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属于哪个部门?

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属于哪个部门?

来源:尚车旅游网

公、检、法机关有权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取保候审,也可根据律师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代理人的申请决定。决定取保候审后,由办案人员填写决定书和通知书,经审核和领导签发,再向相关人员宣读并告知规定和义务,并要求提供保证书。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对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都有权批准。公、检、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直接主动地采用取保候审;根据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所聘任的律师的申请或者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请,决定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在公、检、法机关。决定取保候审后,由办案人员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和取保候审通知书,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由领导签发。再由承办人员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告知其各自应当遵守的规定及承担的义务,违反规定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等,并要求其出具保证书并签名或者盖章。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归属于哪个部门?——司法机关的职权界定问题

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归属于哪个部门是一个涉及司法机关职权界定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根据一定条件予以暂时释放的一种措施。在我国,司法机关是负责刑事诉讼的主要部门,具有对取保候审决定权的职责。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安全、社会危险性、逃避追诉的可能性等因素,决定是否给予取保候审。因此,司法机关是具有取保候审决定权的部门。

结语

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归属于司法机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负责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的决策。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人民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人身安全、社会危险性和逃避追诉的可能性等,来决定是否给予取保候审。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依法行事,确保公正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