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题目
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系统简图
系统简图如下图所示
滚筒联轴器减速器
3、工作条件
单向运转,有轻微振动,经常满载,空载启动,单班制工作(一天8小时),使用期限5年,输送带速度容许误差为±5%。
输送带联轴器v电动机4、原始数据
拉力F=2.2kN 速度v=09m/s 直径D=300mm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
二、总体设计
(一)、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根据动力源和工作条件,选用Y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1)计算工作所需的功率
PwFwvw2.210000.92.08kW
1000w10000.95其中,带式输送机的效率w0.95。
2)通过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1确定各级传动的机械效率:V带 1=0.96;齿轮 2=0.97;轴承 3=0.99;联轴器 4=0.99。总效率
232。 12340.960.9720.9930.9920859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P0Pw2.082.42kW。 0.859由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0-110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kW。 3)电动机的转速选960r/min 和1420r/min两种作比较。
60000v57.3r/min 工作机的转速:nwD现将两种电动机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额定功率满载转速 方案 电动机型号 /kW 传动比 /rmin1 Ⅰ Y132S-6 3 960 16.76 Ⅱ Y100L2-4 3 1420 24.78 由上表可知方案Ⅱ的总传动比过大,为了能合理分配传动比,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用方案Ⅰ。
4)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查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0-111得电动机外伸轴直径D=38,外伸轴长度E=80,如下图所示。
第 1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二)、传动比分配
根据上面选择的电动机型号可知道现在的总传动比i=16.76,高速级齿轮转动比i14.76,低速级齿轮传动比i23.52。
(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的转速计算
n1nm960r/minn2n3n1960201.7r/min i14.76n2130.1457.3r/mini23.522、各轴输出功率计算
P1P0430.99kW2.97kWP2P322.970.990.97kW2.85kW 1P3P2322.850.990.97kW2.74kW3、各轴输入转矩计算
P2.97T1955019550Nm29.5Nmn1960
T29550T39550P22.859550Nm134.9Nmn2201.7P32.749550Nm456.7Nmn357.3轴名 中间轴 201.7 2.85 134.9 各轴运动和动力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 高速轴 960 转速n/rmin1 功率P/kW 转矩T/Nm 传动比i 2.97 29.5 4.76 低速轴 57.3 2.74 456.7 3.52 第 2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3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一)、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1、选定高速级齿轮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输送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8级精度足够。
2)通过查教材表11-1选择小齿轮的材料为40MnB,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41-286HBS,Hlim1730MPa,FE600MPa,大齿轮为ZG35Si,调质处理,硬度为241-269HBS,Hlim2620MPa,FE510MPa。
3)选小齿轮齿数为Z1=26,则大齿轮齿数Z2=i1×Z1=26×4.76=123.76,取Z2=124,实际传动比iz21244.77。 z1262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2KT1u1ZE设计公式d13 duH(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数值 1)试选载荷系数K=1.5
2)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1=29.5N·m=29500N·mm 3)通过查教材表11-6选取齿宽系数0.8 4)通过查教材表11-4得弹性系数ZE188MPa 5)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通过查教材表11-5,取SH1.1
12H1H2Hmin1SH730664MPa1.1664564MPa1.1Hmin2SH
(2)计算
1)试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的最小直径d1
2KT1u1ZEd1345.3mm
duH2)计算齿宽 bdd10.845.336.24,取b240mm,b145mm 3)计算模数 md145.31.74,取m=2mm z1262第 3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4
实际直径d1z1m26252mm,d21242248mm 4)验算弯曲疲劳强度
通过查教材表11-5,取SF1.25 由图11-8和11-9查得
YFa12.71,YSa11.62YFa22.12,YSa21.83,则
