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善精准扶贫模式,实现基层有效治理

完善精准扶贫模式,实现基层有效治理

来源:尚车旅游网
基层建设与和谐区域治理

完善精准扶贫模式,实现基层有效治理

张宁蓉

中共巫溪县委党校,重庆 400000

摘要:治理现代化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机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深刻影响着我国治理理论和实践,精准扶贫为我国贫困地区的治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促进扶贫治理体系调整和创新。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精准扶贫;有效治理当前,脱贫攻坚已成为基层政府的首要抓手。精准扶贫不仅带来大量贫困人口脱贫,同时对基层治理格局进行再次形塑和重构。从扶贫模式看治理,脱贫攻坚过程所实施的精准扶贫模式促进扶贫治理体系调整和创新,对实现治理现代化有深远影响。

一、传统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014年之前,全国扶贫治理体系没有根本性改变。政府是支配性主体,贫困对象、扶贫资金、项目由政府确立落实,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或缺位或被动参与,少有发言权、决策权、监督权,被动应付、顺从。

这种以部门为基础,区域性为主体,自上而下实施的扶贫治理体系在改善贫困地区的物质基础实施、公共服务方面的效果较显著,但没因地方差异在治理方面的管控程度比较低,由此产生很多问题。公众及贫困人口参与不强扶贫效率偏低、制度建设滞后、目标偏离和变异。 比如仅重视增加资金投入确立更扶贫项目、项目不适应当地条件、不是贫困户真正需要、或者项目实施后不能带来真正的好处、监管制度不健全或信息不公开使扶贫资金不合理利用甚。把扶贫工作当成行政性安排,单一主体及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从扶贫对象的角度切入思考问题。忽略脱贫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治理过程,过度的刚性使精准扶贫变得没有主动、参与的色彩,治理效果上大打折扣[1]。

二、精准扶贫促进扶贫治理体系调整和创新

2014年精准扶贫在全国推广实施以后,改变的不仅是扶贫方式,也带来扶贫治理体系全面的重大的调整和创新。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主要体现在其符合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治理新趋势。具体而言,精准扶贫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参与式治理。传统贫困治理方

式呈自上而下、部门主导和行政推动特点。不管以贫困县还是以贫困村为瞄准重点,都没直接对接贫困主体,深入了解村民需求,造成资源浪费和腐败滋生。精准扶贫重视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积极引导其参与贫困治理过程。这种参与式贫困治理新理念,将处于“被脱贫”地位、参与脱贫工作缺乏积极性的群众转为积极主动、自愿参与到扶贫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2)多元合作式治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职能相应转变,政府角色从“划桨”变为“掌舵”,民间力量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到扶贫治理中来。精准扶贫模式不仅强调政府主导作用,也遵循市场规律,将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农户统一起来,形成五位一体的贫困治理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动贫困治理有效展开。

(3)精准式治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扶贫治理日趋复杂多变。贫困人口并非局限于传统的经济贫困,致贫原因更加多元,贫困表现多样。与之相适应,贫困人口需求从单一家庭收入增长扩展至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不仅高度关注解决其就业、增收等问题,同时重视、完善、保障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条件。通过接地气的行为,村民参与合作积极性高涨,实现了从以往“惊慌失措”到“理性合作”大转变,实现国家与农民形成互动互联[2]

由此,精准扶贫在完善贫困村治理的行为模式和治理模式上起到推手作用。从整体来看,“精准扶贫”是实践促进农民积极合作,化解贫困治理困境,实现国家与农民良性互动,党政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协调管理的新型乡村治理。突出体现在:一是密切基层干部与农民之间关系。在一系列政策执行过程中,基层干部与农民面对面、直接互动不断加强;二是改变了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和运作形式。通过派驻帮扶工作队,重建村支两委等,

不仅形成新的治理结构,也通过帮扶干部的介入影响治理结构;三是扶贫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使基层治理形式发生变化。如新建办公场所,配备办公设备,提高村干部待遇,引入干部值班、档案整理、会议记录等现代科层组织运作形式和规范,基层治理渐趋科层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但我们最应思考这种治理结构、治理形式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脱贫摘帽以后乡村振兴的到来。

三、对完善贫困地区基层治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现代社会治理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它强调主体多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其特征包含四个方面: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只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及公民,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

