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先来个要背的,色素的作用:吸收传递转化。光合呼吸的具体过程在此省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也省略;我们接下来就直接进入光合呼吸常见图像的整理。(这个是多年做题得来的经验,一般教辅上不会归纳这些知识的。)经典图像1:类正弦函数图像适用背景:密闭玻璃罩里的绿色植物(感觉这个图画的比较奇怪,二氧化碳浓度还能是负的,它的意思应该是和初始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相比较的浓度)AB段(0-2时):凌晨时分,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13/13 BC段(2-6时)(按照我们老师的说法是2-5时):植物仍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同的是温度降低,呼吸速率减慢。CD段(6-8时):太阳升起,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尚未达到光补偿点。D点:植物达到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强度等 呼吸作用强度。接下来二氧化碳浓度就开始降低了。DE段(8-11时):光合作用强度大 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开始有净积累量。EF段(11-14时):午休阶段。温度过高,为防止蒸腾失水,气孔 ,胞间二氧化碳增大,吸收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暗反应速率下降,进而总(净)光合速率下降。FG段(14-18时):午休解除。净光合速率上升。G点:植物达到光补偿点。GH点(18-20时):温度降低,光照减弱,呼吸作用强 光合作用。13/13 HI点(20-24时):光照彻底消失,二氧化碳浓度加速上升。既然找到的两张图放在了一起,那就一起讲吧。甲图:作为两种植物的比较,在此侧重谈阴生植物的特点,阳生植物特点对比可推出。阴生植物适合 弱光环境。在一定的弱光条件下(不能太弱),阴生植物生长的会比阳生植物更好。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当高大的乔木逐渐成为优势种,光照被抢夺时,自然选择了一部分耐受弱光的植物。阴生植物的叶片肥厚,叶绿体大、多,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因而光补偿点也更靠前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无光照时,阴生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比阳生植物弱。阴生植物光饱和点较低,这也可以看作是自然选择的一个结果。提高光照利用率: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间种套作。乙图13/13放这个图做什么呢,我们可以 来提取一下信息,不要觉得很无趣,高考就考信息提取与概括这些奇怪的题目。只看一条曲线,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钟型曲线,再加上一条呢信息可就多了。首先,我们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并不是饱和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提高光合速率。相同温度下两条曲线差距的长度有什么意义呢也就是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提升到饱和二氧化碳浓度光合速率的提升量,我们可以发现在35度时这个提升是最大的。那么,我们怎样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施放干冰,施放有机肥都是可行的。有机肥也就是农家肥,可以补充微量元素,不过这和二氧化碳有什么关系原因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分解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呼吸作用,是包含关系),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另外, 加速空气流动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会有二氧化碳随时来补充,这和开窗户透气是一个道理,正其风,通其行是经典的概括。其次,我们发现两条曲线的最适温度并不是重合的,也就是说,最适温度还与二氧化碳浓度有关。13/13这是一个双变量的问题,进而我们因此可以推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影响了酶的活性,具体原因欢迎大家查阅文献寻求答案。在双变量的影响下,结果往往是多变的。比如说,双变量组合条件下的实验,两个最优条件的搭配有时候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两个变量可能存在叠加或是排斥效应,这也就导致了结果偏差。做生物实验题时,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当然有些双变量也是不受影响的,比如在不同温度下,最适PH是相同的。随后,我们还可以发现,温度在饱和二氧化碳浓度时作用效应 更明显。(曲线波动幅度更大)当二氧化碳达到饱和,不再成为限制条件时,温度自然就成为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所以温度的效应就明显了。而在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就有二氧化碳不足在限制光合速率增长,导致光合速率变化幅度小。根据高中化学知识,碳酸氢钠只有在固态的时候加热才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在向老师求证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装置是命题人来搞笑的。13/13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种强大的溶液,那我们就勉强称它为二氧化碳缓冲液吧。事实上,那个错误装置的灵感来自这个实验:用光照射不同浓度碳酸氢钠溶液中的叶圆片,观察叶片上浮的时间。因为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气体托起叶片上升。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产生氧气越多,上浮时间就越短。在碳酸氢钠溶液中,随溶 液酸性增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浓度越大产生越多,上浮时间自然缩短。