F1F22KTY1Fa1YSa193.4MPaF1480MPa2bmz1F1YFa2YSa2YFa1YSa1
82.5MPaF2408MPa5)齿轮的圆周速度
d1n1v2.61m/s
601000对照表11-2可知选用8级精度是合宜的。 高速齿轮各参数如下表所示 名称 计算公式 模数 m 压力角 n 齿数 结果/mm 2 200 z1z2 26 124 4.77 52 248 56 252 47 243 150 45 40 传动比 分度圆直径 i d1d2 齿顶圆直径 *da1d12hamda2d22hm齿根圆直径 *a *df1d12(hac*)mdf2d22(hc)m*a* 中心距 齿宽 am(z1z2) 2b1b5b2b (二)、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
1、选定高速级齿轮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第 4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5
1)输送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8级精度足够。
2)通过查教材表11-1选择小齿轮的材料为40MnB,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41-286HBS,Hlim1730MPa,FE600MPa,大齿轮为ZG35Si,调质处理,硬度为241-269HBS,Hlim2620MPa,FE510MPa。
3)选小齿轮齿数为Z1=34,则大齿轮齿数Z2=i2×Z1=34×3.52=119.68,取Z2=120,实际传动比iz21203.53。 z1342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2KT2u1ZE设计公式d13 duH(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数值 1)试选载荷系数K=1.5
2)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2=134.9N·m=134900N·mm 3)通过查教材表11-6选取齿宽系数0.8 4)通过查教材表11-4得弹性系数ZE188MPa 5)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通过查教材表11-5,取SH1.1
12H1H2Hmin1SH730664MPa1.1Hmin2SH664564MPa1.1
(2)计算
1)试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的最小直径d1
2KT2u1ZE3d176.7mm duH2)计算齿宽 bdd10.876.761.36,取b265mm,b170mm 3)计算模数 md176.72.25,取m=2.5mm z1342实际直径d1z1m352.585mm,d21202.5300mm 4)验算弯曲疲劳强度
通过查教材表11-5,取SF1.25
第 5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6
由图11-8和11-9查得
YFa12.61,YSa11.63YFa22.15,YSa21.78,则
F1F22KTY1Fa1YSa1141.3MPaF1480MPabm2z1F1YFa2YSa2YFa1YSa1
127.1MPaF2408MPa5)齿轮的圆周速度
d1n2v0.79m/s
601000对照表11-2可知选用8级精度是合宜的。 低速齿轮各参数如下表所示
名称 模数 压力角 齿数 计算公式 m 结果/mm 2.5 200 n z1z2 34 120 3.53 85 300 90 305 78.75 293.75 195 70 65 传动比 分度圆直径 i d1d2 齿顶圆直径 *da1d12hamda2d22hm齿根圆直径 *a *df1d12(hac*)mdf2d22(hc)m*a* 中心距 齿宽 am(z1z2) 2b1b5b2b
第 6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7
四、轴的设计
(一)、轴的材料选择和最小直径估计
根据工作条件,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轴的最小直径计算公式dminC3P ,C的值通过查教材表14-2确定为:C=107。 n1、高速轴 d'min1C3P2.971107315.6mm 因为高速轴最小直径处n1960'安装联轴器设一个键槽,因此dmin1dmin115%16.4mm。
2、中间轴 dmin2C3P22.85107325.9mm。 n2201.73、低速轴 dmin1C3P32.74107338.8mm 因为低速轴最小直径处n357.3'安装联轴器设一个键槽,因此dmin1dmin115%40.7mm。
第 7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8
(二)、减速器的装配草图设计
减速器草图如下图所示
第 8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9
(三)、轴的结构设计
1、高速轴
1)高速轴的直径的确定
d11:最小直径处 与电动机相连安装联轴器的外伸轴段,因此d1138mm d12:密封处轴段 d1242mm
滚动轴承轴段 d1345mm 滚动轴承选取6009 :d×D×B=45mm×75mmd13:×16mm
d14:过渡段 d1448mm
齿轮轴段由于齿轮直径较小,所以采用齿轮轴结构。
d15:滚动轴承段,d1545mm 2)高速轴各段长度的确定
l11: l1150mm
l12:由箱体结构,轴承端盖、装配关系等确定l1240mm l13:由滚动轴承、挡油环及装配关系等确定 l1330mm l14:由装配关系、箱体结构确定l1480mm l15:由高速小齿轮齿宽确定l1545mm
l16:由箱体结构,轴承端盖、装配关系等确定l1540mm 2、中间轴
1)中间轴各轴段的直径确定
d21:最小直径处 滚动轴承轴段,因此d2145mm.滚动轴承选取6009 d×D×B=45mm×75mm×16mm。
d22:低速小齿轮轴段 取d2248mm
d23:轴环,根据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 取d2352mm d24: 高速大齿轮轴段 取d2448mm d25:滚动轴承段 d2545mm 2)中间轴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l21:由滚动轴承,挡油盘及装配关系 取l2132.5mm
第 9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0