基于此,探寻有效的现代化基层治理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尤为重要。

(1)提高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能力。引导和促进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各负其责、有效合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应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鼓励和支持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多采取民主协商的办法解决棘手问题,形成治理的整体合力。

(2)推进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升。把建设一支“有本领,靠得住”的干部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来抓,更新观念,严把入口关,把群众公认的带头人选出来;适当提高待遇,增强农村基层工作的吸引力;拓宽选人渠道,加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切实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样培训,

(下转第137页)

· 131 ·

经济瞭望与纵览

从本质上来说,预算控制工作要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实现对施工各个环节的预算控制,从而为工程预算的整体水平提供重要保障。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中,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实行对于施工过程的跟踪控制,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腐败问题,在监督过程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重视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的相互结合,如果在监督中出现任何的额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整顿处理措施,避免重复出现问题。总之,只有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才能够保证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

5认真的熟悉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工程造价预算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预算编制工作人员要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施工图纸,在全面了解施工图纸的基础之上准确的计算工程量,切实的保证工程单价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纰漏,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有效的控制,为预算金额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提供重要保障。区域治理

标,进一步的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晨曦.探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居舍,2017,23:121.

[2]周建仁.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谈[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89-190.

[3]李亚南.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01+113.

[4]苏雪梅.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22:178-179.

[5]秦昊.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试论[J].江西建材,2017,01:223+228.

[6]王斌.探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53:167-168.

[7]张明月.浅谈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20-21.

三、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对于工程施工进度与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到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施工各个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并科学的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对预算人员培训,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避免预算工作的质量受到任何疏忽与纰漏的影响。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立足于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展开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的勘察,减少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影响,从而帮助施工单位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

(上接第134页)

综合换热功率1.27×106kW。

宜性中等区面积为69.87km2,夏季可利用功率为1.09×106kW,冬季可利用功率为1.41×106kW;地下水换热适宜性好和适宜性中等区面积为69.87km2,夏季可利用功率为2.47×105kW,冬季可利用功率为1.73×105kW;综合换热功率夏季9.67×105kW,冬季1.27×106 kW。年减排二氧化硫3293吨,减排氮氧化物1162吨,减排二氧化碳46.22万吨,减排悬浮质粉尘1550吨,减排灰渣量1.94万吨,节约环境治理费5465万元。

综上所述,罗庄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丰富,适合推广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地源热泵工程。区内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明显,能显著减少氮氧化物及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李志恒,卢建荣,杜风林,等.德州市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J].山东国土资源,2017,33(5):42-46.

[2]吴振,王松涛,祝子惠,等.威海市环翠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5,31(2):28-31.

[3]王贵玲.浅层地温资源的基本内涵与勘查评价的基本理念[A].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地温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二集)[C].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地温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地温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2008:5.

三、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非常规能源,在计算其经济价值时通常采用类比常规能源(燃煤)的方法进行折算。在考虑土地利用系数(0.11)前提下,根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工作区大规模开发浅层地温能资源工作区一年的节约标煤量为55.3万吨,相当热源价值9685.49万元。年减排二氧化硫3293吨,减排氮氧化物1162吨,减排二氧化碳46.22万吨,减排悬浮质粉尘1550吨,减排灰渣量1.94万吨,节约环境治理费5465万元。

四、结论

罗庄城区地埋管换热适宜性好和适

(上接第131页)

改善和优化基层干部的知识、能力结构。

(3)发挥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治理的引导和统筹作用,不缺位、错位,不大包大揽,不盲目。坚持依法治理,按规则办事,注重综合方法的运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学会用法治、民主协商、示范带动、提供服务等方法来推进工作。

(4)建立有效的利益诉求机制,提高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确保诉求渠道的多元化,要群众有表达的渠道,除了现有的规范性诉求渠道,还要建立起更

便捷的渠道。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及时进行矛盾调处、心理干预和权益保障,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3]。

(5)加强经验总结和模式提炼。对各地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挖掘、树立先进典型,提炼出可推广的成熟模式,为其他同样类型的地区提供经验借鉴。要坚持问题导向,对于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加以修正补缺。其影响的范围必将超越扶贫领域本身,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度去思考精准扶贫中的问题。 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促进基层治理实现 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增强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2] 吴晓燕.精细化治理:从扶贫破局到治理模式的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3] 王晓毅.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

四、结语

社会治理思维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

· 13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