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一、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小明利用五一假期,查找了一些有关小动物寿命的数据,并制作成了下面这张统计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动物寿命统计表:

  小猫老鼠大象乌龟

  寿命/年6251152   提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乌龟的寿命最长,老鼠的寿命最短。)

  谈话:借助统计,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板书:统计)

  【说明:利用动物寿命统计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复习相关旧知,导入新课,自然贴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的场景。

  谈话: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在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这两张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2. 引入平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①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想法,相机进行引导。

  想法一:男生有4人,女生有5人。(为比较总数预设)

  想法二: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谁来介绍女生没人套中的个数。

  ②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有什么方法?

  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女生套得准一些,因为套中的最多的是吴燕。

  追问:那套中的个数最少是男生还是女生,所以套中最多的是女生,套中最少的也是女生。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这样合适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想法二:先要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一队套得多(比总数)。

  ③追问:这种想法的可取之处是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他们两队人数不相等,这样比公平吗?因为参与套圈的人数不相等,比较总数,是不公平的。

  可以怎么办呢?

  想法三: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哪个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多,哪个队就套得准。(比平均数)。

  追问:这样比公平吗?(公平)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说明: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总数等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合适,从而引出平均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 理解平均数。

  ④操作:你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找出每个队的平均成绩,再试一试。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⑤引入:男生中谁套中得最多?谁套中得最少?根据这个信息,你有什么好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可以把张明套中的一个移给李小刚,另一个移给陈晓燕。——移多补少

  反馈时,学生边讲解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

  ⑥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引导列式:6 + 9 + 7 + 6 = 28(个)⑦28表示什么?

  28 ÷ 4 = 7(个)⑧7表示什么意思?(图中的红色线条就表示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数)

  ⑨你能看出,7比谁套中的个数多?比谁套中的个数少?

  小结:平均数比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说明:将学生对平均数的探求发端于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平均数的多种求法。】

  ⑩提问:根据你的发现,谁能猜一猜女生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一定在什么范围之内?(在5~9之间)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

  ⑾谈话: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请你完成在书上。10+4+7+5+4=30(个)

  30÷5=6(个)

  ⑿说说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除以4?(女生有5人,要用5人的总数平均分成5份)

  ⒀现在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圈,是不是女生每人都套中6个呢?为什么?

  仔细观察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得出结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

  提问:现在你能判断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吗?

  ⒁在解决男生、女生平均套中多少个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⑴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数量关系。(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

  ⑵平均数比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⑶平均数都是代表了一个整体的水平。

  不同:总数不同,人数不同,平均数也不同。

  【说明:多媒体演示与学生的交流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后分,平均数的意义及取值范围等建立清晰的表象。同时,将平均数学习嵌入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中,较好地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三、 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下面我们要利用刚才所学的关于统计和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你 判断下面哪些说法是不合理的。

  (1)小丽走8步,共走了560厘米,她每步都走70厘米。(70厘米表示小丽平均每步走了70厘米)

  (2)电梯有8个人,她们体重的和是400千克,平均每个人的体重是50千克。(求平均数的方法)

  (3)两班共栽树120棵,每班不可能超过60棵。(平均每班栽树60棵,可能一个班栽树70棵,一个班栽树50棵)

  和你同桌讨论一下。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笔的枝数)

  ②你想怎样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

  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列式计算,汇报结果。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④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②你想怎么求?

  解答,汇报结果。

  ⑤说说你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求的什么?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⑥你是怎么想的?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请你判断,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5.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⑦仔细观察统计图,互相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第一题,⑧回答这个问题你看的是哪一张统计图?(答句说完整)

  第2个问题⑨你是怎么想的?只要看在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的箱数相等就可以了。

  ⑩请学生读第2题,你会计算吗?完成在课堂作业本上。(竖式列在草稿本上)

  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讨论)

  【说明:练习设计既重视平均数的求法,更重视对平均数意义的深刻理解。通过估计、预测、判断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

  四、 课堂总结(略)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有2种。

  五、课后拓展

  小芳,小丽,小华三人在进行口算比赛。小芳说:“我是冠军,小丽是第三名。我们3人平均一分钟完成了10道口算,每人完成的数量相差一题。” 你知道她们一分钟各完成了多少道口算题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