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刻不容缓

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刻不容缓

来源:尚车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刻不容缓

作者:谢丽伟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1期

摘要:随着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和日益明确,执行力在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日常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的政策能否达到预定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执行情况。基层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在国家公共管理中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基层政府部门站在贯彻执行政策的第一线,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分析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强调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相关课题提供一个浅显的思路。 关键词: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 紧迫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41020引言

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正式被纳入国家治理范畴。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表明了中央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坚强决心。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是政府执行力的核心,同时存在诸如执行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背景和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以及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意义三个方面来说明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背景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浪潮下,各种新的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基层政府部门处在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前沿,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迫切要求基层政府部门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面提升基层政府部门的执行力。

首先,执政理念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求基层政府部门转变执行理念。过去封闭落后的思想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基层政府部门不断接受新思想,积极与国际接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重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探求与当地具体情况结合,发展新思维和多元思维。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环境生态保护和社会协调发展,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中,这对我国基层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三大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益分配关系趋于复杂,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干群关系面临疏远等不断出现,基层政府部门及其人员在管理方面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迫切要求基层政府部门及其人员做好提升执行力的思想准备,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化解人民群众和基层政府部门存在的矛盾。

最后,改善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是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部门角色转变的迫切要求。基层政府部门承担着绝大部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而基层政府部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使用效率低,行政效率低下,行政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导致政府管理失灵,政府执行力弱化,进而基层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从而在提供公共服务上与人民群众产生矛盾。政府部门的执行力是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正确的行政决策和公共政策固然重要,但保证正确的行政决策和公共政策得以实施的执行力显得更为重要。执行力一直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都把执行力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突破口。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改变原先行政效率低下、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弊端就需要转变政府角色,从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从原来的直接控制者转变为间接的调控者,当代的发展更加需要的是效能政府和服务政府。通过改善基层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可以帮助转变基层政府部门的角色,从而改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形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改善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题中之意。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把党的执政能力看做是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执行力是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体现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基层政府部门的执行力不仅体现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效果,而且体现着执政党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程度。当前,我国整体上处于大发展大改革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看到我国已经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经济结构不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协调,城乡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社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不稳定因素,公共安全存在诸多隐患,这些现实问题摆在执政党和政府面前,正是对执政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发挥的好坏对于执政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威信的高低至关重要。改善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保证。我国基层政府部门由于客观情况不同在具体到执行政策时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全国大局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制定方针政策,而各地基层政府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差异,如果基层政府不做变通生搬硬套进行执行的话,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效果。改善执行力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出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改善执行力是可行的。同时,在加强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同时如果不考虑执行客体的权益而一味强调执行力的强弱的话,不仅会影响到执行效果而且会引起执行客体的不理解甚至会对正常的执行事务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2基层政府部门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选择性执行

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近期出现的重大问题提出基本精神和大政方针,并放权地方制定相应的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实施措施。但实际情况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原则性政策与某些基层政府部门的利益有冲突,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相关政府部门及其负责人的眼前利益。所以,便出现了“政策出不了中南海”这样的情况,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及其负责人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不力,落实上级政府部门及其领导人的工作指示不实,表现为应该执行的不执行,不应该执行的乱执行。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不执行或敷衍执行。如一些地方政府及基层政府部门为了自身部门的利益和领导者政绩,借着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东风”不惜花费大量纳税人的钱上马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制定的地方土地征用拆迁补偿条例,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原则补偿,而是降低补偿标准;有些地方甚至重新开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明令禁止营业进行整顿的污染企业,这些都是明显违背中央基本精神和原则的。 2.2曲解性执行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地理环境不同,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各异,尤其是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决定了在制定执行国家政策时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区别的对待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一些大政方针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国家整体需要和反映上来的问题制定实施的,带有整体性和原则性,不可能针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放权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部门拥有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执行适合本地发展政策的权力,以更合理地贯彻落实中央决定。但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利用中央政府赋予的自主权擅自添加中央政策没有的条款以借国家名义谋取私利,或者曲解中央政策擅自修改中央政策规定的执行标准,扩大或缩小执行的范围,整体违背了中央政府的初衷和政策法规的实质,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严重影响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损害了中央政策的威信,给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维系带来不良影响。如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对中央政策的规定故意歪曲解释,既蒙蔽了中央的监管也蒙蔽了广大人民群众,本应该到位的征地拆迁补偿款却迟迟没有落实到位,基层政府部门给出的解释为中央的拨款还没有如数到达地方财政。像这样的事例毕竟是少数,但是就是这样的少数使得人们群众对中央的政策产生了怀疑,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3推诿扯皮或变相争利

