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怎么量刑诬告陷害罪既遂?

怎么量刑诬告陷害罪既遂?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诬告陷害他人需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但法律未明确定义何为情节严重。主要包括:1.捏造严重罪行诬告;2.手段恶劣、影响司法活动;3.引发司法机关启动活动;4.导致被诬告人精神失常或自杀;5.造成被诬告人错误处理。

法律分析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诬告陷害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但是何谓情节严重,法律并未作出具体立法和司法解释。对于此情节严重,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而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所谓情节严重,即是指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比较严重,例如,诬告他人犯危害国家安全、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罪行,且诬告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

二、情节严重是指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的情形。

三、情节严重是指行为人诬告陷害的行为足以引起司法机关启动司法活动,只要一旦启动了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如立案侦查,即构成情节严重。

四、情节严重是指,行为人对被诬告人进行告发以后,引起了被诬告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等情形。

五、情节严重主要指诬陷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如造成被诬陷人被司法机关错误取保候审、错误拘留、错误逮捕等。

拓展延伸

量刑标准与程序:诬告陷害罪既遂的量刑原则与实践

《量刑标准与程序:诬告陷害罪既遂的量刑原则与实践》

在处理诬告陷害罪既遂的量刑问题时,法律界普遍认可的原则是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刑罚的轻重。首先,需要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故意和犯罪动机,以及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其次,要综合考虑被告人的前科记录、悔过表现以及对受害人的赔偿情况。此外,还需考虑社会对该犯罪行为的态度、公众舆论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损害程度。在量刑程序上,应确保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包括辩护权和申诉权。同时,法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进行判断,并综合考虑个案的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决定。这一系列原则和实践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对于诬告陷害罪的情节严重性的界定存在不同观点。然而,在量刑问题上,一般认可的原则是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刑罚的轻重。在量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犯罪动机、行为后果、被告人的前科记录、悔过表现、赔偿情况,以及社会对该犯罪行为的态度和损害程度等因素。同时,要确保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法官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进行判断,并综合考虑个案的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决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六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