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事业单位签劳动合同吗?

事业单位签劳动合同吗?

来源:尚车旅游网

每年都有很多的人报名参加公务员、事业编的考试。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一般都是由各个单位单独发布考试公告。符合公告条件的人员报名后经考试、考核、体检合格的人员通过公告期,符合单位聘用条件的,凭借人事厅发放的通知书办理调动、派遣等相关手续,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

签订合同的期限一般不低于三年。初次就业并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工作人员有12个月的试用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因为违法违纪受到开除处分就会被解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超过10年且还有不到10年就要法定退休的工作人员,可以要求与单位签订直至退休的劳动合同。

另外现在事业单位中存在很多不纳入编制的劳动人员,他们多是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进入到事业单位中。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协议。派遣的员工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了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公司承担有过错的补充责任。

一、签订合同有哪些程序吗?

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总有一个程序,而合同双方当事人也要经过一系列讨价还价的过程。

一般来说合同双方就合同的内容,条款等协商要经过法律上所规定的要约邀请,要约,反要约和承诺四个步骤,其中要约和承诺是任何一份合同签订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所谓要约就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即要约人)为了达到其签约的目的,向对方当事人即受要约人提出建议或合同草案,表示出愿意与对方签订合同的意思。

要约一般可以采用书面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口头方式,当然要约人提出要约是为了要对方按照要约与之订立合同,因此要约的内容基本上应当具备有合同的必要条款,如标的,数量,质量等等。

要约一旦作出之后,对要约人而言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约束力。对受要约人而言,接到要约之后是否接受并签订合同,则应当由其自己去判定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若要约内容不确定则合同条款无法确定,合同根本不能成立。

要约成立,而要约人也一旦发出要约,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规定要约人应当给与受要约人一定的时间考虑以便决定是否接受要约,在此期间要约人不得随意变通或撤销,或在履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向多家发出要约等。

除非受要约人拒绝或改变要约内容,答复或超过了规定期限或对方在规定期限答复了,而要约人有证据证实接到承诺时已超过了期限。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前或同时也收到了撤销或变更要约的通知,先前的要约才会失效,要约人不再受其约束。总之,要约人作出要约,在规定期限内不应当随便食言。

另外,合同的订立是双方当事人的共识。而一旦受要约人做出决定接受要约人的要约后便称之为承诺。

总之,经过以上的有效要约、有效承诺之后,合同就宣告成立了。合同一旦成立了,此时承诺人不能再随便撤回承诺,除非撤回通知先于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处。否则将视为对合同的解除,应当赔偿要约人损失。

二、签订劳动合同需要什么材料呢?

签订劳动合同需要带什么是没有法律规定的,但实践中一般需要带身份证、毕业证、个人照片、相关资格证书等材料。

对于劳动者在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时候,一般需要出具能够证明劳动者身份关系的相应的证件。根据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规定,一般需要出示的证件最常规的就是劳动者的身份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