我国政府职能部门比较全面,基层政府部门在各自的工作职能领域内分工明确,当然在需要各个部门配合协作联合执法时也会牵涉到沟通协调。如果沟通协调好各自的职责范围和权责分配,那么执法过程和结果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能通过执法获取利益时,各个相关联合执法的基层政府部门就会相互争抢,以获取最大利益作为本部门工作的准则,会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抛在脑后。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政策的执行会带来责任的追究或部门利益受损,那么各个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就会相互推卸责任,找各种理由推诿扯皮,部门领导不想承担责任,尽量使不利的事情远离本部门。如我国工商、质检、公安等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门联合执法,对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食品进行调查,并采取一些措施制止不法行为。在初期,各个执法部门拥有各自领域的管辖权和监督检查权,一定范围内会出现利用权力寻租的情况,都想分享一下“唐僧肉”,但当出现职责履行不当需要追究职能责任时,却很少有部门出面主动承担,甚至都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和做法一直是我国行政执行力低下的主要表现,这些问题不解决恰当,会给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带来被动,不利于行政效能的提高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 2.4执行方法不恰当

政策是否符合人民群众整体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不仅要求政策的制定必须科学、民主、有效率,而且需要政策执行的方法科学、民主、有效率。而且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比政策的制定更为重要,甚至决定政策制定的成功与否。恰当的执行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和国务院的政策,而且能减少执法过程中的阻力,协调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拥护。但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在执行上级政策时只保证完成任务而不考虑执行方法是否恰当,于是一些基层执法人员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方法来执行政策,这必然加剧了执法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矛盾,给执法带来了阻力,更加不利于正常执法活动的开展。如一些地方传的沸沸扬扬的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简称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采取抢夺、拦截、打人等方式暴力执法,给当地的城管部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来城管部门为了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改善进行日常的执法活动没有什么过错,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基层执法人员执行政策的方法方式不合适,加深了老百姓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给执法活动造成了诸多不便,进而影响到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2.5执行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执行政策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成本,具体说来,基层政府部门执行上级机关及其领导者的指示时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充裕的资金,必要的硬件设备和和谐的工作环境。这些成本在执行政策时是必要的而且需要投入很大,一定比例的成本投入不仅会保证政策的顺利进行而且保证政策保质保量地完成。但是行政投入成本过大不仅会造成资源使用效率低,铺张浪费,而且执行效果会大打折扣。有的政府部门机构编制人员庞大,大量过剩的编制人员由财政供养,加大财政补贴压力,有的基层政府部门执行政策的预算都大大超过了实际的花销。同时,由于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执法人员的工作态度差,所谓“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再加上一些“吃、拿、卡、要”和消极怠工,使得本来能够快速解决的事情和办理的业务也会因为工作人员敷衍执行而被拖很久才办理成功。这对我国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造成很多不便,对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也带来很大的不便,影响了行政管理机关的窗口形象,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6执行效果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执行效果是一项政策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政策落实与否,贯彻情况如何的一项重要指标。执行政策就是要看效果如何。满意的执行效果说明政策执行中各种因素得到了协调和平衡,合适的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适当的资源完成正确的任务。而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执行不成功,效果自然就差了。例如,一些基层执行人员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盲目听从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指示进行执法,导致执行效果差;一些基层执行人员没有结合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一味地机械执行政策,不与具体情况联系,导致执行过程困难重重,效果不令人满意;一些基层执行人员本身文化素质低,社会经验缺乏,按照自己的意思执行政策,没有按照原则行事,灵活掌握的尺度过大,造成了一些渎职和滥用权力现象的出现,最终导致没有达到理想的执行效果。

3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有利于提升党和政府整体执行力水平,有利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基层政府部门是政策执行的基础环节,事关党和政府决策的成效,对党中央精神和国务院政策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基层政府部门的所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为的一扇窗口,基层政府部门是政府的窗口,代表政府的形象。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执行力水平的高低,而且直接反映党和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同时,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其水平的提升会加快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为政府角色转变提供经验,最终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的研究为今后政府执行力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借鉴。基层政府部门的改革和建设可以作为中央政府改革和建设的一个试验,试点如果适应当地情况的发展则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和地区进行推广;如果不适应则可以分析不适应的原因,总结进一步改进的调整措施。同时,对基层政府部门的研究涉及的范围较小,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投入充裕的资金对基层政府部门各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例如从社会学、心理学、人文艺术等方面调研基层政府部门特殊的实际情况,这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推动作用,既为相关领域提供新思路,又为其他交叉领域研究提供研究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智勇,黄鹏.我国地方政府部门执行力提升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12). [2]薛瑞汉.地方政府执行力: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8,(3). [3] 莫勇波.论提升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策略选择[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4] 徐珂.政府执行力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蔺全录.关于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一些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8).

[6] 陈生辉.执行力文化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