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时代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时代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尚车旅游网
学校体育学2020年(第10卷)第04期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0.04.135

网络时代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高奕雄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天津 300122)

摘 要: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对体育有抵触心理,将激励式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以及学习需求,改进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信心。从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关键词:激励式教育 高校体育 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a)-0135-02

1 网络时代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对电脑以及手机的使用时间增加,就会导致大学生忽视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都比较低。而利用激励式教育可以改善这一情况。将激励式教育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优化以及改进。激励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兴趣。而大学生本身就是容易受激励的群体,利用激励式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进行强化。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除此之外,利用激励式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方便教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1]。

中遇到的阻碍和问题进行指导和教育,借此提高高校体育

[2]

教学水平。

3 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策略

3.1 构建完善的激励式教学体系

一些体育教师已经开始对激励式教育方式进行应用,并获取一定的成效,为了巩固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式教学体系,促进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制度化发展。首先,高校要对激励式教育进行全面管理,要根据本校体育教学的具体特点以及体育教师的情况,制定完善有效的激励式教育制度。在确定激励式教育制度时,要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能够将激励式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学校方面可以根据体育学习的任务以及要求,对在体育教学中表现比较优异的学生,在学校的广播站以及网站中进行表扬,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帮助学生重视体育学习。最后,学校方面可以搭建新媒体平台,建立独属于本校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论坛等,可以对全校的体育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及时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

3.2 促进师生在网络平台上的互动性

在网络时代开展激励式教育,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更加密切的沟通和联系。网络信息内容更加新颖和丰富,教师除了在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激励之外,还要与学生建立网上联系,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指导和鼓励。这样可以建立更为亲密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本班的学生或者本项目的学生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鼓励学生在微信中发表自己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在微信群中提出在课堂中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或者建议,方便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进,并且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群与学生交流健身锻炼的结果以及相关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还可以根据体育赛事以及相关的趣闻进行互动和交流,有利于拉近学生与体育之间

(下转137页)

2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式教育开展形式

2.1 从学生兴趣入手

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这不仅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并且会导致大学生的体质下滑。因此,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激励式教学,挖掘学生的优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开展激励式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大学生的身材优势进行兴趣培养,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体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尽可能根据每个大学生的身材特点,对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其次,教师可以将知识理论学习与技能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在遵循本校教学规定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

2.2 采取激励式教育

在采取激励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进步的大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不管是学生在哪个方面取得进步,只要是与体育相关的进步,教师都要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学生的努力和付出。体育进步可以表现为知识理论的学习、技能学习、兴趣的发展以及特长的发展等。同时也可以是个人的特色进步,只要是能够展现出学生的个人优点,并且对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质有关的进步都属于教师的鼓励范围。在鼓励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在进步过程

①作者简介:高奕雄(1986—),男,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