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李静(九亭二中)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中“鸟”之意象的含义,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2、 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用朗读的形式来传递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意象入手,理解诗歌的意蕴,体会诗人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感。 难点:用朗读的形式来传递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回顾之前学过的现代诗,尝试背诵一首,并简单谈一谈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预设:《青春万岁》、《写给云》、《故乡》、《雨》、《断章》…… 区别:诗歌分节,句子长短,押韵要求…… 二、 初读感知
1、 板书题目,指名朗读,朗读时强调哪一个词? 预设:爱(个读、全班齐读)
2、 散读,谈谈题目中的“爱”集中体现在哪些诗句或词语上?
预设: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腐烂/常含泪水/爱得深沉 3、 有感情地朗读,用朗读来表达传递诗人“爱”的主题。(语气、停顿、语调) 预设: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停顿长) 三、 重点品读
1、 圈画直抒胸臆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对土地真挚而深沉的热爱。
2、 为什么对土地的深爱我却要“眼里常含着泪水”,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看法。(小组探
讨)
明确:(1)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2)情感:如“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
的黎明”
情感明确: 这不是一种轻松愉悦的爱而是一种苦难的深沉的“爱”
补充背景资料:结合课下注释一:1937年在卢沟桥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后,艾青目睹了
日军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国大地上肆虐横行,整个中华大地生灵涂炭,满目疮痍,于是他在1938年奋笔写下了这首《我爱着土地》。
3、 再次朗读,读出情感的起伏变化。
明确:情感:痛苦——悲愤——激怒(语气铿锵有力)——向往、憧憬(语气轻柔) 四、 解读意象,分析诗歌抒情方式
1、“我”指的是谁?结合诗句谈看法(个问)。
预设/明确:(1)小鸟(表指,抒情的载体)(2)我(3)所有中国人(实指)
解读意象:现代诗歌抒情往往借助具体的形象。诗人以“我是一只鸟”虚拟,借助“鸟”歌唱“土地”“河流”“风”“河流”“黎明”来表达“鸟”对土地的热爱。 2、诗歌中还有其它具体意象么?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预设:“土地”象征祖国大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国家正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践踏。
“风”“河流”象征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着自由解放的希望与曙光。“无比温柔”表达了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3、齐读结束本课学习。 五、作业布置
搜集关于艾青的资料介绍,“土地”和“太阳”是其诗中出现较多的意象,搜集此类作品一首,读一读,品一品 六、板书设计
爱
鸟 “我” 土地——祖国大地 小鸟? 河流 歌唱: 所有中国人! 风——人民不屈的反抗精神 黎明——自由解放的曙光、希望
意象 象征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