那么为什么之后时间又变长了呢原因就和把叶片放到高浓度蔗糖溶液里一样,渗透失水,必然影响光合作用。而以上那个实验又是课本实验的改装。原课本实验装置如上(课本用的是小圆形叶片而不是水藻),通过白炽灯距离植物的远近来调节光照强度,进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有些教辅指出:最好使用节能灯之类的灯泡,因为白炽灯产热(可视为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光照下CO2吸收量反映了净光合速率,黑暗下CO2释放量反映了呼吸速率,而真正的光合速率是两条曲线的值相加。由此可见大约35度时总光合作用最强。13/13之后我们可以推测:真光合速率将会在35℃之后下降,在45℃左右减为 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会比光合作用要高(这个是普遍规律),大约在40℃左右,然后就会下降。当然这个也要因植物而异,因为每个植物的酶都不一样(根本原因就是遗传物质不同),在该图的这类植物中以上最适温度都是普遍适用的。然而植物的生长主要看净光合速率,因此25℃是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既然谈到了温度,在农业生产中怎样提高产量呢前提是在温室栽培。白天适当提高温度(适当这个词是你需要学会使用的,它很可能就是一个踩分点),光合作用会加快,呼吸作用也会加快,当然你要相信适当一词保证了光合速率提高更快。晚上适当降低温度,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昼夜温差大有利 有机物积累,原因就一目了然了。13/13(1)基础后期生物是如何复习的可以说已经脱离了课 本。闭上眼睛,脑中浮现出物种丰富的自然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当然核心的,是我们人类。健康的人体处 一种稳态的动态平衡,各个器官协调一致的共同维护稳态平衡,各个器官(比如胰岛)有何作用分泌什么分泌物化学本质是什么器官是由不同的细胞组成,细胞有什么细胞器如何辨认各个细胞器有什么功能在这些细胞器上进行着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何写细胞是分子组成的,细胞膜成分是什么里面蛋白质起什么作用什么叫渗透、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蛋白质、脂质、糖类各有什么作用分子式是什么可以由什么产生从人体稳态想到自然界稳态,想到食物链,想到能量传输,想到种群密度,想到生物多样性,想到人类延续(遗传定律),想到自己做过哪些 相关的题目,想到自己做错过的题目不需要什么,只需要闭上眼睛,就可以把整个高中物理、生物、化学、数学再脑中过一遍,这就是我所说的学习不在乎形式。13/13(2)脱变物质元素及细胞、遗传定律、稳态等等的,几大模块,要想极其精通,只能是靠无数次的在题目和课本上轮回才能造就出完美的知识体系。(3)总结答生物题就要研究答案用语的精炼!我就经常研究生物高考题的解答题答案,那语言,说的密不透风,既不说的过分细,以免出现知识错误,又说的很专业、靠谱,生物解答题就要这样就像生物,其实没难度,只要你知道、了解、掌握要考的东西,稍一分析你就得出答案,但你若没基础,你说你怎么答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 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13/13本质的区别。
3.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6.糖类是细胞的主 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13/137.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_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8.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9.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 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降糖分解为乳酸。分裂方式是二分裂。反应式为:,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杀死乳酸菌。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 生产酸奶。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 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13/1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 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毛霉的生长:条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温度。来源:
1.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2.直接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时间:5天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8天左右。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食盐的作用:
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2.析出水分, 是豆腐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易酥烂;
3.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4.浸提毛酶菌丝上的蛋白酶。13/13配制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的作用:
1.防止杂菌污染以防腐;
2.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赋予腐乳风味;
3.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香辛料的作用:
1.调味作用;
2.杀菌防腐作用;
3.参与并促进发酵过程防止杂菌污染: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13/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