l12:由低速小齿轮齿宽取l2265mm l23:轴环 取l2310mm
l14:由高速大齿轮齿宽 取l2440mm l25:l2542.5mm
3、低速轴
1) 低速轴各轴段的直径确定
d31: 滚动轴承轴段,因此d3150mm.滚动轴承选取6010 d×D×B=50mm×80mm×16mm。
d32:低速大齿轮轴段 取d3252mm
d33:轴环,根据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 取d3356mm d34: 过度段取,考虑挡油盘的轴向定位 取d3454mm d35:滚动轴承段 d3550mm
d36:封密轴段处,根据联轴器的定位要求以及封面圈的的标注,取d3648mm
d37:最小直径,安装联轴器的外伸轴段d3745 2)低速轴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l31: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取l3132.5mm l32:由低速大齿轮齿宽 取l3265mm l33:轴环 取l3310mm
l34:由装配关系和箱体结构 取l3445mm
l35: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 l3542.5mm l36:由箱体结构,轴承端盖、装配关系等确定l3640mm l37:l3775mm
第 10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1
五、轴的校核(低速轴)
1、低速轴的受力分析
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大小如下:
T322Ftd4456.73044.67N 0.3FFtan3044.670.361096.08N
rt2、低速轴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
3、求垂直面的支承反力
L11096.08119.5Fr731.74N F1vL179FF2vFrF1v364.34N
F2H4、求水平面的支承反力
F2t1H3044.67/21522.34N
5、绘制垂直面的弯距图如下图所示
Mav'F2vL2=364.34×0.0595=21.68N.m
MavF1vL2=731.74×0.1195=87.44N.m
6、绘制水平面的受力与弯距图如下图所示
第 11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2
M
aHF1HL.340.1195181.92Nm 1152227、求合成弯距
MaMaVMaH21.682181.922183.21NmMaVMaH87.442181.922201.84NmMa8、危险截面的当量弯距
由下图可见,截面a-a最危险,其转距
222T3456.7N.m
当量弯距
如认为轴的扭切应力是脉动循环变力,取折合系数=0.6,代入上式
MeMa(T)2183.212(0.6456.7)2329.63Nm9、计算危险截面处轴的直径
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教材14-1查得b=650 MPa,由表14-3查
2得1b=60MPa
d≥
30.1[1b]Me=
3329.6331038.02mm 60.16010考虑到键槽对轴的削弱,将d值增大5%,故d=1.05×38.02=39.92mm<44mm 故轴符合强度要求。
第 12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3
六、键的选择
(一)、高速轴键的选择
高速轴上只有安装联轴器的键。根据安装联轴器处直径d=38㎜,通过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33选择普通平键。选择的键尺寸:b×h=12×8 (t=5.0,r=0.25)。标记:键12×8 GB/T1096-2003。键的工作长度L=44mm,键的接触高度k=0.5h=0.5×8=4mm,传递的转矩TT129.5Nm。
按表6-2差得键的静连接时需用应力[p]100MPa 则
2T103229.5103p8.82MPa[p]
kld44438所以高速轴上的键强度足够。
(二)、中间轴键的选择
中间轴上的键是用来安装齿轮的,因此选用圆头普通平键。因为高速大齿轮
齿宽B=40mm ,轴段直径d=48mm,所以通过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33选用b×h =14×9(t=5.5,r=0.25),标记:键14×9GB/T1096-2003 。低速小齿轮齿宽B=70 ,轴段直径d=48,所以选用b×h=14×9(t=5.5,r=0.25),标记:键14×9 GB/T1096-2003 。由于两个键传递的转矩都相同,所以只要校核短的键。短键的工作长度L=36m,键的接触高度k=0.5h=0.5×9=4.5mm,传递的转矩TT2134.9Nm 则
2T1032134.9103p34.70MPa[p]
kld4.53648故轴上的键强度足够。
(三)、低速轴键的选择
低速上有两个键,一个是用来安装低速级大齿轮,另一个是用来安装联轴器。
齿轮选用圆头普通平键,齿轮的轴段的直径d=95mm,轮宽B=130mm ,通过查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33选用b×h=14×9(t=5.5,r=0.25)标记:键14×9GB/T1096-2003 。键的工作长度 L=59mm,键的接触高度k=0.5h=0.5×9=4.5mm,传递的转矩TT3456.7Nm 则
2T1032456.7103p66.16MPa[p]
kld4.55952故安装齿轮的键强度足够。
安装联轴器的键用单圆头普通平键,轴直径d=45mm,所以选键b×h=14×9。标记:键14×9 GB/T1096-2003。键的工作长度 L=78mm,键的接触高度k=0.5h=0.5
第 13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4
×=4.5mm,传递的转矩TT3456.7Nm 则
2T1032456.7103p57.10MPa[p]
kld4.57945故选的键强度足够。
第 14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5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
(一)、高速轴轴承的选择
根据载荷及速度情况,选用深沟球轴承。由高速轴的设计,根据
d13d1545mm,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35选轴承型号为6009。
