吸收峰消失,证实为辅酶Q10. 25 \∞ a Coenzyme Qlo 方法 辅酶Ql0的质量浓度/(t ̄g/mL) 80.1 20 a _ ● TLCUV法 HPLC法 oo 恒1 5 _ 一 In 87.3 磐 10 _● J yn ,、 I 10 1 5 20 25 保留时间/min 图6试样(粗提品)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图 Fig.6 A HPLC analysis graph of the extracting sample 3 小 结 1)通过比较辅酶Ql0的提取分离方法,确定在 6 000 r/rain的条件下转15 rain的方法收集对数生 长期的菌体;采用丙酮悬液超声处理法,萃取时间 为5 h. 2)分离提取过程中要避免辅酶Ql0的氧化破 图5标样(200 IW,/m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图(检 测波长275nm) Fig.5 A HPLC analysis graph of the standard sample 坏。尤其在碱性条件下,必要时应加抗氧化剂,如焦 性没食子酸;待测样品要新鲜或经适当低温保存处 理.通过比较不同有机溶剂对浸提收率的影响,选 择毒害相对小、成本低、提取率较高的浸提方法;通 过HPLC分析方法鉴定证实,确定了较理想的发酵 产品辅酶Ql0的分离提取方法. 3)TI GUv法与HPI C定量分析法相比,具有 方法较简便,操作时间短,成本低,相对误差较小, 由图5,6可看出,辅酶Ql0标样和样品色谱峰 图中保留时间均为20.6 rain.用该辅酶Ql0的提取 方法分离的样品液经层析后,采用HPLC检测发现 杂质种类很少,对辅酶Ql0的测定没有干扰.另外, 通过改变检测波长,在206 nm下对标准样及试制 样品进行HPLC检测,结果得到在保留时间20.6 样品处理简单,是一种较实用的辅酶Ql0定量测定 方法. min处标样和试样有一个主峰,证明为同一种物质. 参考文献: [1]吴祖芳,翁佩芳,陈坚.辅酶Ql0的功能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2001,2:85—88. [2]MORTENSEN S A,VADHANAVIKIT S,FOLKERS K.Deficiency of coenzyme Ql0 in myocardial failure[J].Drugs Exptl Clin Res,1984,(7):497—502. [3]KRIVANKOVA L,DADAK V.Methods in enzymology[M].London:Academic Press Inc,1980. [4]王春林.中国大豆辅酶Ql0的提取、分离与鉴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3):102—104. [5]庄晓雷,于树宏.TLc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紫杉醇[J].生物技术,2001,11(1):45—47. [6]MIKATA K,YAMADA.The ubiquinone system in Hasegawaea japonica(Yukaw et Maki)Yamada et Banno:A new method for identifying ubiquinone homologs from yeast cells[J].IFO Res Comm,1999,19:4 1—46. (责任编辑:李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