(二)、中间轴轴承的选择
根据载荷及速度情况,选用深沟球轴承。由中间轴的设计,根据
d21d2545,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35选轴承型号为6009。
(三)低速轴轴承的选择
根据载荷及速度情况,选用深沟球轴承。由低速轴的设计,根据
d31d3550,选轴承型号为6010。
第 15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6
八、联轴器的选择
根据工作要求,为了缓和冲击,保证减速器的正常工作,输出轴(低速轴)选用凸缘联轴器,考虑到转矩变化小,取KA1.3,则
T1'KAT11.329.538.35NmTKAT21.3134.9175.37Nm'2按照计算转矩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的条件,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41,高速轴选用YL7联轴器,公称转矩Tn160Nm,孔径d=38mm,L=60mm,许用转速n=7600r/min,故适用; 低速轴选用YL10联轴器,公称转矩
Tn630Nm,孔径d=45mm,L=84mm,许用转速n=6000r/min,故适用。
第 16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7
九、箱体的设计
箱体各部分尺寸关系如下表所示 名称 箱座壁厚 箱盖壁厚 箱盖凸缘厚度 箱座凸缘厚度 地脚螺钉直径 地脚螺钉数量 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盖与座联接螺栓直径 联接螺栓d2的间距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检查孔盖螺钉直径 定位销直径 大齿轮齿顶圆与箱体壁的距离 轴承座轴承盖外径 符号 δ δ1 b1 b df n d1 d2 L d3 d4 d L1 D1 D2 D3 L2 C1 C2 m1 尺寸关系mm 10 8.5 12.75 15 M16 6 M16 M8 M10 M4 8 125 125 130 16 14 8.5 箱体外壁到轴承座端面的距离 凸缘尺寸 箱坐上的肋厚
第 17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8
十、润滑、密封的设计
1、润滑
因为齿轮的速度都比较小,难以飞溅形成油雾,或难以导入轴承,或难以使轴承浸油润滑。所以,减速器齿轮选用润脂脂润滑的方式润滑。
1、密封
为了防止泄漏,减速器的箱盖与箱体接合处和外伸轴处必须采取适当的密封措施。箱体与箱盖的密封可以通过改善接合处的粗糙度,一般为小于或等于6.3,另外就是连接箱体与箱盖的螺栓与螺栓之间不宜太大,安装时必须把螺栓拧紧。外伸轴处的密封根据轴的直径选用国家标注U型密封圈。
第 18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9
十一、设计小结
二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也查阅了大量资料,然后才开始设计。但其中还是出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两个:
1、齿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齿轮设计中首先遇到的是齿数和模数的决定。后来,通过与同学们的互相讨论。为使工作机运转平稳,应尽量把模数取小,齿数增大,这样也便于加工,且运动过程中噪声、振动均小。
2、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轴的设计过程中,开始是按顺序先设计Ⅰ轴,但是在设计中Ⅰ轴的轴向尺寸定不下来,这是因为Ⅰ轴的尺寸与Ⅱ轴和Ⅲ轴的尺寸和结构有关,故应先把第Ⅰ、Ⅱ、Ⅲ轴的结构设计排列在一张纸上,综合考虑才能正确把握各轴的轴向定位。
由于设计过程中开始没有注意到Z2的齿顶圆应≥到Ⅲ轴外端的距离这一条件,导致设计后,这一要求不符合。解决办法是重新确定齿数,加大各轴中心距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这里我注意到: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全盘布局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会顾此失彼。
因此,必须继续努力学习,培养设计习惯,提高计算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机械设计这一门课程。机械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课,我们必须通过理论接合实际,深入地去了解其中的概念和设计过程,这样我们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这次设计不但涉及到我们学过的《机械设计基础》、《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CAD制图等知识,还涉及到我们还没学过的《公差与配合》等。可见,机械设计是一门广泛综合的课程,单单靠教材学的点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很有必要多点吸收课外的有关知识。今后一定要注意综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尽可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少走弯路,但决不能回避困难,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多看参考书,问老师和同学们,力争尽快解决问题,设计中的问题请老师多多指教。
第 19 页 共 2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0
十二、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 。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主编:张建中。 3、《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主编:李爱军、陈国平。 4、《AutoCAD2004》(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主编:庄宗元。
第 20 页 共 2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